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除了有蓝蓝的鸟巢现场日记十几篇的文字,还有大量的彩色精美照片,大多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记录的,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华彩丽影、奥运现场运动员的英姿风采、美轮美奂的北京奥运建筑,更多的是奥运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的服务身姿、热情微笑。
北京奥运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但是北京奥运的精彩,留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是一辈子也难以忘怀的,尤其是那些亲历现场有亲身感受的运动员、教练员、志愿者和广大的观众。无论是开幕式之夜北京城上空巨大的足印焰火、刘欢“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还是比赛现场观众们一次次舞动五星红旗、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的委员代表为志愿者颁奖,以及刘翔的黯然退场,等等。北京奥运,的确有太多不一样的精彩,太多不一样的感慨!
当我看到一位奥运姑娘写的《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这本书时,立刻又回到了2008年的8月。作者黄宇蓝,北京大学学生,亲历鸟巢现场的北京奥运志愿者,是被称为“鸟巢一代”中的一员。她将在鸟巢工作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将奥运志愿者的辛劳、贡献、精神风貌以及美好笑容集于一册,送给我们一本难能可贵、别具一格、精彩感人的好书。
该书好就好在展示中国微笑,洋溢青春风采。自1984年奥运会始现志愿者身影起,奥运会就既是运动员、教练员构成的,也是志愿者和广大观众所构成的。如果说,奥运会是角斗的场所,运动员构成了奥运会的力的一面的话,志愿者则构成了奥运会的善的一面,两者合成了美。志愿者的出现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构成了奥运会成功的基石,促进了世界的和谐。2008年8月24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致词中说“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如果没有志愿者的承担义务和敬业奉献,组织奥运会和各层次的比赛都是不可能的”。北京奥运志愿者达147万人,大大超过历届奥运会志愿者人数。他们真诚友善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化在那一张张灿如春花的笑脸里,赢得了广泛的称赞和好评。作者在“后记”里写道:我们做到了,“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志愿者中70%是“80后”年轻人,他们在北京奥运的大平台上,“用真诚良好的服务,为祖国赢得尊严和友谊”,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青春风貌,展现了现代中国的精神风采;把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把中国对世界未来的祝福,散播到了全世界。蓝蓝和她的伙伴们,为祖国争得了奥运志愿服务的金牌。
该书好就好在朴实真切,真挚感人。作者自2008年7月25日进驻鸟巢,到闭幕式结束后的8月25日凌晨,在鸟巢工作整整一个时间。作者在劳累的工作之余,每天抽空写下日记并贴上博客,字字句句带着鸟巢每天新鲜的气息,朴实真实。书中记载的志愿者们冒着酷暑,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琐琐碎碎的工作,包括物资发放、入口导引、接待翻译、场馆服务……一点一滴,一举一动,均是那么真实细腻,平凡中显出崇高。当我读到“今早4点10分准时起床,昨晚只睡了3个多小时,刷牙都感觉像在做梦。凌晨5点半正好到鸟巢。”“今天在鸟巢跑了一天,从零层到六层,上上下下一直没停过。”“8月22日的接待虽然有很多小插曲,整个过程有点像丛林战,在环道和楼梯间上上下下地狂奔,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好……”等等叙述时,仿佛也置身其间,感受着那种紧张与劳累。书中还以大量的篇幅和上百张照片反映赛场志愿者、媒体志愿者、医疗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等等各种志愿者的风采,他们的青春举止,友善微笑,令人无限感慨,备受感动。
该书好就好在图文并茂,悦目怡心。《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除了有蓝蓝的鸟巢现场日记十几篇的文字,还有大量的彩色精美照片,大多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记录的,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华彩丽影、奥运现场运动员的英姿风采、美轮美奂的北京奥运建筑,更多的是奥运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的服务身姿、热情微笑。看着他们在工作中的专注眼神、青春笑脸、劳累身影,我们怎能不情感激越,思绪飞扬,为之振奋?
我也曾专程到北京看了奥运,在鸟巢的第一场田径赛上舞动五星红旗为中国健儿加油。北京奥运,我生命中灿烂的一页,我将永远珍藏。我希望有更多像《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这样优秀的北京奥运图书呈现在我国人民面前,有来自运动员的、来自志愿者的、来自开幕式演员的,还有来自广大观众的,让北京奥运的风采广泛传诵,让北京奥运精神代代相传。
北京奥运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但是北京奥运的精彩,留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是一辈子也难以忘怀的,尤其是那些亲历现场有亲身感受的运动员、教练员、志愿者和广大的观众。无论是开幕式之夜北京城上空巨大的足印焰火、刘欢“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还是比赛现场观众们一次次舞动五星红旗、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的委员代表为志愿者颁奖,以及刘翔的黯然退场,等等。北京奥运,的确有太多不一样的精彩,太多不一样的感慨!
当我看到一位奥运姑娘写的《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这本书时,立刻又回到了2008年的8月。作者黄宇蓝,北京大学学生,亲历鸟巢现场的北京奥运志愿者,是被称为“鸟巢一代”中的一员。她将在鸟巢工作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将奥运志愿者的辛劳、贡献、精神风貌以及美好笑容集于一册,送给我们一本难能可贵、别具一格、精彩感人的好书。
该书好就好在展示中国微笑,洋溢青春风采。自1984年奥运会始现志愿者身影起,奥运会就既是运动员、教练员构成的,也是志愿者和广大观众所构成的。如果说,奥运会是角斗的场所,运动员构成了奥运会的力的一面的话,志愿者则构成了奥运会的善的一面,两者合成了美。志愿者的出现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构成了奥运会成功的基石,促进了世界的和谐。2008年8月24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致词中说“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如果没有志愿者的承担义务和敬业奉献,组织奥运会和各层次的比赛都是不可能的”。北京奥运志愿者达147万人,大大超过历届奥运会志愿者人数。他们真诚友善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化在那一张张灿如春花的笑脸里,赢得了广泛的称赞和好评。作者在“后记”里写道:我们做到了,“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志愿者中70%是“80后”年轻人,他们在北京奥运的大平台上,“用真诚良好的服务,为祖国赢得尊严和友谊”,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青春风貌,展现了现代中国的精神风采;把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把中国对世界未来的祝福,散播到了全世界。蓝蓝和她的伙伴们,为祖国争得了奥运志愿服务的金牌。
该书好就好在朴实真切,真挚感人。作者自2008年7月25日进驻鸟巢,到闭幕式结束后的8月25日凌晨,在鸟巢工作整整一个时间。作者在劳累的工作之余,每天抽空写下日记并贴上博客,字字句句带着鸟巢每天新鲜的气息,朴实真实。书中记载的志愿者们冒着酷暑,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琐琐碎碎的工作,包括物资发放、入口导引、接待翻译、场馆服务……一点一滴,一举一动,均是那么真实细腻,平凡中显出崇高。当我读到“今早4点10分准时起床,昨晚只睡了3个多小时,刷牙都感觉像在做梦。凌晨5点半正好到鸟巢。”“今天在鸟巢跑了一天,从零层到六层,上上下下一直没停过。”“8月22日的接待虽然有很多小插曲,整个过程有点像丛林战,在环道和楼梯间上上下下地狂奔,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好……”等等叙述时,仿佛也置身其间,感受着那种紧张与劳累。书中还以大量的篇幅和上百张照片反映赛场志愿者、媒体志愿者、医疗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等等各种志愿者的风采,他们的青春举止,友善微笑,令人无限感慨,备受感动。
该书好就好在图文并茂,悦目怡心。《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除了有蓝蓝的鸟巢现场日记十几篇的文字,还有大量的彩色精美照片,大多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自己拍摄的。这些照片记录的,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华彩丽影、奥运现场运动员的英姿风采、美轮美奂的北京奥运建筑,更多的是奥运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的服务身姿、热情微笑。看着他们在工作中的专注眼神、青春笑脸、劳累身影,我们怎能不情感激越,思绪飞扬,为之振奋?
我也曾专程到北京看了奥运,在鸟巢的第一场田径赛上舞动五星红旗为中国健儿加油。北京奥运,我生命中灿烂的一页,我将永远珍藏。我希望有更多像《2008我的北京奥运:蓝蓝在鸟巢》这样优秀的北京奥运图书呈现在我国人民面前,有来自运动员的、来自志愿者的、来自开幕式演员的,还有来自广大观众的,让北京奥运的风采广泛传诵,让北京奥运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