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这一新兴产物已经广泛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大学生,网络时代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加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网络时代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网络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推动高校各项教育和网络时代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 教育教学 网络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235-0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工作、生活的角角落落,作为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获得和共享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网络。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给高校的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带来全新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与网络时代的有效融合成为教育工作者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这一融合,才能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网络时代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1.1 网络扩大了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的活动空间及覆盖面
网络有着共享资源的优势,高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其它高校或者家庭、政府单位之间共享资源,即使是不同的地域或者领域的教育教学,都可以利用网络将资源共享或者进行交流讨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狭小的教育教学空间一下变得广阔起来,也解决了教育教学中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同时,网络集传媒、语言等载体形式,给高校教育教学的载体带来了新的面貌,它一改以往通过授课讨论、讲座报告等老套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1.2 网络扩大了思想教育教学资源
网络时代可以准确的对各种教育信息进行传播,为高校教育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数字化的特点使得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可以自由在网络进行,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得教育素材和资料及时得到更新和丰富,进一步扩大了高校思教育教学资源。
1.3 网络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高校局域网给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全新的服务平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需求,网络没有出现之前,他们会在现实中寻求相应的帮助,但是网络一出现,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求助,通过论坛发帖、发布微博的方式吐露心声。高校教育教学人员通过网络看到这些内容后,就能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制订出按学生们所需求的教育教学安排计划。网络隐蔽性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真实的表达他们的想法,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使得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
2 网络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的理念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是自己购买笔记本电脑,一些学生为了可以自由的上网而选择在学校外面租房子,很多学校都是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处理这类事,而将学生拒绝于网络以外。也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因为年龄偏大,对于网络的认识不强,导致认识不到高校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是一意的看到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坏处,甚至一味的将大学生和网络切断。
2.2 没有专职的网络教育教学工作人才队伍
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一支专职的网络教学工作人才队伍,而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教育从业人员,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的人才除了要求专业的理论素质,还应要求这类人才拥有专业的网络应用知识,以及面对和处理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营造出正确的网络舆论,来引导出大学生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主动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他们会认为利用网络教育并不是教学的硬性指标,能自如应付网络时代下教育工作开展的人才较少。
2.3 大学生缺乏网络的法律意识,易产生信念迷茫
当前,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却没有得到完善,一些高校的学生缺乏网络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他们在网络时代所做的行为与相关制度相违背,不但没有受到教育,反而事与愿违。同时,网络的自由共享使得学生在网上的交流不受任何限制,多样化的思想文化让学生们分不清真伪,大量扭曲的价值观通过网络传播进高校。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一些不法分子将有害舆论通过网络传输进学生当中,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信念的迷茫。
3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与网络时代有机融合的对策
3.1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绝不能有着排斥的心理,而应该从自身思想上有个足够的认识,转变看待网络的观念,主动去学习网络,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和传统的传媒结合来引导高校学生提高各项教育的成绩。在教育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可以基于网络为基础,开展多样化教育,如建立起高校教育教学局域网站或者网络书籍、杂志,建立QQ群、微博等互动空间,传递丰富的教育信息,以期做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3.2 加强网络时代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工作也在面对着全新的挑战,这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着眼于此类人才培养,网络时代教育工作人员要树立敏感信息的意识,要能够第一时间在网络中众多信息中寻找出能促进学生教育教学的有用信息,以期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3 注重网络引导,健全相关制度
达到网络推动高校教育这一目的,就要加强网络引导,利用好网络平台的优势。要做好网络的正面宣传,通过在高校局域网站开辟有吸引力的教育专题网页,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以期拓宽教育覆盖面。同时,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时代下教育的相关制度,从网络的道德、监督等方面细化规章,让学生上网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要抓好网络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网络所宣扬的是正面的积极的信息,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4 结语
总之,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要以创新思维,不断地更新和探索,才能有效地把网络优势和高校各项教育教学良性结合,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达到高校新时期的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颖.浅议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2] 武法提.国外网络教育的编译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4] 卢小雁.姚锦云.中国大陆在校大学生QQ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10(1).
[5] 王阳.浅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年科学,2010(8).
关键词:高校 教育教学 网络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235-0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工作、生活的角角落落,作为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获得和共享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网络。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给高校的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带来全新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与网络时代的有效融合成为教育工作者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这一融合,才能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网络时代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1.1 网络扩大了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的活动空间及覆盖面
网络有着共享资源的优势,高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其它高校或者家庭、政府单位之间共享资源,即使是不同的地域或者领域的教育教学,都可以利用网络将资源共享或者进行交流讨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狭小的教育教学空间一下变得广阔起来,也解决了教育教学中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同时,网络集传媒、语言等载体形式,给高校教育教学的载体带来了新的面貌,它一改以往通过授课讨论、讲座报告等老套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1.2 网络扩大了思想教育教学资源
网络时代可以准确的对各种教育信息进行传播,为高校教育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数字化的特点使得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可以自由在网络进行,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得教育素材和资料及时得到更新和丰富,进一步扩大了高校思教育教学资源。
1.3 网络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高校局域网给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全新的服务平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需求,网络没有出现之前,他们会在现实中寻求相应的帮助,但是网络一出现,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求助,通过论坛发帖、发布微博的方式吐露心声。高校教育教学人员通过网络看到这些内容后,就能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制订出按学生们所需求的教育教学安排计划。网络隐蔽性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真实的表达他们的想法,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使得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
2 网络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的理念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是自己购买笔记本电脑,一些学生为了可以自由的上网而选择在学校外面租房子,很多学校都是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处理这类事,而将学生拒绝于网络以外。也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因为年龄偏大,对于网络的认识不强,导致认识不到高校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是一意的看到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坏处,甚至一味的将大学生和网络切断。
2.2 没有专职的网络教育教学工作人才队伍
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一支专职的网络教学工作人才队伍,而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教育从业人员,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的人才除了要求专业的理论素质,还应要求这类人才拥有专业的网络应用知识,以及面对和处理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营造出正确的网络舆论,来引导出大学生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主动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他们会认为利用网络教育并不是教学的硬性指标,能自如应付网络时代下教育工作开展的人才较少。
2.3 大学生缺乏网络的法律意识,易产生信念迷茫
当前,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却没有得到完善,一些高校的学生缺乏网络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他们在网络时代所做的行为与相关制度相违背,不但没有受到教育,反而事与愿违。同时,网络的自由共享使得学生在网上的交流不受任何限制,多样化的思想文化让学生们分不清真伪,大量扭曲的价值观通过网络传播进高校。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一些不法分子将有害舆论通过网络传输进学生当中,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信念的迷茫。
3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与网络时代有机融合的对策
3.1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绝不能有着排斥的心理,而应该从自身思想上有个足够的认识,转变看待网络的观念,主动去学习网络,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和传统的传媒结合来引导高校学生提高各项教育的成绩。在教育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可以基于网络为基础,开展多样化教育,如建立起高校教育教学局域网站或者网络书籍、杂志,建立QQ群、微博等互动空间,传递丰富的教育信息,以期做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3.2 加强网络时代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工作也在面对着全新的挑战,这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着眼于此类人才培养,网络时代教育工作人员要树立敏感信息的意识,要能够第一时间在网络中众多信息中寻找出能促进学生教育教学的有用信息,以期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3 注重网络引导,健全相关制度
达到网络推动高校教育这一目的,就要加强网络引导,利用好网络平台的优势。要做好网络的正面宣传,通过在高校局域网站开辟有吸引力的教育专题网页,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以期拓宽教育覆盖面。同时,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时代下教育的相关制度,从网络的道德、监督等方面细化规章,让学生上网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要抓好网络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网络所宣扬的是正面的积极的信息,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4 结语
总之,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要以创新思维,不断地更新和探索,才能有效地把网络优势和高校各项教育教学良性结合,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达到高校新时期的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颖.浅议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2] 武法提.国外网络教育的编译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4] 卢小雁.姚锦云.中国大陆在校大学生QQ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10(1).
[5] 王阳.浅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年科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