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助学之先秦诸子散文篇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侍坐》
  
  一、翻译(关注加线词)
  1.则曰:“不吾知也。” 如知尔,则何以哉?
  2.摄乎大国之间,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3.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
  4.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5.瑟而,对曰:“异三子者之。”
  6.何乎?亦各言志也
  7.为国礼,其言不,是故
  
  二、一词多义
  1.以:以吾一日长乎尔   则何以哉?
  为国以礼         以俟君子
  2.乎:以吾一日长乎尔   何伤乎?
  异乎三者之        撰摄乎大国之间
  3.如:如或知尔      如其礼乐
  宗庙之事,如会同     沛公起如厕
  4.方:且知方也      方正之不容
  不能成方圆        方六七十
  方欲行          方兴未艾
  5.与:唯求则非邦也与   吾与点也
  往借,不与        与人方便
  遂与外人隔绝       失其所与
  
  《寡人之于国也》
  一、翻译(关注加线词)
  1.填然鼓,兵刃既,弃甲曳兵而
  2.是使民养生死无憾也
  3.庠序之教,之以孝悌之,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七十者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者,未之有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词义
  1.数:数罟不入洿池      数口之家
  补黑衣之数          扶苏以数谏故
  屈指可数           弈,小数也
  2.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百发百中
  发谪戍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
  3.直:直不百步耳       中通外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        理直气壮
  4.兵:弃甲曳兵        短兵相接 厉兵秣马
  草木皆兵           兵临城下 兵连祸结
  5.胜:材木不可胜用      不胜枚举
  日出江花红胜火        观夫巴陵胜状
  不胜其烦           驴不胜怒
  6.不农时=无其时=勿其时:_______
  7.罪:王无罪岁 禹汤罪己,桀纣罪人
  
  三、词类活用(归类)
  1.可以衣帛矣
  2.谨庠序之教
  3.然而不王者
  4.养生丧死
  
  《劝学》
  一、翻译(关注加线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顺风而呼,声非加也,闻者
  3.舆马者,非足也,而千里
  4.舟楫者,非能也,而江河
  5.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心一也
  
  二、词义
  1.已:学不可以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中:其曲中规 中规中矩
  3.异:君子生非异也 异口同声
  异国他乡 渔人甚异之
  4.闻:而闻者彰 没死以闻 博闻强志 草野之无闻者
  
  三、词类活用(归类)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秋水》
  一、翻译(关注加线词)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我尝闻少仲尼之,而伯夷之义者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词类活用(归类)
  1.秋水时至
  2.顺流而东行
  3.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参考答案
  《侍坐》
  
  一、1.平日 不了解我 有人 做什么
  2.夹处 施加 继续,接着
  3.等到 等待
  4.穿礼服,戴礼帽 语气词
  5.放下 起身 和 才能
  6.妨碍 自己的
  7.用 谦让 笑
  
  二、1.以:因为 做 用 来
  2.乎:比 呢 和 在
  3.如:如果 至于 或者 到
  4.方:准则 正直 方形 纵横 正 正
  5.与:吗 赞同 给 给 和 亲附,结交
  
  《寡人之于国也》
  一、1.音节助词 接触,交锋 逃跑
  2.为……办丧事
  3.认真兴办 反复陈述道理斑
  4.穿 为王 没有这种情况
  5.约束 途
  二、1.数:密 几 数目 屡次 计算 技艺
  2.发:打开 发射 派遣 开放
  3.直:只 笔直 价值 正确
  4.兵:兵器 兵器 兵器 士兵 军队 战争
  5.胜:尽尽超过 美好 能承受
  6.违=失=夺:耽误,违背,错过
  7.罪:责怪,怪罪责怪,怪罪
  
  三、1(动化) 2(动化)
  3(动化) 4死(为动)
  《劝学》
  一、1.每天检查、省察
  2.强 然而 明显,清晰
  3.借助 加快 达到
  4.借助 游水 渡
  3.定语后置标志 因为
  二、1.已:停止 停止
  2.中:符合 符合
  3.异:不同 不同 其他的 惊异
  4.闻:听 使…听到 见闻 声名
  三、1.(名状) 2. (名状)
  3.(使动) 4.(动化)
  《秋水》
  一、1.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是说我
  2.听到 鄙薄 见闻 轻视
  3.被……耻笑
  二、1.(名状)2.(名状) 3. (意动)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并流畅地同他人进行交流。所以,在“听、说、读、写”中“读”是最为重要的。鉴于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对基础拼音和字词掌握得较为扎实,但朗读水平还很欠缺的现象,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要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对综合能力的训练上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训练   朗读训练本该是语文课程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形式,但是目前大多数小
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创新个性品质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实现的,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降低实验的教学功效.从这个角度来看,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成为提高实验效益的前提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