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研究与探讨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数控加工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了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控人才 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适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数控专业特点,积极探索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迫使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仍然供不应求,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据统计,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以上。而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尽快地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编程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数控技能型人才成为数控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成为培养社会急需一线高级技能人才的关键。
二、高职数控人才的培养要求及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各类数控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高职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
1、有针对性培养企业急需的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2、有计划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知识更新快的数控人才;
4、培养敬业爱岗的高级技术人才。
具体应培养学生三种能力:
1、专业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行业所需的技能和与之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
2、方法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行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3、社会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行业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等。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数控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教学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其应用;实践教学中缺乏对数控设备的检修、调试、故障分析能力和数控加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
三、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技术,以机床控制技术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机传动、测量、监控、机械制造等技术学科领域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技术。数控技术又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技术,需要紧密配合生产实践。因此,要学习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1、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针对数控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要求,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要体现“重视专业理论、强化实践技能、着眼未来发展”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知”,“应会”为原则,具备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2、职业能力培养方案。为确保培养质量,切实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更应具有岗位针对性。总体上将培养过程分为数控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数控技术模拟仿真实训、数控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和数控技术生产顶岗实训四个阶段。教学实验、实训、生产设备按这四个阶段进行配置,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考核办法,主要体现为:
(1)第一阶段是数控技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术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主要培养文化基本素质,学习数控专业知识的基础,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对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应能力、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初级、中级钳工、车工、焊工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第二阶段是数控技术模拟仿真实训阶段。通过对CAXA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自动编程的方法和技巧。利用数控模拟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数控操作,完成数控程序的编制,掌握FANUC、SIEMENS、华中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仿真机床操作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模拟仿真软件的学习,了解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培训可掌握二维绘图设计、三维造型及实体设计、实体造型及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数控加工仿真及模拟训练,并可实现对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代码远程传输,完成产品的设计到加工准备的全过程。
(3)第三阶段是数控技术基本技能实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控核心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主轴系统、伺服系统、步进电机、机床检测与调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控技术原理,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维修的技能、数控系统的维护和数控机床的操作等。
(4)第四阶段是数控技术生产顶岗实训阶段,主要进行岗位磨合。学生不仅要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还可以参与企业相关管理及经营活动,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企业文化,而且可通过工读结合,向工人师傅学习,提高技术技能和整体素质,从而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为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数控教学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对技能掌握的目的性和明确性,提高了其对现场和岗位的适应能力,必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江西赣玛实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控人才 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适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数控专业特点,积极探索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迫使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仍然供不应求,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据统计,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以上。而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尽快地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编程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数控技能型人才成为数控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成为培养社会急需一线高级技能人才的关键。
二、高职数控人才的培养要求及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各类数控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高职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
1、有针对性培养企业急需的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2、有计划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知识更新快的数控人才;
4、培养敬业爱岗的高级技术人才。
具体应培养学生三种能力:
1、专业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行业所需的技能和与之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
2、方法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行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3、社会能力。具备从事数控行业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等。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数控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教学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其应用;实践教学中缺乏对数控设备的检修、调试、故障分析能力和数控加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
三、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技术,以机床控制技术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机传动、测量、监控、机械制造等技术学科领域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技术。数控技术又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技术,需要紧密配合生产实践。因此,要学习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1、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针对数控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要求,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要体现“重视专业理论、强化实践技能、着眼未来发展”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知”,“应会”为原则,具备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2、职业能力培养方案。为确保培养质量,切实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更应具有岗位针对性。总体上将培养过程分为数控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数控技术模拟仿真实训、数控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和数控技术生产顶岗实训四个阶段。教学实验、实训、生产设备按这四个阶段进行配置,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考核办法,主要体现为:
(1)第一阶段是数控技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术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主要培养文化基本素质,学习数控专业知识的基础,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对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应能力、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初级、中级钳工、车工、焊工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第二阶段是数控技术模拟仿真实训阶段。通过对CAXA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自动编程的方法和技巧。利用数控模拟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数控操作,完成数控程序的编制,掌握FANUC、SIEMENS、华中数控系统的操作和仿真机床操作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模拟仿真软件的学习,了解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培训可掌握二维绘图设计、三维造型及实体设计、实体造型及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数控加工仿真及模拟训练,并可实现对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代码远程传输,完成产品的设计到加工准备的全过程。
(3)第三阶段是数控技术基本技能实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控核心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主轴系统、伺服系统、步进电机、机床检测与调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控技术原理,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维修的技能、数控系统的维护和数控机床的操作等。
(4)第四阶段是数控技术生产顶岗实训阶段,主要进行岗位磨合。学生不仅要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还可以参与企业相关管理及经营活动,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企业文化,而且可通过工读结合,向工人师傅学习,提高技术技能和整体素质,从而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为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数控教学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对技能掌握的目的性和明确性,提高了其对现场和岗位的适应能力,必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江西赣玛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