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m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NCBI中报道的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m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病变组织中的RNA后,通过RT-PCR扩增得到m基因,大小约为570bp.与pET-22b连接,构建表达质粒pET-22b-m,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重组菌株BL21(DE3)(pET-22b-m).挑取阳性克隆子,IPTG诱导,经SDS-PAGE验证,在21.6ku处有目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表明目的蛋白与相应抗体具有很好的反应性;免疫小鼠后,经ELISA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为1∶128 000;虹鳟鱼攻毒试验,发现重组菌株BL21(DE3)(pET-22b-m)表达的蛋白对虹鳟的最高保护率为68%.本试验结果为研制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DP理论,以从跨国公司的商务往来中收集的114封电子邮件为数据,对电子邮件中的两组(S组、B组)不同立场发信人的请求行为进行了考察,发现S组邮件与B组邮件各自请求行为
本文概述了生物光子学及光子生物学的发生、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一门新兴学科——光子学(Photonics)已经产生。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光子学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大力支持光子学及相
当前,“基本解决执行难”已经进入倒计时,成为全国各级法院一场输不起的重大战役。现各级法院都在卯足精神,汇聚力量,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全面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宣战
报纸
对隐喻的本质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是隐喻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