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家族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探析——以贵州白苗佐嗦仪式为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种类众多的仪式,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构筑起生活世界的诸多意义.白苗是西部方言苗族的一个支系,其“佐嗦”仪式是典型的家族仪式,它折射历史,反映现实,可用来深入解析苗族社会.本文从三重维度对该仪式进行剖析:从白苗历史探究该仪式的缘起;运用象征分析的方法揭示其文化逻辑;根据家族组织考察仪式与社会之间的功能关系,尝试以仪式研究入手展开对传统社会文化多个层面的讨论.
其他文献
文化重构是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主动性变迁方式,是民族文化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生境的必然结果.对畲族文化变迁进行历史人类学考察后,我们发现畲族文化重构经历了从“游耕”
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还能更加容易地感受到美术作品作者本人想通过画作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所以,高中美术老师在教学实
期刊
网络学术社区经历了井喷式繁荣后走向衰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阶段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以小木虫论坛为例,通过深度访谈法,旨在对网络学术社区中用户的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之间
伴随现代化进程在农村的持续推进,如何处理好传统乡村与现代产业发展的关系,是我国和发达国家农村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以独龙族为个案,通过“美蒂斯”概念的提出,即农民
古印度佛教比丘尼僧团之所以长期消沉并最终湮没,原因首先在于八敬法对比丘尼的严格要求,其次在于古印度社会对比丘尼的排斥.南传和藏传佛教之所以未能长期、大规模建立比丘
当前寻衅滋事罪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对轻微寻衅滋事行为的治安管理处罚防止严重的犯罪行为发生、通过社区管理防止存在犯罪可能的人员实施犯罪行为,以及通过广泛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