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结合部进城务工随迁少数民族子女学校教育管理初探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ong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其随迁子女人数日益增多,城郊结合部学校接收了大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他们正逐渐成为校园内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如何办好适合这一群体的学校教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一个家庭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几年,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率在不断递增,这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成了我校的主要生源。为了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努力将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在不断探索随迁少数民族子女教育管理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下教育管理的思路:
  一、德育工作為先,让德育这股清泉注入师生心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他在十八大当中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关于为什么立德,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个什么德?总书记讲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该怎样立德呢?总书记讲过,“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办教育实实在在的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自然“德”放在教育的首位,学校教育应是“德育为先”,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的始终,从小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会他们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怎样把德育浸润于孩子的心灵,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挖掘德育教育的价值引领
  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当具有符合社会、时代要求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挖掘爱国、民族团结、爱学习、爱劳动、爱环境、做合格公民等德育教育的元素,向着一个大方向开展德育教育,既与国家的价值观念保持统一,又找到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向,增强了学校在德育建设工作中的理论自信,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中心课堂,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不能是挂在嘴上的“空话”,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德育教育,如:通过每周晨会、重要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进行集体主义和公民素质教育;通过定期打扫周边环境卫生进行环境教育,通过敬老活动进行“孝”道教育等等。
  (三)挖掘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推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精神文明,流传下来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美德,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培养具有“美言美行美德”的人,学校要从“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一儒家思想进行美德教育,选取典型人物代表,把他们的美言、美行、美事进行宣讲,创造各种机会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祖国历史文明的同时修身养性,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掘传统文化精髓,以文化教化育人
  一所以文化内涵来支撑管理的学校,其生命是长久的,其前途是光明的。我校虽名小麦厂小学,其实前身是“莲池小学”,它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把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为“莲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学校以“莲文化”为引领,推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莲”的精神品质,以莲的品质浸润师生心田,以莲的文化教化育人,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莲的品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把教师锻炼成清廉朴实、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人。
  (一)“莲”文化引领,练就“莲品”校长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定会带出什么样的学校。“莲”之精神是清雅,在“莲文化”练就下的校长应该具有广博的学识,清廉正直的道德情操,有仁爱情怀。
  (二)“莲”文化引领,建设“莲品”教师队伍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应立德修身,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之人,自然在道德方面应该具有更高的道德准则,明德、守德、修得,做到廉洁奉公、默默奉献、清新高雅。教师应以以“莲”之精神为榜样,将“莲”的精神浸润于心灵,做一个像莲一样高尚纯洁,像莲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莲”之谐音“廉”是教师队伍始终如一应该坚守的道德情操,意味教师应该不忘初心,清廉做事、清廉做人。
  (三)“莲”文化引领,培养“莲品”孩子
  莲,清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孩子们应该在“莲文化”的熏陶下绽放他们的光彩。学校大部分孩子与“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的父母来到当地打工,主要从事的是采摘莲藕的工作,但是对于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来讲他们不知道“莲”的身上具有着崇高的品质,仅仅只是把莲藕的种植、采摘作为他们维持生活的一种工作。学校推行“莲文化”,主要是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入手,让他们去感知莲藕,认识莲藕身上的品质——阳光、自信、谦虚、高雅,从而激发他们从小做一个具有“莲品质”的好孩子。
  三、抓常规管理,使孩子“三大习惯”得以养成
  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可见习惯的养成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我们现在的教育短板就是经常把“人”忘掉,只看到分数、看到技能,本末倒置,忽视了教育终结目的是人。
  从我校的现状分析:学校90%的学生属于进城务工随迁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他们分别是哈呢族、彝族、傣族、布依族,均来自文化知识落后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小山村,由于家庭知识结构差,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身上的民族习性比较严重,如:卫生习惯差、安全意识差、读书习惯差等,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相当程度的难度,要把这些孩子教育得知书达理,是对学校严峻的考验,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审视。因此,学校在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做了一些思考:
  (一)抓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各班对孩子家庭卫生、生活细节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家庭生活习惯情况,有争对性地提出学校的生活习惯要求,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讲解,让孩子们懂得生活习惯要求并遵照执行,每周学校少队部对学生的卫生、生活细节进行检查,并作出量化考核,进行考核奖励。
  (二)抓细节,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终于泰山”,孩子的安全关乎家庭、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培养孩子的安全习惯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块重要内容,学校根据现代教育学校安全教育的短板,分析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排查学校安全隐患,撰写学校安全教育读本,宣传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并通过细节管理“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彻查”班级教育与学校专题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督管理,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
  (三)抓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以后,作为学校教育管理不得不再次思考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乐趣、每天坚持学习、课上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坚持课外阅读等习惯,帮助孩子树立认真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尝试如下操作:
  1.一年级制定培养计划。
  孩子们刚刚步入小学,在幼小衔接上孩子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教师、家长不急于求成,揠苗助长,一年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前、上课过程、作业、课后复习等方面制定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短期计划,按计划、按步骤开展实施,不可在乱石子中找钻石——没有方向、目的。
  2.习惯训练应持之以恒。
  “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心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习惯的养成就是要把行为重复的训练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自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易忘、不易坚持,如果不经常训练就容易回到起始阶段。
  综上所述,对于一所性质特殊的学校,探寻对这些文化底子差、家庭教育落后的随迁少数民族子女的教育方法,形成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教育管理有成效、有特色,可谓任重而道远,学校必须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向着目标努力,办一所“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具有文化内涵、具有管理特色的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小学生会不断地思考,其大脑处于不断运作的状态,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智力。在当前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以学生的需求作为课堂的中心,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满足实际教学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数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奠基的。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失去这个根本,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也就失去了生长点。  关键词:语文要素;训练目标;阅读能力  一、解读文本,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突显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真正的生本教育,应该是“以本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帮助学生学懂、学好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型。想要有效的解答数学问题,需要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公式定理,灵活利用思想方法,这些都需要以学生思维模式作为基础。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精炼性的特点,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因此,中学数学的学习,对数学思维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应当重视中学数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交互式一体机属于新时代数字化产品,具有多元化功能,不仅将多媒化优势继承,而且传统黑板的屏幕功能也保留了。将投影与黑板融合在一起,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革,无限的活力增添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交互式一体机;数学课堂;优势;教学策略  交互一体机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能够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很大程度地提升,数学课堂互动有效地实现。教师应该将交互式一体机教学工具更好地运用,使小学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推进,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快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但是,边疆民族地区因区域、历史等原因,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影响教师远程培训的网络平台、课程资源、管理服务、参训教师等基本要素着手,探讨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边疆民
期刊
摘要: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且一定要跟上现代教育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发展处于较为接近的水平。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教研组的功能,以期促进我国教师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研组;教学评价制度;听评课研讨;教学规律  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也更为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也在逐步加
期刊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彝族乡地处山区,是一个以彝族居住为主,有少数哈尼族及汉族居住的山区乡,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3%。作为红塔区第一家公办园的洛河彝族乡中心幼儿园,园内的大多数幼儿都来自本地农村,从小由祖辈带大,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又不注重自身语言的修养,所以就更谈不上对自己孩子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了。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受长辈、父母及本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词汇量少,加上知识经验的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德育教育成为了当下教育中工作者的工作中心,尤其是各中小学在学生品质与意识都还未健全的阶段更应该着重进行学生德育工作。德育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了各相关部门最为认可也是大力推行的教育方式。各中小学应始终秉承德才兼备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当今形势下教育工作。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因为小学是一个学生建立品德以及未来进入社会的基础,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运用正确方式
期刊
摘要: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教师在职业中获得幸福感有利于提高教师在工作效率,并且从心底里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尽到自己职能的最大化。而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团体,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离不开集体的,个人的价值也是在集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团队的好坏能够影响到教师在团队中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进行团队建设来获得职业幸福感是十分有必要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月光族”、“穷忙族”等名词与社会现象的出现,越发凸显金钱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每个人,无论性别、年龄或婚姻状况等,都需管理个人或家庭的金钱。然而,学生从小到大,他们对金钱的概念从何而来?除了自学之外,他们对金钱的管理能力起初都来自学校的寄宿制生活。一个人的事业能够兴旺发达,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够“当好家”,管好自己的家庭经济、投资理财和企业财经,这种对金钱的管控能力,必须从读书时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