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这个年龄段不但是最叛逆的,也是接受知识最快的阶段,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问”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体现,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不耻下问”?如何培养学生多问的意识?如何让学生有这个“胆”来问?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想问。笔者经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微笑、鼓励与交流是培养学生“不耻下问”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高中生 问题 微笑 鼓励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8-01
高中生这个年龄段不但是最叛逆的,也是接受知识最快的阶段,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问”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体现,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不耻下问”?如何培养学生多问的意识?如何让学生有这个“胆”来问?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想问。笔者经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微笑、鼓励与交流是培养学生 “不耻下问”的有力武器。
一、教师要多与学生微笑,让学生愿意问
教師解惑,但如果总是绷着一张很严肃的脸,那谁也不愿去问。因此教师的一个微笑,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会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的感觉,让学生愿意走近老师,愿意去问问题。
二、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敢于问
教师要给学生各方面的鼓励,例如:学习、生活上的等等。就像教师上课都有提问的经历,让哪些学生来回答,这个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因为小小的提问,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提问基本的一些书本中的概念时,最好让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因为这些答案都在课本上,只要学生肯翻开书来找,学生会发现答案。往往这些学生刚开始由于各种原因回答不上来,很多学生会取笑,可以看出,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会既着急、又紧张而无奈,可以想象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如果就让学生停止回答,又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让学生觉得没有面子,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尽可能的启发他的思维,可以提出其他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点,当然很多时候虽然经过提示,可以看出效果不大。学生就会抬起头,看着老师,从学生的眼神中表现出一种无助,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教师的认可与鼓励,教师就要通过提示对学生说出的每个字都给予肯定,并从中找出他答出的一些要点来给予表扬,给他鼓励,这样学生得到鼓励很快就会放下顾虑大声的把答案说了出来,其他的学生也就不再嘲笑他了,学生自然就会有了自信,也就有了足够的信心。虽然是简单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第一步就是要克服心底的恐惧,这样才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这对其他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学生没有什么,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次锻炼,就像建筑房屋时的一块砖,缺了这一块是不能建成高楼大厦的,就像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能顺利的走到终点一样,学生找回了这一块砖,也就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了地基。通过这件事,笔者感觉到,教师的鼓励是激发学生敢问问题的前提。
三、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有的问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交流让学生和老师更加融合,学生也就对老师更加信任,学生也就愿意向老师说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教师虽然是尽力尽职但与学生的交流却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任课教师,因此,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利用最多的就是这课间十分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数也就放在这十分钟里,可见这十分钟是多么的宝贵,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课本知识的时候,要适量的引导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认识。这有助于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形成体系,对他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情况,针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做虽然是很微小的,但小中见大,使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重视,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份子,也就愿意去问问题,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能够激发出学生对自己以后学习的信心,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了兴趣、有了动力,这比强硬的逼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强很多,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以及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目前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些都需要在交流中得到答案,这样学生就会有的问,知道问什么。
四、结语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笔者感觉到,作为教师,责任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也需要学生能够自己有这个想法去配合教师。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适当的信心,学生就会有勇气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就培养了自学能力,继而也可以去专研课本及课本外的知识,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呢?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能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主动的去向老师询问,以及能够请教其他的同学来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这个能力,这个耐心,来培养学生的这个良好习惯。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句话,以及任何一个眼神,都要经过考虑,因为,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这是笔者对这段时间教学的肤浅认识,在这期间使笔者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良好态度以及对学生的鼓励和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正是心理完善的时候,个性比较强,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督促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不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并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有机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也容易接受你的建议,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不耻下问”,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份鼓励+适当的交流=学生成长的动力。
【关键词】高中生 问题 微笑 鼓励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8-01
高中生这个年龄段不但是最叛逆的,也是接受知识最快的阶段,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问”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体现,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不耻下问”?如何培养学生多问的意识?如何让学生有这个“胆”来问?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想问。笔者经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微笑、鼓励与交流是培养学生 “不耻下问”的有力武器。
一、教师要多与学生微笑,让学生愿意问
教師解惑,但如果总是绷着一张很严肃的脸,那谁也不愿去问。因此教师的一个微笑,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会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的感觉,让学生愿意走近老师,愿意去问问题。
二、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敢于问
教师要给学生各方面的鼓励,例如:学习、生活上的等等。就像教师上课都有提问的经历,让哪些学生来回答,这个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因为小小的提问,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提问基本的一些书本中的概念时,最好让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因为这些答案都在课本上,只要学生肯翻开书来找,学生会发现答案。往往这些学生刚开始由于各种原因回答不上来,很多学生会取笑,可以看出,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会既着急、又紧张而无奈,可以想象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如果就让学生停止回答,又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让学生觉得没有面子,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尽可能的启发他的思维,可以提出其他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点,当然很多时候虽然经过提示,可以看出效果不大。学生就会抬起头,看着老师,从学生的眼神中表现出一种无助,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教师的认可与鼓励,教师就要通过提示对学生说出的每个字都给予肯定,并从中找出他答出的一些要点来给予表扬,给他鼓励,这样学生得到鼓励很快就会放下顾虑大声的把答案说了出来,其他的学生也就不再嘲笑他了,学生自然就会有了自信,也就有了足够的信心。虽然是简单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第一步就是要克服心底的恐惧,这样才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这对其他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学生没有什么,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次锻炼,就像建筑房屋时的一块砖,缺了这一块是不能建成高楼大厦的,就像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能顺利的走到终点一样,学生找回了这一块砖,也就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了地基。通过这件事,笔者感觉到,教师的鼓励是激发学生敢问问题的前提。
三、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有的问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交流让学生和老师更加融合,学生也就对老师更加信任,学生也就愿意向老师说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教师虽然是尽力尽职但与学生的交流却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任课教师,因此,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利用最多的就是这课间十分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数也就放在这十分钟里,可见这十分钟是多么的宝贵,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课本知识的时候,要适量的引导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认识。这有助于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形成体系,对他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情况,针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做虽然是很微小的,但小中见大,使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重视,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份子,也就愿意去问问题,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能够激发出学生对自己以后学习的信心,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了兴趣、有了动力,这比强硬的逼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强很多,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以及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目前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些都需要在交流中得到答案,这样学生就会有的问,知道问什么。
四、结语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笔者感觉到,作为教师,责任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也需要学生能够自己有这个想法去配合教师。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适当的信心,学生就会有勇气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就培养了自学能力,继而也可以去专研课本及课本外的知识,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呢?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能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主动的去向老师询问,以及能够请教其他的同学来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这个能力,这个耐心,来培养学生的这个良好习惯。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句话,以及任何一个眼神,都要经过考虑,因为,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这是笔者对这段时间教学的肤浅认识,在这期间使笔者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良好态度以及对学生的鼓励和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正是心理完善的时候,个性比较强,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督促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不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并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有机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也容易接受你的建议,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不耻下问”,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份鼓励+适当的交流=学生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