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党群工作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通过对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入剖析,结合作者在党群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体会,阐述并总结了党群工作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最终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党群工作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一、引言
  据有关资料表明,国际上所有的工业事故,人因事故占75%;我国因“三违”等人因事故占工业事故的80%以上。我国某大型电力集团某年的146件大事故中,人因事故就占77%。这种人因事故,几乎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时空上的交叉所致。出了事故分析原因,习惯性做法,仅从现象、表面上,从管理制度、技术措施、设备方面分析之外,对于人,只把他当做一个操作者来分析,只追究其是否遵守规程、是否操作得當,没有做更深层次的分析。没有考虑到,人除了知识、技术、理性之外,还有情感,还有非智力的一面。没有将这种分析上升到人的情感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没有将这种分析上升到有微妙暗示作用的“文化”这个层次上。
  深入研究发生事故的人为原因,深入分析以往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发现,要想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要想真正做到预防事故,必须探索新的途径,要有新的突破。“世界上最大的限制莫过于自我限制,而最大的自我限制莫过于思维限制。从凝滞僵硬的静态与片断思维中解放出来,我们才有可能有新的出路”。下决心建设安全文化,就是在新形势下,开创安全新局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新途径。为了推动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党群工作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措施。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以及科学技术进步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在经验管理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生产能够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确切地说,企业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文化。因为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职工群众的生命和利益,同时旨在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的安全文化又是先进文化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维护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安全工作,而是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形象,能够反应出一个企业的精神和面貌。假如电力企业事故不断,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声誉。电力安全工作好不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是否科学和制度是否健全。可以说安全工作是企业的一个窗口,一种无形的窗口,但它的影响却是看得见、听得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本管理为中心,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以培育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职工敬业精神为重点。
  三、党群组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来提高从事生产的人员素质,加强对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可控和在控”的目的。人、机器和环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三个要素,而人又是这三者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要素。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那么,如何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呢?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企业如何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党群工作部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多年来电力企业工作的实践,主要认为党群组织在这种安全生产文化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渗透安全理念上,党群部门应发挥“造势”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而这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需要党群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发挥“造势”作用。
  “造势”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党群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研究“造势”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切实增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政工部门要研究党员、干部的特点,强化“安全责任和政治使命”的造势,形成一支安全责任感强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工会要研究分析职工构成和群众工作特点,从维护职工安全权益入手,进行“我懂安全、我要安全”的造势;共青团要贴近青工群体,了解青工喜好和成长特点,发挥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作用,进行“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造势;政工部门还要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舆论工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宣传造势,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文化氛围。
  “造势”要坚持时效性和长期性原则,因为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广播、电视、音像制品、报刊、标语、横幅、读本等多种媒体以及开展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这些过程和活动,对于熏陶人的性情,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造势”,把“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安全理念转变成每一个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二)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企业党群组织应发挥总策划作用。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而安全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阵地来实现。安全文化阵地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是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媒介。党群组织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应发挥总策划作用,站在全局高度,从安全理论阵地、安全媒体阵地、安全文化设施阵地等三个不同层次和领域上进行总体策划。策划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下,对已有的文化阵地进行整合提升,使文化阵地的桥梁作用和媒介作用充分发挥。   政工部门要立足安全理论阵地,研究现实条件下企业安全工作的新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员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等。通过各种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提炼出适合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在安全目标、安全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哲学、安全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论引导,指导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三)在健全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上,党群组织应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是对过去多起事故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对原有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和重新整合。通过营造氛围和理念渗透,党群组织要在机制的有效运作上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这种监督保障作用体现在考核的深度上,不是过去走马观花式,而是扑下身子对每一名干部、党员、安全员、职工、团员“安全绩效”的细致考核考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统计,而是对每一起违章及事故隐患的细致帮教和人因分析;考核的深度广度越大,保障作用越强,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取得质的飞跃。
  (四)在安全文化的角色扮演中,党群组织要在安全生产中找准职责定位。
  党群组织的职责定位以及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关组织章程以及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中早有明确。党群组织和中心工作的关系,就是“皮”和“毛”的关系,没有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党群工作的发展,更不会有员工自身的发展、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的党群工作必定是苍白无力的。
  安全生产作为供电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党群组织在其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党群组织首先要找准自己的职责定位。党群组织是围绕人去做工作的,安全生产又是依靠人去完成的,二者都强调人本管理、以人为本。从这点来说,安全生产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活动,也需要党群组织的保驾护航。因此,按照“大政工”的原则,强调“一岗双责”,构建安全生产全员化格局,是党群组织找准自身安全生产职责的重要切入点。
  (五)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策略上,党群组织要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培育中克服员工个体差异性。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微观意识形态和企业全体员工安全行为方式的基础建设,是企业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安全文化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性结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电力公司“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需要培育先进的群体意识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来实现。
  在建设安全文化进程中,党群组织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人是有差异的,包含个性(血型)、风格等等,人是有缺陷的动物,诸如人的惰性、社会贫富悬殊。诸如,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老师,一样的环境条件,但学习的效果和差异就会显现出来;正因为有人性的侥幸、心理压力等等因素,才会有“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等等丰富的词汇。因此,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尽管有时各级管理者挖空心思、尽其所能,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生产问题。
  因此,党群组织的任务就是正视现实,积极消除员工个体差异,克服人性的弱点,使“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当然,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必须做好前赴后继的准备,必须安全问题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差异文化永远存在,关键是如何找出其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做到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人、物、事件进行可控、预控和掌控,防止不安全因素成为“慢性病”三天两头反复发作。“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归根结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强与“三大敌人”作斗争这一过程的力度。
  四、党群工作对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基于以上党群工作在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中做起到的作用,针对电力公司现状,党群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强调一岗双责。各党支部不仅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要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和服务工作。公司党委认为,在新形势下,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就是强调人的发展,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又和人的安全密不可分,是以安全为基石的。以此为基点,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明确了全公司各级党组织领导人员的职责,暨同行政领导一起共同搞好本单位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强化责任意识。工会、政工部深入开展“增强责任意识,人人在岗尽责”大讨论活动、“爱企业、爱岗位、爱家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立足于从自身找差距、从主观上找原因,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对照本部门、本岗位职责,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自我剖析,对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广大员工敬业爱岗、安全在岗、奉献企业的热情。
  (三)开展电力企业业绩评估工作。电力企业业绩评估工作,经过政工部充分的宣传、动员,现已全面展开,包括安全管理、经营管理、运行与维护管理、检修与更新改造4个领域。在安全方面,公司将认真按照公司的业绩评估要求,不断加强、改进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管理业绩评估体系和可靠性评价体系。倡导“策划、程序、修正、卓越”的工作精神,持续改进,推动公司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四)树立典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为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党群工作部与安全人事部协调配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公司上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为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达到稳定供气的目的,公司重新调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以各单位部门行政一把手就是该单位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同时,在形成安全管理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星级员工”的评定和安全生产班组、文明窗口的创建等一系列的活动为载体,树立安全生产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典型,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人人讲安全的良好局面。
  总之,党群组织作为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认识和行为意识的主体单位,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只有始终把做好广大职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服务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生命线的作用,才能使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如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作用,是摆在我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重要课题,“三抓三创”工作法作为企业经营和党建工作的有效结合,值得探讨。  关键词:党建 创新 三抓三创 工作方法  当前的企业发展,面临着改革发展并举,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加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紧密围绕经营中心的前提
青岛拍卖行的发展历程就是青岛拍卖业的历史。拍卖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发达国家的很多生活层面是由拍卖决定的。拍卖师必须具备主持人的驾驭、控制能力,即要有一锤定音的力
期刊
期刊
华仁国际大厦是青岛东部又一座标志性建筑,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性化的设计以及超前的科技功能配套使他具备了能够傲视房地产群雄的资本。开盘一周内即取得了销售额突破一亿元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据说,在英国你可以不知道布莱尔为何人,但绝对不可以不知道贝克汉姆。贝克汉姆的魅力不仅表现在绿茵场上,他英俊的外貌和风度更为英国甚至全世界千千万万个妙龄少女所倾倒。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