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锚杆支护应用实例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我国的煤矿工程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煤矿巷道的支撑主要以锚杆支护为主,锚杆支护技术主要通过对岩石进行主动加固,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而锚杆技术还可有效保证岩石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对于岩石出现的位移等问题还可以利用岩体自身的结构进行加固,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而在长期实践中,锚杆支护技术逐渐展現其优势,效率高,成本远低于其他方式,效果也相对较好,因此,在煤矿矿建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锚杆支护技术在煤矿巷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43-01
  1 深井巷道锚杆支护
  1.1 围岩地质和生产
  某岩石大巷预计服务年限为20a,实际埋深达到1220m,且穿层掘进,岩性以煤岩层为主,主要穿过中砂岩和粉砂岩;走向在300°~310°范围内,煤岩层呈30°~33°的倾角。原岩应力测试结果显示:水平向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42.2MPa、22.8MPa;垂直向上的主应力在30.5MPa左右。测试部位有很高地应力,同时水平向上的应力有显著优势。该巷道的断面以直墙半圆拱形为主,宽、高为3.7m和2.0m。
  1.2 支护设计
  经模拟决定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支护方法。其中,锚杆选用长2.4m的螺纹钢筋,预紧力初步确定为80kN。围岩顶部、两侧使用“钢筋网+钢护板”支护。围岩两侧和顶部的锚杆间、排距相同,为800mm,一排布置13根;围岩底部一排布置3根,间、排距分别为1000mm和800mm。此外,巷道正式开挖后,即刻喷射厚度为30mm的砼,以发挥临时支护效果,并对局部超挖进行回填。在锚杆支护作业完毕后,开始围岩底部支护,但要注意应和掘进面保持50m间隔,同时进行喷浆,厚度为120mm。
  1.3 监测数据与分析
  在井下对巷道表面实际位移、围岩顶部脱离和支护锚杆受力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巷道掘进11d后,围岩发生的变形升至最大,此后基本保持稳定。掘进中,围岩顶部下沉约17mm,速率在1.55mm/d左右;围岩两侧移近约20mm,速率在1.82mm/d左右。在趋于稳定后,围岩顶部移近约351mm,速率在1.09mm/d左右;顶部下沉约55.6mm,速率在0.16mm/d左右;围岩两侧移近约112mm,速率在0.33mm/d左右。围岩顶部浅、深部离层分别为33mm和9mm,浅层占总量约78%。掘进作业过程中,围岩两侧锚杆实际受力在105kN~125kN范围内,围岩顶部锚杆实际受力约100kN。无论在掘进,还是稳定状态下,巷道位移都很小,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以上支护方案切实有效,能对巷道变形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围岩破坏。
  2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
  软岩矿井巷道顶部、底部岩层和煤层胶结性能较差,岩体强度普遍较低,呈松散破碎状,容易崩解和风化,且遇水之后产生膨胀,导致巷道支护难度较大,很多巷道在正常服务期中多次修整维修,对回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处理这一难题,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对很多新型支护方法进行了试验,尽管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未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对此,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试验。
  2.1 巷道地质和生产
  以某煤矿区为例进行分析,该区正处开采状态的煤层的上覆煤层已经完成回采。这两个煤层之间的距离较小,上覆煤层底部和正在开采状态的煤层顶部仅6m左右,最大不超过9m。正在开采状态的煤层厚度在6m左右,呈15°~16°的倾角,单轴抗压强度不足5MPa,节理与层理均较发育。顶部岩体强度在15MPa~25MPa范围内,存在一定膨胀性。借助水压致裂法测定巷道地应力,水平向上的最大、最小地应力分别为14.62MPa、7.36MPa,垂直向上的主应力在9.68MPa左右。对于回风巷,其断面以直墙半圆拱形为主,宽、高分别为3.8m和1.2m,实际埋深在350m~400m范围内。
  2.2 支护设计
  依托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种支护方案进行对比,并参考现有经验确定最终支护方案:“树脂全长预应力锚固组合支护”。锚杆采用2.4m长螺纹钢,端部、后部分别施用快速和慢速锚固剂。围岩顶部采用钢筋网+钢护板进行支护,两侧采用金属网进行支护。沿巷道垂直全表面布置锚杆,排、间距为900mm和850mm,一排布置7根;围岩一侧一排按600mm间距布置2根,围岩锚杆布置见图1。
  2.3 监测数据与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表面位移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围岩表面位移在和巷道掘进面相距53m后保持稳定。围岩两侧移近约79mm,上、下侧移近约46mm和33mm。围岩顶部移近约281mm,下沉43mm,浅部与深部离层分别为14mm、23mm。锚杆安装完后且施加一定预应力后,受力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伴随掘进面不断推进,在和掘进面相距达到19m后,锚杆实际受力变大,待距离达119m后,实际受力不再变化。在从安装到受力保持稳定的整个过程当中,锚杆受力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即幅度很小,大部分不超过5kN。锚索安装完成且张拉作业后,其受力变化同样较小。在和掘进面之间的距离达到21m后,锚索实际受力不再变化。掘进时巷道未发生较大变形,围岩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相对完整。在回采过程中,重新布置表面位移动态监测点,以实时观测锚索实际受力。观测结果表明,当与采煤面相距40m~50m时采动作用开始发生影响,使位移量增大,尤其是在相距30m之后,作用影响达到最大。在与采煤面相距3m处,围岩两侧移近高达256mm,围岩顶部下沉110mm。对于锚索实际受力,从距离回采面约100m时开始明显增加,当缩小至56m左右时快速增加。当和采煤面保持平行时,受力检测结果为200kN以上。结合上述监测数据,从总体角度看,巷道围岩通过以上支护方案基本可以保持稳定和完整,虽然变形依然存在,但总量相对较小,可以满足巷道安全生产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煤矿行业完成节能减排,提升煤矿质量及开采速度提供了条件。而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煤矿工人提供了安全保证,促进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锚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除加大实践应用外,也应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做到科学指导实践,实践为科学提供经验,两者共同努力,从而提升煤矿开采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峰.煤矿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实例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149-150.
  [2] 张辉.煤矿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实例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01):5-7.
  [3] 王拴照.煤矿巷道锚杆支护应用实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160-16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国内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中,各系统开发形势较为复杂,特别是企业层面的软件系统开发。随着企业软件系统设计目标的不断提高,分层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优势逐渐显现,以其自身固有的层次功能,不仅能够使每个层次中的细节更加清晰,不同层次之间的耦合度大大降低,同时可有效避免两个不同层与层之间互相影响。基于此,本文就从分层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现代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消耗也越来越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环境和资源得到保护,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节约,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及小气候,合理布置建筑群,考虑对太阳能、季风风向、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利用,以达到节能之目的。本文在此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出发,对如何实现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几个重点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药物研发生态环境的创新药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在研发药物过程中对药物经济学评价,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创新药物的研发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药物;研发;生态环境;创新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對于矿山电力系统来说,设备故障将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等灾难性后果,连续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以其精准定位,低延时响应及高温度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对象温度的远距离多点实时在线监控,弥补了传统测温装置的不足。本文主要介绍了连续分数光纤测温技术在矿山电力系统设备监控、故障早期预警和故障点定位中的技术原理及应用环境。  [关键词]光纤测温 矿山 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2;TK311 文献
期刊
[摘 要]通过合理确定工时定额,能够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为了保证工时定额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分析秒表法在工时定额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秒表法;工时定额  中图分类号:F406.3;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37-01  为了保证工时定额管理质量,运用合理的秒表法非常重要。由于工
期刊
[摘 要]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限制污水排放的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创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迫在眉睫。目前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臭氧氧化、湿氧氧化、光催化氧化以及电气学氧化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电化学氧化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已经受到重视,并开展了积极研究。本文重点探讨电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水处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用电需求日益增高,火电厂发展迅速。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够有效降低火电厂生产中的污染同时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对原水净化处理的重视和研究,做好预处理,确保原水净化处理目标的实现,降低污染,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自动化技术近些年来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范,系统也越来越人性化、专业化,但由于专业性强,质量控制点隐蔽,因此,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需要从决策、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等阶段进行严格控制。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水利工程 质量控制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39-01  一、引言  张家港市三干河枢纽工程由节
期刊
[摘 要]针对小区供热系统普遍存在的冷热不均、管网失调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智能水力自控管网恒温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作用,以及本作品的创新点与先进性。  [关键词]供暖系统;冷热不均;恒温调节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42-01  引言  数据显示,在我国能源消耗的结构中,城市供热占了绝大比重。除了工业企业是第一大热用户(占据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电气工程处于核心地位,为电子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我国互联网稳步建设奠定基础,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推动电气工程走上自动化发展道路,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革新,将人力从电气工程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电气工程质量。基于此,为了使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得以有效提升,分析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