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松尾芭蕉的俳句,体现了日本民族一种熔融的自然观,同时也表现了一种东方式的生命意识。庞德的意象诗,继承了19世纪象征主义的“感应论”,寻求与万物生命的对话;同时与20世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尾芭蕉的俳句,体现了日本民族一种熔融的自然观,同时也表现了一种东方式的生命意识。庞德的意象诗,继承了19世纪象征主义的“感应论”,寻求与万物生命的对话;同时与20世纪象征诗人的“客观对应物”也有共同之处,都努力使生命的本真呈现出来。但是,庞德意象诗的主要灵感来自于东方的生命意识。中国诗歌的生命融合观,日本俳句的生命瞬间呈现的意识,使庞德最大限度地走出西方理性主义观念,捕捉生命瞬间本真的呈现。
其他文献
在日本奈良时代的汉诗与和歌中,梅与柳经常成对出现。《万叶集》中的此类梅柳歌就达十二首之多。然而进入平安时代后,此类梅柳歌突然从文学世界中消失了。在和歌中与柳搭配的
本文从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入手,整合东西方人类文明的结晶,提出维度还原的理论构想,探讨了承载诗性智慧的耦合图式符号学的理论构成以及其相应的功能属性
日本儒教中的家族孝主义是家族国家观的重要基础。但是作为幕藩体制下封建武士之间的道德,它无法直接为明治近代化的目标服务甚至形成阻碍。因此家族国家观虽然植根于传统的儒
公司概要创业时间:1968年就任现职:1998年经营内容:盒饭、副食的制造与直销,一般加工食品类零售资本金额:2亿9030万日元营业额:174亿8700万日元从业人数:2166名
2005年是联合国改革年,小泉政府籍此推进其联合国改革外交,把删除敌国条款和加入常任理事国作为其主要目标。从国家利益出发,日本提出自己的联合国改革方案:恢复联大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