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的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孩;年龄1~16岁,平均5.6岁。46例中44例为肛门成形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另2例为肛门手术时损伤尿道所致的医源性直肠尿道瘘。患儿均表现为排尿时自肛门漏尿或尿液中混有大便,其肛门外观和排便功能良好,肛门术后临床评分均在4分以上。所有患儿术前常规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和下消化道造影,以了解瘘管情况及直肠形态。其中有36例经上述检查发现尿道瘘,其余10例未显示瘘管。本组依据直肠内瘘口距肛门口位置高低选择术式,行经前会阴入路手术患儿44例,经肛门入路手术1例,经后矢状入路手术1例。
结果术后常规随访6个月。46例患儿中43例尿瘘一期愈合,3例术后尿瘘复发,其中1例黄连素溶液坐浴1个月后尿瘘自行愈合。
结论肛门成形术后直肠尿道瘘多为中位尿瘘,适宜经前会阴入路手术;对于直肠内瘘口位置较低的患儿,可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以上2种手术操作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无需结肠造瘘。对于直肠内瘘口位置较高的患儿,可采用后矢状入路手术,但应先行结肠造瘘粪便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