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uy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74-01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WHO公布,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达15%,国内本病患病率约7~10%,目前东光小区高血压患病率为5~6%,辖区人口5899人,患高血压病485人,遵医依从性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好的治疗依从性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减少患者经济支出的重要依据。
   我们于2013年3月成立东光QC小组,对影响高血压病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遵医依从性的措施,积极开展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遵医行为治疗提供依据。
  
  1 选题理由
  本小组在2013年3月19日针对辖区高血压病发病率增高,合并症多,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一情况,进行讨论后,决定以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遵医治疗依从性为方向展开活动。
  
  2 现状调查
  我们对辖区100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依从情况调查,依从性问卷调查表是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专家指导自行设计的,调查者包括高血压病相关知识、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和门诊监测血压等5个方面。
  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依从性评定,依从性评定分为五个方面,20个小问题,满分100分。0~39分为依从性差 ,40~64分为依从性一般,65~100分为依从性好。
  结果显示:30%患者依从性好,58%患者为依从性一般,12%患者为依从性差,同时入组的患者进行血压测定。
  
  3 设定目标
  3.1 活动目标: 将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治疗行为的依从性由30%提高到60%。血压降低10-20mmHg。
   目前从现状调查上看遵医治疗依从性好的占30%,遵医治疗依从性一般的比例占58%,通过对患者健康宣教,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培训,使遵医治疗依从性一般的患者完全可以达到依从性良好,所以我们提出了60%目标是目前可以实现的目标。依从性好血压自然能下降,所以血压降低15-30 mmHg的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4 原因分析
   现小组成员根据现状调查情况对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不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绘制了如下因果分析图例:
  
  
  5 确定主要原因
   确认一:患者对高血压病重视不足:
   在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少,重视不足,这是造成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不良的主要原因。结论是要因。
   确认二:自控能力不良:
   自控能力是指一个人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个人自控能力的表现,自控能力强的人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饮食和行动。相反而是自控能力差。自控能力差人为的干预是可以改变的,结论为要因。
   确认三:医疗保障不足:
   医疗保障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全社会都在用最大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不是我们QC小组成员所能够改变和完成的任务。结论非要因。
  
  6 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加强对高血压病患者相关知识教育
  
   (1)举办高血压病教育讲课
   (2)电话随访和指导
   (3)设立高血压病咨询电话
   (4)设立免费监测血压室
   (5)上门免费服务(测血压、健康宣教等)
  
  对策实施二:加强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低脂低盐饮食,增加锻炼
   (1)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保证每天睡眠,每天适当锻炼
   (3)保持良好心态,遵医服药行为
  
  对策实施三:加强培训计划和考核措施的落实
  ( 1)每半月一次小专题讲座(2)每半月讲一个药物说明
  (3)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培训 (4)护理组定期讲护理知识
  
  7 社会效益
   (1)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2)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充分发挥社区医生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8 巩固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坚持定期随访。
  (2)提高医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坚持经常性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3)把此次活动内容纳入慢病管理制度中。
  
  9 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此次活动针对高血压病人遵医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从而遵医治疗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能力。
  在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发挥QC小组的团队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高血压病遵医治疗依从性,用多种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出更大的努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80-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输液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近一年来我院尝试用输液瓶口贴覆盖输液瓶口的消毒方法用于输液瓶口的消毒,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输液瓶口贴(山东华世本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戈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
期刊
摘要::最近几年,抗生素在临床医学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关于抗生素的使用的合理性常常被人们忽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特别多,而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人身体的危害很大。其中,幼儿的情况必须严加重视,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的不成熟和身体情况与大人的不同,接受能力差,对幼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危害巨大,本文就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的危害和如何合理对幼儿使用抗生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抗生素;合理;使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腮腺混合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切口I期愈合,发生暂时性面瘫2例,出现涎腺瘘1例,耳前区麻木1例。结论:做好腮腺混合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腮腺混合瘤;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突破2亿人,占全國总人口的15%左右,认知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类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负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杀手,从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大约有超过700万存在认知障碍甚至痴呆患者,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分析,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病发原因以及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胆源性的急性胰腺炎开展普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 100 例,分析临床资料,对各型的胰腺炎患者分不同时机开展普外手术治疗,分别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轻症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而重症胆源性梗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而延期手术的死亡率为 25.0%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和接受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也向各级医院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职能、意义及要求作了综合性阐述。    关键词:医院健康教育; 职能; 要求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87-01    随着人们健康观
期刊
摘要:社区药学服务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药学服务在历史上经历了3 个时期:①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②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③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 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社区药学服务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    社区药学服务包含的内容,实现社区药学服务要克服的障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带教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对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针对护生素质普遍下滑的问题,提出培养护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结果: 临床带教模式应尽可能多样化,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论:护生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对将来护生独立在护理岗位上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腭裂患者术后感染护理的方法。方法:对30例行腭裂手术患者我们在配合医生临床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术后口腔护理结合雾化吸入抗炎药的方法,妥善的安全防范及充分的健康教育。结果:30例腭裂患者无一例术后感染裂开,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对预防腭裂术后感染,提高腭裂手术的成功率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腭裂;手术后;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微生物实验室采取快速、准确、先进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第一时间利用信息系统,通知临床科室医生和院感科专职人员,便于临床医生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对患者做出是否是院内感染的判断,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相关监测工作,有流行趋势时,通知相应科室及院感科 结论实施信息化医院感染监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