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语教师教育史研究窥探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kffdkjk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英语学习缺乏大的语言环境,主要通过英语教师在学校展开教学,所以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而教师的专业素质又与其所接受的教师教育密切相关。文章在归纳近代国内外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重塑大学英语教学观的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师教育 大学 英语教学观
  [作者简介]刘凡(1974- ),女,广东兴宁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广东广州51063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5-0073-03
  
  一、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概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际交流,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也日益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6年,英国文化委员会Utley教授曾提出,训练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师及培训这些教师的专业人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可见英语教师教育之于我国的重要性。然而,反观教师教育研究,无论国内外,长期以来外语教学领域中对教师教育的研究均比较薄弱。在我国,外语教师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外语教师教育体系,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法、学法、教材、大纲的研究上,对教师的本身研究却比较缺乏。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著名的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 Quarterly的论文内容也集中在英语教学方面,只有9%的文章以“教师准备”为题。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的开展,国内外外语教师及培训问题已经开始吸引研究者的关注。
  1.外语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理想的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条件?对此,国内外研究者纷纷就教师的专业结构进行分析。1984年我国学者曾容光将教师专业结构划分为专业知识和服务理想两方面。90年代,林瑞钦将其进一步发展为所教学科的知识(能教)、教育专业知识(会教)和教育专业精神(愿教)。现在我国学者叶澜认为教师的专业结构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三方面,这是学界目前普遍接受的教师专业结构划分方式,其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首先,在知识结构上,舒尔曼(Shulman)曾把教师知识结构概括为: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法知识、课程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有关学习者的知识、有关教育情景的知识、其他课程知识等。格罗斯曼(Grossman)在此基础上,强调“有关教师自我的知识”,关注教师的自我认识。理查德和纽南(J.C.Richards & D.Nunan)则在《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一书中,概括出构成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的核心知识基础的六大要素内容是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推理技能与决策和情景知识。我国学者申继亮、辛涛则进一步将以上六要素概括为本体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大方面,这其实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更要注重实践,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至于外语教师的能力结构,人们往往会认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其教学技能上,其实不然,有研究者指出,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其能力结构不仅仅是组织教学能力,还包括思维条理性、逻辑性,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国学者罗树华站在教师专业的角度,将其概括为基础能力(智慧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四方面。从课堂教学情景角度出发,舒尔曼将教师能力结构加以分解,具体有:课堂组织与管理、清除解释与生动描述、布置与检查任务、通过提问与探察、回答与反应、表扬与批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等。其中,课堂话语和思维模式的转换是外语教师执教能力的两个主要体现。外语课堂上,查德龙(Chaudron)和瓦士(Walsh)先后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研究,发现教师的发音、遣词造句、使用外语的时间等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以萨皮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为代表的相对主义认为,一个人使用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中西方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人们的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思维模式的转换是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熟悉英语惯用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式,并学会使用英语惯用的句子与篇章。同时,英语教师还要积极有意识地转换思维模式,才能减少母语的干扰,从而减少“中国式英语”。
  2.外语教师培训研究。《外国语》刊物在1999年《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文中展开了大讨论,指出我国外语教育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学习周期长、效率低;二是师资质量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提高外语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英国著名的从事外语教师培训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史特文斯认为,语言教师培训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学员的个人品质,学员将面对的学生个人和群体的品质,一般教学的性质与语言教学的特殊性质,学员培训的目标,现实培训的可能性等。外语教师的培训方案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选拔、个人继续教育、作为教师或教育人员所接受的普通专业教育以及作为外语教师所接受的特殊教育。其中,外语教师的特殊教育是培训课程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技能层面、知识层面和理论层面三项内容,要求英语教师掌握相应的英语教学技能,熟知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二、外语教师教育的模式
  
  华莱士(Wallance)曾专门就外语教师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在他看来,外语教师教育的模式经历了匠才模式(the craft model)、应用科学模式(the applied science model)和反思模式(the reflective model)的发展过程。所谓的匠才模式,又称学徒模式,就是学徒听从师傅的建议并模仿师傅的技能从而获得技艺。在语言教师教育领域中就是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新手型教师应该怎么做并演示如何做,然后新手型教师通过观察和模仿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等教育环境的变化,过去的经验教师已经不能维持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于是,伴随着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推广,出现了外语教师教育的应用科学模式。应用科学模式是专业培训或教育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方式教师从专家的讲授中获得科学知识和实验的成果,它包括了“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的应用—向实习教师传授实验结果—展开教学实践—提升专业能力”等一系列过程,这种模式又称为“理论到实践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与匠才模式相比,应用科学模式考虑到了教师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但也忽视了语言教师自身的反思行为,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反思模式更注重教师自身实践与思考,强调教师将专家的理论研究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个人的知识体系,即通过“行动反思”(reflection in action)形成“行动中的理论”(theory in action)。在外语教学领域中,间接获得的知识是理论知识包括英语历史,语言学、英语教学罚、英语心理学等。由实践产生反思和由反思推进实践形成的反思,为语言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动力源头。具体如图2(见75页)所示。
  反思实践模式是立足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几个过程的循环打破了应用科学模式的局限,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开展教学实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重塑教学观: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师资水平的关键所在
  
  根据反思实践模式,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认识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两方面转变。教师的专业成长无异于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认知结构和课堂决策上。认知结构上,研究者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认知图式具有更为精密、复杂、灵活和内部关联性强以及容易理解等特点,所以专家型教师在做预先决策、互动教学和教学反思中可以调用以往所储存的大量教学事实、原则和丰富经验并进行整合。在课堂上,专家型教师成功的即兴发挥主要表现在他们具有迅速列举事例、将学生回答或提问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具备一个很大的图式网,使他们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从这个图式网内选择相关信息、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常规等。其次,在课堂决策上,教师的决策能力是教师专业技能的关键要素。伯利纳(Berliner)曾对专家型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相比,在开始上课时他们花较少的时间用于评价学生作业,他们能迅速了解学生的出勤率,知道完成作业的情况,并确认哪些学生需要补课。相比之下,新手型教师缺少这种常规式的思维摹本技巧。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经验是教师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如果不将其系统化,还是很难以使经验起到可生成的作用,而经验的系统化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
  2.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存在的问题。不同的语言教学观会产生不同教学基本技能的构成以及教师基础知识准备的不同。从近年来申报的项目,发表的论文,新编出版的教材,参加研讨会或研修班的踊跃程度,都可以感受到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势在变化和发展,但是不少人还处于对外语教育理论原则和教学与研究方法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概念模糊、行动跟不上、缺乏反思意识等状况。
  3.重塑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路径。从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的关系看,国外有部分学者将普通的语言教学观分为三种:科学研究教学观、理论哲学教学观和艺术工艺教学观。科学研究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实验和经验性调查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活动;理论哲学教学观与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教学观截然相反,其核心不在于继后的状况或生效的结论,相反在于什么应该有效或者在道义上更为准确;艺术工艺教学规则强调教师个体的技能和个性。
  三种教学观为外语教师教育计划提供了三条指引路径,他们丰富了外语教师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措施。(1)科学研究教学观要求教师应该:理解通过某项研究得出的学习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或结论制定教学任务和活动标准;根据该标准,对任务活动中的学生表现进行见空,确保取得理想的结果。(2)理论哲学教学观(与基于价值的思路)要求教师应该理解某系列教学行为所依据的理论和原理;根据该理论或原理选择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任务;监控教学确保教学与理论或原则保持一致;理解对某系列教学行为起支撑作用的价值和信念;选择与该价值或信念一致的教育手段(技巧、程序);监控教育手段的实施过程确保该价值或信念一直在被奉行。(3)艺术工艺教学观要求教师应该把每个教学情境都看做是独一无二的;辨别出每个情景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尝试各种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和教学技巧;对在该情境中对学生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价;经过多次反复,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的路子,以应对各种情境提出的独特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教学观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整合体系,同时,它也不能脱离实施该教学方法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等重要因素。
  总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仍然是教师质量问题。21 世纪,随着我国入世后的形势对高等教育人才标准的需求,随着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如何教如何学,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培训,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自我发展等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在众多问题中,大学英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4]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5]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 (1).
  [6]刘道义,袭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
  [7]吴宗杰.从IATEFL年会看英语教学走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8]Duarte I.B.Review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TESOL Quarterly,1998(32):617-623.
  [9]Freeman D & Richards J.C.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0]Richards J.C & Nunan D(Eds.).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Schulz R A.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MLJ perspectives-1916-
  1999[J].MLJ,2000(84):496-523.
  [12]Wallace M 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Freeman D & Richards J C(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颁布的3项固有生物降解标准测试方法中,改进的MITI(Ⅱ)(OECD 302C)方法因适用于难溶、
[摘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师范院校应对职业教育所需师资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电子类专业可利用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资源,打破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搭建双师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平台,其中图书资料建设是“双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图书资料 双师型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雪琼(1966- ),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图书资料员,馆员,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农村有线电视接入网的设计指导思想和成本控制方法,提出农村有线电视接入网的设计原则,给出基本的设计模型。
综述水果型甜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指出选择良种、设施育苗、轮作、合理施肥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是水果型甜玉米无公害栽培的技术关键。
从现有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发展以及局限性出发,介绍ST Microelectronics公司新近推出的适合于交互式数字电视应用的ST40GX1和STi5514芯片的功能特点以及接口,提出将二者相
为确定青霉素G钾(penicillin G potassium,PG)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和降解动力学,选择灭菌与未灭菌、施肥与未施肥蔬菜地土壤作为基质,研究了PG在不同基质中的降解曲线,并拟合了
许多中小型电视台在前期节目制作上都采用单机制作模式,如新闻部、专题部、广告、栏目等,各部门都有独立的制作场地和设备,单独完成某项工作。考虑到各种带源问题,每套系统都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