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课题选择四结合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88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把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之中。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的课堂设计是: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并提出设想。其中有的学生回答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后来回答的学生,由于受到前面同学提示、启发,答案比较完整。其次,我让学生分组制定实验计划,收集证据,来自我验证猜想。通过实验,他们自然而然地对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最后,我再让学生们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来分析上述实验中的现象。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探究式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根据研究课题开展实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要引导学生尽量选择具有化学知识迁移和开发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探究。具体来讲,选择课题要注意四结合:
  1、结合化学教学。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化学实验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化学实验的研究探索更是永无止境。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实验室制取CO2原料的选择”这一实验课中,我准备了若干种可制取CO2的原料,首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其次交流设计思路,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2、结合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探讨铁生锈的条件,一方面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器,设计了使铁锈蚀的不同条件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到社会上开展实地调查,使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3、结合当地生产。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实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探索创新能力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例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当地水的资源、利用、水患、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污染较重的河流,测定水的pH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结合化学课外活动。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的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如自制氢气充气球、烧不坏的手帕的奥妙、滴水点火原理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性活动也是实验探索,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根据要研究的课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审定后再进行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将重新设计实验方案,直至取得成功。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式学习,除了注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方面的因素,还必须注重安全,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位进行课题研究的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一段话:“探究式学习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们几个人到处查资料、请教人,连续几个星期都在思考、讨论、修改、完善计划,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需要的资料时,欣喜万分;当实验失败的时候,我们都很伤心;当我们写完研究报告的时候,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看,这可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责任编辑杨博
其他文献
<正>目的:建立感冒颗粒的质量检测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测定大黄素、大黄酚样用氯仿提取: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填充剂:十
<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接续努力奋斗的嘹亮号角。面向新时代,着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使命,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陈醉云先生的《乡下人家》,通过空间、季节和时间的交替描写,展现了“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的田园风情。在教学中,我从增强学生主动性入手,以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引起共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乡下人家》所在单元组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深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土地转移到城镇。农民的转移在造就了城镇的同时也减少了农村的劳动力总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总体
科学合理地分析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和起点。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对我国沿海11个沿海省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辽宁省的
二级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二级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