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以西释中”的得失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若愚,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获得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则长期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这种从中国到西方的人生经历,为他成为学贯中西的汉学家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著有《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等8部著作和50多篇学术论文。在文学理论方面,刘若愚以西方文论体系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给予结构性整合,形成了一套中西合璧式的比较诗学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重视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今天,如何遵循口语教学的原则并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使其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水平现状的分析,结合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口语教学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和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两山”理论是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在社会转型时期,和谐社区的建设与机制运行,存在许多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以扬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公共物品理论、集体行动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后发现,和谐社区
用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各种钢纤维含量的高强钢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抗侵彻性能的异同之处.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高含量钢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相比,具有良好的抗侵彻性能.这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