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槐果碱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疗效及其对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均分为健康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健康组每日予0.9% NaCl溶液灌胃12周,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大鼠予乙醇灌胃造模12周,预防组同时注射槐果碱20 mg·kg-1·d-1共12周,治疗组第5周起连续8周注射槐果碱20 mg·kg1·d-1.评价肝组织学病变,检测ALT、AST、碱性磷酸酶(AKP)、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NF-α、IL-6和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法),等级资料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结果 治疗组和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肝脏脂肪变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改善,ALT[(41.40±10.53)U/L和(40.75±6.94)U/L比(58.37±5.35)U/L]、AST[(121.60±16.24)U/L和(109.50±9.23)U/L比(156.63±32.47)U/L]、AKP[(114.88±40.37) U/L和(112.60±44.34) U/L比(161.75±28.95)U/L]、TC[(4.19±0.99)mmol/L和(2.69±1.35)mmol/L比(4.50±0.99)mmol/L]、TG[(1.48±0.28)mmol/L和(1.43±0.19) mmol/L比(1.67±0.20)mmol/L]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NF-α、IL-6、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健康组、预防组、治疗组明显增高.槐果碱干预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RNA:1.36±0.08,1.16±0.05;蛋白:(3.38±0.82)%,(1.74±0.65)%]、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RNA:1.51±0.05,1.39±0.02;蛋白:(5.89±0.96)%,(4.26±0.53)%]、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RNA:1.39±0.04,1.37±0.02;蛋白:(4.27±0.97)%,(2.11±0.83)%]较模型组[mRNA:1.81±0.16,1.95±0.13,1.84±0.22;蛋白:(5.82±1.21)%,(7.63±1.03)%,(5.33±1.1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槐果碱能明显减轻乙醇导致的大鼠肝损伤,改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性反应程度,可能与其下调ALD大鼠肝组织TNF-α、IL-6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槐果碱对大鼠酒精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
【摘 要】
:
目的 探讨槐果碱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疗效及其对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均分为健康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健康组每日予0.9% NaCl溶液灌胃12周,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大鼠予乙醇灌胃造模12周,预防组同时注射槐果碱20 mg·kg-1·d-1共12周,治疗组第5周起连续8周注射槐果碱20 mg·kg1·d-1.评价肝
【机 构】
:
20130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南汇分院消化科,20130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南汇分院消化科,20130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南汇分院病理科,20130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3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锌指蛋白数量大,功能广,与多种人类肿瘤相关。最近研究发现,锌指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新近发现的几种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锌指蛋白作简要综述。
患者女,77岁,因腹胀和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腹围增加,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易怒、出汗,体质量减轻约4 kg.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改变、呕血、黑便、鼻出血、胸闷、夜尿增多、泡沫尿、发热、盗汗.既往无肝炎、饮酒、手术史.体格检查示腹膨隆,脾下缘位于左肋下5指,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 10.7×109/L,Hb 78 g/L,平均红
期刊
IL-17主要由Th17分泌[1],其与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均为重要的促炎因子.本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IL-17、IL-6、TGF-β1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以此了解三者在胃溃疡中发挥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胃溃疡患者61例,其中男49例,女
期刊
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CER)是指在真实临床情况下,对于不同干预措施和干预策略(包括药物、手术或其他诊疗方法)在预防、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控方面的利与弊进行比较,对实效资料进行系统评价和整合,总结证据以供使用.CER解决了患者、临床医师和其他决策者所表达的需求,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哪些干预措施对改善健康结局最有效,从而协助消费者、医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基础,教师应当重视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式与技巧,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语文学习成效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学生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使其自发展开思考与探究,为其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了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旨在呼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摒弃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手段,进一步革新与探究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与技巧,
大蒜油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蒜辣素能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诱导凋亡、促进分化,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 receptor,VEGFR)的表达在恶性肿瘤血管和淋巴管新生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VEGF及其受体表达是目前抑制肿瘤研究的热点.本实验旨在研究大蒜油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凋
期刊
患者男,43岁,因突发腹痛、呕吐、便血3d入院.患者于3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阵发性脐周绞痛,无腰背部放射痛,弯腰屈膝位或腹部按压时不适有所减轻.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稀水样便,色黄,第2天解黑便,约200 g,伴有暗红色血液.外院腹部X线摄片:下腹部肠管积气扩张,未见液平及膈下游离气体影,左膈面抬高.胸部CT:左侧胸腔积液,可见脏器组织进入胸腔(图1).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年前高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就语文教育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受文化因素、语言环境因素、师资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在汉语学习中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汉语教育者必须从小学开始,立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发展,充分探究少数民族语文学习的困难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推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成长,为民族融合提供语言基础。本文将以部编版小学语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15d入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98×1012/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203×109/L.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2.0 cm×1.5 cm大小的黏膜隆起,黏膜表面粗糙。
期刊
患者男,58岁,头昏乏力7d于2011年3月26日人院.血Hb 53.1 g/L,AFP 667.9 μ g/L.腹部CT示胃癌伴小网膜囊内淋巴结转移.胃镜(图1)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示胃腺癌,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见贲门及胃体中上部小弯侧有约4.5 cm×5.5 cm肿瘤,侵及浆膜层,胃周散在肿大淋巴结,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融合成团块.术后病理示肝样腺癌(图2),侵及全层,累及神经纤维,脉管见癌栓,AF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