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番薯又被称为红薯,其不光被作为主食,且还能被加工成其他副食,营养价值高。再加上,红薯对其生长的土壤没有特殊要求,因而,其种植面积就会大面积被扩大,也正是因为这一条件,才加重了病虫害的生成。这就有必要对红薯的防治技术引起重视。以下主要是对番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展开探讨,并同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番薯;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研究;阐述
红薯病虫害现象时有发生,它的出现不光降低了红薯的产量,却还会给农户的经济收益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为真正提高番薯的质量和产量,就有必要对其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此外,因为红薯是短日照农作物,其耐旱性极强,因而,只需在防治阶段结合其生长特性就能这一问题,为从根本提高番薯的产量。
1红薯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1.1黑斑病
黑斑病主要出现在红薯的育苗时期,一旦番薯苗的苗床出现病肥,就会产生黑斑病。尤其是红薯的茎部,是病发的常见部位。在初期时,红薯的茎部就会出现椭圆形斑点,等过一段时间后,病斑就会扩大,且还会出现黑色粉状物。等到番薯生长到一定阶段,带病的红薯其根部就会被腐烂,严重的话,基部的叶子还会变黄乃至脱落。而红薯之前发病的位置也会随时间的推移,其颜色也会由黑色变成褐色。所以,必须要合理运用防治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种,农业防治。所谓农业防治就是在红薯的种植时期,选取优良的品种,也就是抵抗能力强的种子,比如,皖薯1号或者2号。这样一来,不光能提高番薯的产量,同时,还能提高其质量。第二种,药物防治。农户可选取甲基托布津的一半,然后再添加多菌灵,就可对红薯进行喷洒,防止出现病虫害。第三种,物理防治。在培育红薯苗期间,农户可提前选红薯块,但前提是该红薯块必须是没有病的。等红薯块在温度为50-55摄氏度的水中浸泡将近12分钟以后,就能进行培育。
1.2疫病
疫病顾名思义是一种病害,且大多出现在雨季,特别是温度高的环境下,红薯更容易出现疫病。在番薯发病时期,其叶子就会从最初的绿颜色转变为绿褐色,而且叶子的形状大多为小孔。随着病症的日益严重化,红薯的叶子甚至还会出现枯萎。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药剂治疗。比如,农户可以选取敌克松500,并同时按照1:110的比例来调配药剂。不过,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当喷洒药剂时,最好是在晚上,或者阴天的时候,防止太阳光的照射。除此之外,还应在红薯发病期间,用森锰的锌来代替,这样一来,就能阻止疫病的进一步传播。但因为该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不适合面积较广的农田。
1.3薯瘟病
以免红薯出现瘟病,就必须要选用没有病症的红薯苗,紧接着,实施水轮旱作,防止瘟病进一步蔓延。而在高温季节,就应在温度高时,进行灌溉和施肥。当然,必须合理用水,科学进行灌溉,为保持土壤的湿度。最后,还必须科学施肥,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切记坚决不允许只使用一种肥料。
1.4薯疮痂病
在红薯发病初期,就应及时应用以下药剂,比如多菌灵,实际用量为150克,托布津实际用量為110克,水喷雾大约为70克,以及石硫合剂65克等。
2红薯虫害种类及防治对策
2.1象鼻虫
象鼻虫也被称为蚁象,其危害性非常大,几乎可算作是毁灭性。它的出现不仅能降低红薯的产量,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绝收的现象。象鼻虫主要是咬食红薯的藤蔓,而且被其咬过的地方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更有甚者,整株红薯都有可能会死掉,连牲畜都不能食用。这是因为该种病虫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有必要进行防治。其一,水旱轮作。所谓水旱轮作,是在在同一块地上,有目的、顺序的种植不一样的农作物,同时,也是也被称为复种,是一种生物防治措施。如此一来,不仅能降低虫害出现的几率,且还有利于种植的红薯更好的吸收营养。其二,灌溉。由于旱地是虫害出现的主要场所,故农民可用灌溉的方法来消除害虫,并定期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就能将害虫埋在地底下;其三,药物防治。在红薯播种之前,就应事先将番薯藤的基部全部浸泡在乐果中,时间只需2分钟即可,紧接着就可进行播种,等过大约一周以后,就可用敌百虫来进行喷洒。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红薯的产量。
2.2斜纹夜蛾
当然,还有卷叶虫,其也是常见害虫之一。而斜纹夜蛾,其作为暴食性害虫,其对红薯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斜纹夜蛾在幼虫时期,其主要是咬食红薯的叶子或者叶肉;而等到成虫以后,就会将红薯的叶子全部咬食完,进入暴食时期。其中,卷叶虫主要是咬食红薯的叶肉,直到叶肉的成分被全部吸取完,最终,整株番薯的叶子就会变黄,其产量只會下降。所以,必须要进行防治,通常情况,农民都会采取以下方法:(1)生物防治。主要是依照达尔文的食物链理念来进行的。首先,农民可在旱地放害虫的天敌,就比如,斜纹夜蛾的天敌就是茧蜂或者广发腿蜂,这样一来,不光能保护红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薯的产量。这是因为该种方法给红薯以后的生长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2)物理防治。众所周知,因为大多数的害虫都非常光,所以,就可利用这一特性,在旱地的周围放置发射紫外线的装备,等害虫都集中到一起时,就可漏网将其抓起来,一把火将其烧掉。虽然,该种方法的实用性非常强,但却不适合个体采用,这是因为紫外线的成本太高。(3)农业防治。在红薯的播种时期,就应选取那些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为提高红薯的产量。当一株红薯被害虫咬食过,就应立即将其部位除掉,以免影响其他部位。(4)药物防治。当红薯苗长到一定时间,就可用敌百虫来进行喷洒。但因为斜纹夜蛾的抗药性比较强,所以,还必须再一次喷洒敌百虫,以免其繁殖。
3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高番薯的产量,就必须要对其防治技术引起重视,同时,还应对其运用措施展开研究。这是因为红薯的病虫害种类非常多,且一种害虫都有其不一样的特征。这就要求,农民在对番薯进行防治时,就应事先了解其特性,并积极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提高红薯的质量与产量,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锦瀛. 浅析番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及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2):57. [2017-08-29].
[2]吴春莲,吴卓生,冯顺洪,沈泽超,谢家声,赖嘉鹏. 番薯栽培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J]. 江西农业,2017(11):16+19. [2017-08-29].
[3]李南德. 紫心番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2016,10(01):27-28.
关键词:番薯;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研究;阐述
红薯病虫害现象时有发生,它的出现不光降低了红薯的产量,却还会给农户的经济收益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为真正提高番薯的质量和产量,就有必要对其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此外,因为红薯是短日照农作物,其耐旱性极强,因而,只需在防治阶段结合其生长特性就能这一问题,为从根本提高番薯的产量。
1红薯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1.1黑斑病
黑斑病主要出现在红薯的育苗时期,一旦番薯苗的苗床出现病肥,就会产生黑斑病。尤其是红薯的茎部,是病发的常见部位。在初期时,红薯的茎部就会出现椭圆形斑点,等过一段时间后,病斑就会扩大,且还会出现黑色粉状物。等到番薯生长到一定阶段,带病的红薯其根部就会被腐烂,严重的话,基部的叶子还会变黄乃至脱落。而红薯之前发病的位置也会随时间的推移,其颜色也会由黑色变成褐色。所以,必须要合理运用防治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种,农业防治。所谓农业防治就是在红薯的种植时期,选取优良的品种,也就是抵抗能力强的种子,比如,皖薯1号或者2号。这样一来,不光能提高番薯的产量,同时,还能提高其质量。第二种,药物防治。农户可选取甲基托布津的一半,然后再添加多菌灵,就可对红薯进行喷洒,防止出现病虫害。第三种,物理防治。在培育红薯苗期间,农户可提前选红薯块,但前提是该红薯块必须是没有病的。等红薯块在温度为50-55摄氏度的水中浸泡将近12分钟以后,就能进行培育。
1.2疫病
疫病顾名思义是一种病害,且大多出现在雨季,特别是温度高的环境下,红薯更容易出现疫病。在番薯发病时期,其叶子就会从最初的绿颜色转变为绿褐色,而且叶子的形状大多为小孔。随着病症的日益严重化,红薯的叶子甚至还会出现枯萎。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药剂治疗。比如,农户可以选取敌克松500,并同时按照1:110的比例来调配药剂。不过,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当喷洒药剂时,最好是在晚上,或者阴天的时候,防止太阳光的照射。除此之外,还应在红薯发病期间,用森锰的锌来代替,这样一来,就能阻止疫病的进一步传播。但因为该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不适合面积较广的农田。
1.3薯瘟病
以免红薯出现瘟病,就必须要选用没有病症的红薯苗,紧接着,实施水轮旱作,防止瘟病进一步蔓延。而在高温季节,就应在温度高时,进行灌溉和施肥。当然,必须合理用水,科学进行灌溉,为保持土壤的湿度。最后,还必须科学施肥,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切记坚决不允许只使用一种肥料。
1.4薯疮痂病
在红薯发病初期,就应及时应用以下药剂,比如多菌灵,实际用量为150克,托布津实际用量為110克,水喷雾大约为70克,以及石硫合剂65克等。
2红薯虫害种类及防治对策
2.1象鼻虫
象鼻虫也被称为蚁象,其危害性非常大,几乎可算作是毁灭性。它的出现不仅能降低红薯的产量,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绝收的现象。象鼻虫主要是咬食红薯的藤蔓,而且被其咬过的地方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更有甚者,整株红薯都有可能会死掉,连牲畜都不能食用。这是因为该种病虫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有必要进行防治。其一,水旱轮作。所谓水旱轮作,是在在同一块地上,有目的、顺序的种植不一样的农作物,同时,也是也被称为复种,是一种生物防治措施。如此一来,不仅能降低虫害出现的几率,且还有利于种植的红薯更好的吸收营养。其二,灌溉。由于旱地是虫害出现的主要场所,故农民可用灌溉的方法来消除害虫,并定期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就能将害虫埋在地底下;其三,药物防治。在红薯播种之前,就应事先将番薯藤的基部全部浸泡在乐果中,时间只需2分钟即可,紧接着就可进行播种,等过大约一周以后,就可用敌百虫来进行喷洒。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红薯的产量。
2.2斜纹夜蛾
当然,还有卷叶虫,其也是常见害虫之一。而斜纹夜蛾,其作为暴食性害虫,其对红薯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斜纹夜蛾在幼虫时期,其主要是咬食红薯的叶子或者叶肉;而等到成虫以后,就会将红薯的叶子全部咬食完,进入暴食时期。其中,卷叶虫主要是咬食红薯的叶肉,直到叶肉的成分被全部吸取完,最终,整株番薯的叶子就会变黄,其产量只會下降。所以,必须要进行防治,通常情况,农民都会采取以下方法:(1)生物防治。主要是依照达尔文的食物链理念来进行的。首先,农民可在旱地放害虫的天敌,就比如,斜纹夜蛾的天敌就是茧蜂或者广发腿蜂,这样一来,不光能保护红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薯的产量。这是因为该种方法给红薯以后的生长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2)物理防治。众所周知,因为大多数的害虫都非常光,所以,就可利用这一特性,在旱地的周围放置发射紫外线的装备,等害虫都集中到一起时,就可漏网将其抓起来,一把火将其烧掉。虽然,该种方法的实用性非常强,但却不适合个体采用,这是因为紫外线的成本太高。(3)农业防治。在红薯的播种时期,就应选取那些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为提高红薯的产量。当一株红薯被害虫咬食过,就应立即将其部位除掉,以免影响其他部位。(4)药物防治。当红薯苗长到一定时间,就可用敌百虫来进行喷洒。但因为斜纹夜蛾的抗药性比较强,所以,还必须再一次喷洒敌百虫,以免其繁殖。
3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高番薯的产量,就必须要对其防治技术引起重视,同时,还应对其运用措施展开研究。这是因为红薯的病虫害种类非常多,且一种害虫都有其不一样的特征。这就要求,农民在对番薯进行防治时,就应事先了解其特性,并积极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提高红薯的质量与产量,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锦瀛. 浅析番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及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2):57. [2017-08-29].
[2]吴春莲,吴卓生,冯顺洪,沈泽超,谢家声,赖嘉鹏. 番薯栽培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J]. 江西农业,2017(11):16+19. [2017-08-29].
[3]李南德. 紫心番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2016,10(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