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校使用新媒体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既是学习的工具,也是一种交流方式。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调研法、调查法、分析法等对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本篇论文的探究目的在于指出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面临的误区,解决学生在网络交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通过对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的分析,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新媒体使用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新媒体;使用现状;对策
  一、 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已经达到6.49亿,普及率达到了47.9%,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 85.8%。而新媒体伴随着网络飞速发展,正悄然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低头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倾向于电子书,贴吧、朋友圈、微博等发展火爆。
  二、 新媒体使用的利与弊
  新媒体的特点:1. 它满足了现代人对碎片时间的利用需求。现在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十分快,人们仅剩的时间被分割得十分破碎,而新媒体的出现正好弥补这些零碎的空闲时间。2. 互动表达方式不再受诸多因素限制,尤其是不再受到時空限制,这使得新媒体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娱乐与获取信息的需求。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和互动性强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显著性特点。3. 新媒体体现出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选择权更强,新兴的各种新媒体使人们有了多种多样选择权和更完整的细分市场。
  弊端:1. 疏远了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漠然。许多大学生接触外界就是利用新媒体等媒介,在现实中人际交往上有所缺失,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就像两个人。2. 动摇了传统价值观,使传统思想面临新思潮的蛊惑。新媒体新思想,一方面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现在大学生越来越相信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而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3. 过分追求个性化,刺激校园消费的非理性攀比。
  三、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沉溺网络世界无法自拔。新媒体依托网络发展,大学生沉溺于聊天交友及网络游戏等娱乐性活动。调查显示,32.6%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进行交友聊天或玩网络游戏,完全没有学习概念,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而一大部分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浏览贴吧、BBS,进行交流互动,极大地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展,影响上课环境。因此,现在全国很多高校都会在上课前收走学生的手机,下课再统一发放。虽然个人并不赞同用这种方式控制学生,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帮助学生自我控制的方式。
  (2)对学习内容缺乏主动分析能力,网络信息盲目接受。因为互动性强和传播性强的优势以及监管不严等局限性的影响,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内容丰富多彩,到处都充斥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不良思想也肆意横行,这就要求我们在获取海量资源的同时学会思考,要善于对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去伪存真。
  (3)分散精力,降低效率。网络世界诱惑力太大,大学生普遍经不起诱惑。原本计划好的事情在网络诱惑下一拖再拖,不能按时完成。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起床第一件事做什么,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会选择看手机。聊QQ、刷微博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睡觉前、起床前、吃饭时,不刷会儿微博,看会儿朋友圈总会觉得少点什么。时间就在刷微博、浏览朋友圈的时候流失了,而我们还不知不觉,造成了时间的严重浪费。
  四、 提升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能力的对策分析
  我认为提升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能力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新媒体既是大学生了解外界的主要通道,也是学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场所。在网络世界,信息量大,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涵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思考方式和主观行为。这就需要高校加大网上思想政治的教育力度,整合大学思想教育网站资源,并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平台,因为它既可以是虚假信息滋生的场地,也可以是成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桥头堡。
  (2)提高校园网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健康的网络环境育人
  在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同时,利用好校园网局限这一特点,当好进入校园网络的第一道防火墙,不仅要让他们参加相关的网上活动,还应让他们参与网络的日常管理,并在网络活动与管理中坚持诚信、公平、无害等发展原则,逐渐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网络道德。
  (3)加强对学习者自我素养的培育,提升学习者的自控能力
  学生学习单靠老师的约束力是远远不够的,古语就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种说法。老师所起的仅仅是引导的作用,真正去学习还要看个人的自觉性。尤其是在各种信息泛滥的今天,学习者的自控能力至关重要,能够达到自我控制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4)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市场秩序
  如今新媒体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时候缺乏合理的监管制度,才导致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应该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健全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监管,加强群众监督,净化网络环境。
  五、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有利有弊,在加速信息的传播,加强互动性的同时,学习者往往不能够做到自我克制,甚至不能明确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导致网络沉溺现象,网络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而转变为娱乐的场所。并且大多数学生对新媒体传播信息不加思考、盲目照搬,使新媒体促进信息加速传播的优越性丧失。在面对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时,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越性,而避免在各种泛滥的信息里丧失自我。应该把新媒体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不能沉迷其中、丧失自我,让自己与整个现实社会脱轨。合理利用新媒体为自身学习提供便利,让自己的学习生活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马武宏.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及对策探索——基于云南民族大学的调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7):113-114.
  [2]张银爽.9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人人网和微博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49-50.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体验问卷是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调查问卷。参考其2010年的问卷,并根据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特点,设计出本次调查的问卷。采用调查获得的数据,验证了本次调查的效度和信度,再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商务英语视听说的课程质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为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体验;调查;分析  一、 研究背景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
摘 要:目的:探讨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黄酮、总皂苷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 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组 分心木治疗A组 B组。结果: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皂苷治疗A组、B组与再灌注组相对比,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明显增高,A组与B组相比,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讨论:提示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皂苷可通过某种机制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内源性
摘要:本文通过我参与我校2015、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并取得全国二等奖的一些感触和收获进行总结。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建模竞赛这一学生课外技能竞赛活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的老师们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探索——我系成立了“数学建模”学生社团,使得除数学教育专业外的同学了解并参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学生社团由我系老师担当辅导老师并定期定时为学生进行辅导。  关键词:数学建模;社团;集训;辅
摘 要:“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引导学生有效联系新旧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数学;先行组织者;教学应用  在中职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征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一定程度上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新课标在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的具体体现以及新教材中写作内容特点的分析,由此得出新版教材编写理念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新教材;写作指导;内容特点  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理念,提供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资源,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是依据2011版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本文从新版教材的写作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一领域也开始革新,就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在传媒这一行业里也掀起了一场新媒体与老媒体之间的革新、融合,使得新媒介老媒介在信息的采集方面,出现了内容、组织、渠道和终端的相互融合的新变化,不同的板块、不同的媒介之间的边界日渐变得模糊。这一切的变化都在逐渐地改變着传媒行业间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涵;传媒行业;影响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在“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下,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离不开明确的目标导学,这其中就包含了精彩的导出课题。下面本人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来谈谈在“五学”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目标导学”中如何导出课题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思想品德;目标导学;运用  近几年,“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县深入展开,“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自主探学、
摘要:法律意识是塑造青少年人格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于高中生学情分析,依托“三贴近”原则,从生活中发现规则,培养学生的辨别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围绕周围的规则,拓展延伸到法律层面,结合教材探寻法律,凝结学生的法律意识,实现现代公民的塑造。  关键词:法律意识;生活;规则;思维空间  法律意识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
摘要:高考作文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大,也最能彰显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但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应探究写作技巧,同样也可以为高考作文增添许多光彩。其中有新意的作文开头就是一项重要的写作技法,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高考作文;开头写作;高中语文  在作文写作中有一个说法就是“凤头豹尾”,意思就是在写作文中要着重去写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读者在读文章时
摘要:日本近海发生的九级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危机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透过此次自然灾害,引发了笔者对有关科学两面性的教学思考。实施科学两面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滲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强震;人文;科学两面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了九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以及核危机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阿西莫夫说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