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人们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民俗摄影,主要就是拍摄民间的文化生活,是一种纪实类的摄影,这种摄影,不仅具有记录摄影的功能,还有艺术摄影的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话,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对那些快要消亡的传统文化,进行相应的重视。本文对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希望发挥摄影的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记录性的保护。
  关键词:民俗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民俗可以将生活当中的一些文化,深刻地反映出来,而民俗摄影的话,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民俗摄影,可以真实地将民间的文化,进行有效地记录,另外,通过摄影的方式,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让人们对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应的重视,并且通过合理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从而让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其优势,不断地丰富我国的历史文化财富。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以及民俗摄影对其作用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那些被群体,或者是个人视作文化遗产的,一系列的实践,还有表演,以及表现的形式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各个地区当中,因为地域的不同,都会有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不光是不同民族的智慧结晶,更是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对生活中文化的积累,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以及人民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机构,也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制定了相关的保护规定。
  (二)民俗摄影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会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保护,民俗摄影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且该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民俗摄影,属于一种摄影的门类,所出现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这种摄影方式,主要还是对民俗风情,进行相应的记录,摄影师必须要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摄影,说得直白一点,民俗摄影就是把民俗文化,通过图像的形式,进行一种再现。从事民俗摄影的摄影师,需要在生活当中,去挖掘各种各样的素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素材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通过民俗摄影的方式,可以把民俗文化当中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记录,有效地进行抢救,可以说,民俗摄影非常简单,而且快捷,摄影师借助一部相机,就能够把一些重要的时刻记录下来,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见证。所以说,民俗摄影,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俗摄影师,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的时候,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摄影技巧,从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记录下来。相比较文字来说,影像在表现的形式上,会更加地直观,在传播文化的时候,也会具有更大的作用。因此,民俗摄影师,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注重拍摄的质量,从而给人们呈现出更佳的作品。
  二、民俗摄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点
  (一)明确摄影的主题内容
  在进行民俗摄影工作的时候,摄影师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摄影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人民的创造,也需要由人们来进行传承还有发展的,所以,民俗摄影师,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拍摄的主题,必须要和相关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拍摄的主题,有效地进行明确,这样的话,才能使得摄影的作品,拥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种类,例如,表演艺术,还有礼仪,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节日等。在延平地区,当地有一种蛙崇拜的民俗,民俗摄影师在拍摄该民俗的时候,就得将拍摄的主题,明确为蛙崇拜。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一,是张公的生日,在这天,当地人民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活动,把张公就当做是蛙神,开展游神的活动。所以,民俗摄影师在摄影的时候,需要严格围绕着蛙神这个主题来开展,不能偏离了蛙崇拜这个主题。
  (二)将非物质文化进行真实的记录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所做的记录,具有相应的真实性,假如所做的记录,没有真实性的话,那么这个摄影的记录,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其实是不具备相应的文化价值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虚假的信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比如说,南剑戏,这是延平当地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的重要的戏曲文化财富。在2010年的时候,南平市的人民政府,就把南剑戏列入到了南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保护南剑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也得借助各种手段,将其演唱,还有表演的过程,通过民俗摄影的形式,留取有用的取影像资料,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的记录,就需要在记录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干预活动,如果存在干预的形式,那么这个活动的现场,就没有真实性可言,也就没办法进行抓拍。在进行民俗摄影的时候,如果只是针对同样的一个主题,去展开后续的所有拍摄,那么这种拍摄也会不太真实。民俗摄影师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必须得先了解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历史背景,这样的话,在进行拍摄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去把握节奏。其实,很多的民俗摄影,在进行拍摄的时候,都会进行一定的摆拍,但是,这样的摆拍是否也会失去一点的真实性,其实还是需要进行辩证地看待的。因为,进行相应的导演的话,的确可以呈现出更好的美感,但是,如果摆拍地过度的话,也会使得所拍摄的作品,显露出一种刻意,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那种特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的记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体现出民俗摄影,在拍摄的时候,所具有的端正态度,将那些真实的理念,带入到摄影的过程中,可以让摄影出来的作品,更加具有真实性,从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点
  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上都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民俗摄影师,必须要结合非物质文化的特性,深入地发掘其中的问题,这样的话,才可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把民俗摄影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其实,不管是哪种民俗文化,都会存在相应的规律,所以民俗摄影师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必须要对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充分地了解,这样的话,才能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地区的庙会活动,民俗摄影师在进行拍摄的时候,要把其中的典型瞬间,进行记录,在对照片进行记录的时候,也需要做好归类的工作。对于拍摄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物品,还有人物的装扮,都要向当地的人进行询问,了解这些东西的由来,还有所具有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个民俗活动,进行深入地了解。
  (四)利用文字展开梳理
  利用文字的形式,对摄影的资料,展开梳理,然后按照资料的内容,分别进行归类,还有建档,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发挥出民俗摄影的巨大价值。对于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摄影都是在反映人民的生活,还有成长,以及相关的经历等,因为地域的差异,还有民族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共性。我国地大物博,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民族中,因为地理气候的影响,还有历史文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生,还有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利用民俗摄影的方式,把那些具有一定的共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在一个类型中,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还有推广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方便,另外,进行合理的归类,民俗摄影师,在进行查询,还有使用这些资料的时候,也可以更加迅速,对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结语
  民俗摄影,指的是通过摄影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文化形式相比的话,民俗摄影,汇聚于更加直观的表现力。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民俗摄影,也会成为一种历史变迁的见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就得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德育目标,科学、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他们在该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实现全面发展。针对此,笔者在本文对德育教育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当前“立德树人”背景下,各所中学校都将德育当作为班级管理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也是教育管理的攻关阶段。教学管理主要是对学校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够激发教师的潜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确保整体管理观念的有效深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要落到实处,才能取得更好地
摘 要:受传统美术教育概念的影响,很多幼儿园教师缺乏新的艺术概念,对幼儿美术教育仍然存在很多误解。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实用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美术教育期间,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艺术兴趣,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和活动时间,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开发想象力。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和创造的综合艺术能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策略;教学  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作文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显著特点,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将学到的表達手法和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指导学生把在文本阅读、拓展阅读中学到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能,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只有将读与写联系起来,“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才
摘要: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嫡出的唯一的皇位继承人,紧接着在当年接受其父的禅让,是为唐太宗。李世民采用非正常的手段谋得皇位,不仅不符合儒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礼制,而且还背上了不忠不孝的骂名。为了彰显李世民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维护李唐皇室的形象并将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推行下去,李世民君臣通过一系列手段,塑造了一个英明神武,忠孝两全的唐太宗形象。本文试图从李世民篡改国史等史料出发,论述在唐前期儒家影响式微的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结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彰显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及优势。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地发挥个人的特长及优势,通过合理分工来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数学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学科的学习难度偏高,对学生个人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及考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由分组,在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了教学工具,改变了教学环境,也势必会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习惯、质量等等。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方便快捷。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使实验更直观,效果更明显。在某些演示实验时,坐在后面的同学常常看不清教师是怎样演示的,特别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重任。然而,小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和主动性,使得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兴趣刺激和方法改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小学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和逻辑性,也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时感到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下面就如何培养小
摘 要:农村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关系着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基于对目前农村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要想促进农村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方面,要为农村教师营造专业化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优良的学习资源,更多地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备课、说课、讲课、反思和教评各个环节的重视,结合一带一帮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帮助其更快成长。  
摘 要: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基础知识扎不扎实要看老师的教学质量怎么样,学生愿不愿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师生之间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可以用在各个方面。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