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运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在这个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沉淀了人类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是大众追溯过往、展望未来的场所。然而,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场所中,如何把文物藏品展示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喜欢上博物馆,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最早把展示设计运用到博物馆里的是在自然科学博物馆中,以后逐渐被历史类、民俗类、军事类、纪念类博物馆所采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学等因素对观眾的影响,博物馆设计理念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并融入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场景概念,客观地说明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发展现状、设计特征以及对未来设计的展望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现状
  近年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但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来看还处于低龄化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如在国内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展示设计的教科书,内容大多是笼统的空间、材料、色彩等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很少,实践性的方法也很少,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研究则更是一个真空区。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定义与发展历史
  博物馆展示空间是在固定的环境基础下将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安排在内的构建出具有展示性的场所,这种展示场所也可以称之为展示性空间,它是人们生活的映射,体现了公众所处的某个时间段的行为与审美方式,也是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并且将其与公众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得到美的享受。博物馆展示设计属于室内空间设计的一部分,都是利用空间分割和透视法则,把有限的空间变得丰富而又有层次感,以创造更为立体的空间体验,实现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追求的目标。
  最先把展示设计运用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中的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是与标本结合出现的景观场景,复原动植物的繁衍生长过程,如江西省博物馆的恐龙世界、生态鄱湖展区等,都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设计表现当地的自然风貌。这种设计方式表现手法直观形象,科学真实,受到观展观众的喜爱,后来逐渐被运用到各类博物馆中,如民俗类、历史类、军事类、纪念类博物馆。
  三、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类型和特性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类型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类型有再现式场景、复原型场景、表演式场景、展演式场景、情境演示型场景、景箱式场景、景观式场景等。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特性
  1.展示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其中融入了设计师理性与感性的分析,源于空间场景设计对展示的要求。他的展示性充分表现在对文物藏品直观的表现上,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场景中所展示的主题思想、叙述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空间情趣。
  2.时间性。有人说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没有时间的、静止不动的,只有空间概念。但是,笔者认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空间场景是带有节奏韵律的,整个场景的节奏感都是通过空间风格和所展示的藏品来表达。在这个空间中,设计师统筹了时间、空间两者的关系,考虑观众的审美要求及视觉习惯,将时间、空间、观众三种关系合理糅合,以最好地诠释所展示的文物藏品
  3.叙事性。叙事性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对这个展览主题的一个描述表达。对需要展示的内容,主题设计师一般会通过一个个的场景复原来叙述,通过不同场景的转变来描述不同的故事内容,如江西省博物馆自然馆的“生态鄱湖”展区内就通过不同的场景复原表现了赣鄱大地一年四季的环境特征,加以文字说明,配合音频渲染,达到寓教于乐的表现目的,把原本枯燥的文字内容以轻松、充满趣味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4.艺术性。博物馆展示的对象除了历史考古价值极高外,其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去考究,文物藏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人,同样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品。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怎样把文物身上的文化艺术性表达出来,用何种方式表达,既要理性思考,更要关注观众的心理、情绪等因素,囊括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影像艺术、生态艺术,融入文学、绘画、雕塑,以及当代影音学、光学的技术,不难看出,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说,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场景创作须先整体,后局部,以艺术原则为指导,以文物藏品内含信息为纲领,组合整体与部分,从而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展示空间艺术性原则要求设计师首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和审美意识,其次更要敢于创新,体现自己的创意。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的艺术性不是简单的外墙装饰、孤立的墙面风格组合,应该是一个局部复合整体,形式与主题内容统一构成的场景空间。此外,对于人流量比较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来说,也是有着自身特殊性的,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公共安全问题,如盲道的设置、专门的升降电梯、应急通道等,这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前,就应充分考虑到。
  5.临境性。临境性也可以称之为观众的“沉浸感”。展示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观众是否有沉浸感。沉浸感,简单来说就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优秀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环境可以达到让参观者难以分辨真假的效果,令参观者有强烈的视觉、听觉、触觉冲击,利用VR技术还可以虚拟现实,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中。
  四、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未来展望
  面对当今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对于总被扣上“古董”帽子的博物馆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进行变革创新。首先,要在保证文物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转变观念,更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其次,改变展示设计方式,强调服务第一的原则;第三,在展示设计中利用高新的科技手段,使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更加智能化,实现博物馆数字化,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由静态展示升级为动态展示,告别以往单一、僵化的展览,使设计更加灵活、开放多变。综上所述,创新时代,博物馆展示空设计必须大胆变革创新,首先在展示理念上转变,在展示内容上不断扩充,在展示设计方式利用新技术创新,保持博物馆良性发展的态势。
  五、结论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目标是服务整个展览这个主题,使内容与形式更加统一,达到主题突出,令空间场景更有韵律和节奏感,让观众得到更多审美享受,获得更多的文物藏品的内含知识信息。本文通过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到特征性分析,以及对后期的展示设计的展望,清楚分析了展示设计对于博物馆展览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尊重展示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设计的发展脉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给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的理论与实践教程,但对于场景设计来说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笔者希望通过以上的论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创作理论依据,为设计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此来实现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设计一定要遵循文物安全首位,服务观众第一的理念,技术只能服务于主题,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展示空间,让观众产生共鸣,得到更多的文化信息和文物内含信息目的。
  (江西省博物馆)
其他文献
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等特点,因此,对儿童文学的翻译有较高的要求,儿童文学在翻译中除了遵守其自身的原则外,更要遵循“信达雅”原则,译者节选了马库斯·艾默生(Marcus Emerson)撰写的小说《六年级忍者日记》(Diary of a 6th Grade Ninja),将此作为源语文本进行翻译。在此次翻译实践中遵循严复的“信、达、雅”原则。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
期刊
地球上先有动物而后有了人类,在文学领域,动物意象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动物意象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动物叙事,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大致经历了从边缘动物意象到主体动物意象的转向过程。  动物题材一直是儿童文学领域的主要表现对象,儿童作家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他的小说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普遍欢迎。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描写小动物的优秀小说,动物叙事占领一席之地,
期刊
宫廷历史剧在国内可谓是人人喜爱,夹杂在中间的勾心斗角令人揪心,令观众欲罢不能。近年来,研究宫廷历史剧的学者逐渐增加。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宫廷历史剧盛行的原因。  自发明电视机以来,中国的古装剧可谓百花齐放,各种题材的古装剧争相斗艳,除了玄幻、神话、武侠之外,宏伟高大的宫廷下发生的各种故事更是在电视荧屏上独占鳌头。即使有韩剧冲击,宫廷历史剧依然能“傲视群雄”,这与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有密切关系。城墙内
期刊
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相结合是一道常见的技术性难题,其难点主要为两者的“属性不一”,这种“属性”上的不一致体现在两个层面:文化层面和技术层面。要切实解决此难题,需从问题本源以及两者共同点入手,通过多方面的调研、参考案例以及假设,研究致使这一最大难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并着力解决。本课题(阶段性试验)之最大难题在于实现原材料和技术的突破。通过对原材料的分析与鉴别,选择了最优方案(材料选择),通过对现代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被中央提到重要议程。本文首先梳理古今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指出其现代价值,然后通过分析小说《狼图腾》里“天人合一”思想揭示的生态危机根源,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树立生态整体观,强调生命价值平等意识;要遵循客观规律和适度原则,以制度和法律维系生态平衡;要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和合作,以缓解资源
期刊
任何人的一辈子都是唯一的,即使重生也一定不会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在大千世界中都曾演绎过一样的角色,如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  那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在一瞬间我们的角色便悄悄地发生了转变。  再读龙应台《目送》,其中的文字有一種像母亲叮咛般的亲和力,又一次让我的眼睛湿润。它是静的,缓的,没有一句重复,反而有着深深的寓意耐人寻味。好像是和一个老友淡淡地说着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她有一双温柔的眼,为人
期刊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伟大戏剧作家关汉卿的力作,剧中窦娥表现出的反抗精神,犹如一只“出头鸟”撕开了封建社会的肮脏面纱。本文首先论述该剧作为一只“出头鸟”“出”在何处,其次分析“出头鸟”被“枪”打中后存在的思想局限,最后试着找出这把“枪”的时代根源,以便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  众所周知,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表现出的同不公命运作斗争的反抗精神,历来被人称赞。在万马齐喑的元代统治时期,无疑是一只惊鸿
期刊
题记:  石榴,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征,正如我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用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形象贴切、寓意深刻,饱含期望、意境深远。这让我想到了火一样的石榴花,她温暖了别人,美丽了风景。  笔者再一次见到阿娜尔古丽·吐尔逊,是2016年阜康市举办第二届“天山之都物阜民康”美食文化节上,在阜康市碧琳城商铺街区的“觉海善缘阁”门面店
期刊
加缪说:“我试图通过鼠疫来表达我们所遭受的窒息以及我们所经历的受威胁和流放的环境。同时,我还想把这种表达推广到总的生存概念上。”柳鸣九对加缪的评价是:“把关注的眼光投向超出肉体与生理痛苦之外的精神人格痛苦。”正如诺贝尔给加缪的颁奖词:“他由一种真诚的道德感所激励,将整个人生奉献于人生最基本的问题之探讨。”《鼠疫》正是一部高度关注人的存在与人性的作品。  一、荒诞的世界阿赫兰  (一)阿赫兰本身  
期刊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通道县以“百里长廊风景风情”著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区偏远,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资金投入有限,宣传力度不够,基础接待设施相对落后,知名度有待提高。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中,虽零散地建立了一些旅游网站等,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网站视觉设计上还欠缺很多。所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本项目立足通道县情对现有通道旅游网站进行视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