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了不起的军工人”致敬

来源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航天日前夕,为宣传钱学森对中国航天做出的重大贡献,向“中国航天之父”致敬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了不起的军工人》系列节目,讲述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为我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的传奇人生。
  在这个节目中,包括邓稼先、于敏、王大珩、彭士禄、王承书、钱骥、任新民等,该系列作品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曾经隐姓埋名、为国献身的军工人,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他们无愧国人心中的“偶像”。比如,邓稼先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为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甘当無名英雄,默默奋斗几十年,病危临终前仍心系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二十八载隐姓埋名,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王大珩研制出“八大件一个汤”的一系列高精仪器和多种光学玻璃,奠定我国光学和仪器事业发展的基础;彭士禄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倾注了他无数心血和汗水;被外界称做“中国的居里夫人”的核物理学家王承书,放弃可能获诺贝尔奖的机会毅然回国,为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30余年,一生无私奉献书写科技报国誓言;默默无闻的大家——我国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钱骥,从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到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飞天,中国航天的一座又一座里程碑背后,都有他的贡献,却“甘当铺路石”; 被航天人亲切地誉为 “总总师”的任新民,从东风一号导弹到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放飞东方红一号卫星到担任载人航天工程首席顾问,曾担任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却说自己“一生只干了一件事”。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军工精神是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起战斗的可贵民族精神。全体军工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军工精神继承好、传承好,把军工事业推向新的辉煌。
  老一辈科学家在国防、军工等领域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要大力弘扬他们的科学家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积蓄力量。
其他文献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月21日正式发布。在我国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份指导2021年乃至“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有何内涵和深意?我国将如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复兴?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央農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时机特殊、意义重大”   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