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校长
引用“闳约深美”
寄语新生
北大为今年的新生举行开学典礼时,校长周其凤引用老校长蔡元培1918年所书的“闳约深美”四个字,勉励新生敢于追求新知,并培养良好学术境界。
据了解,今年北大报到新生共有7682人,其中本科生3164人,研究生4518人。
“深美闳约”出自清人张惠言《词选序》:“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他提倡词要写得“深美闳约”,质实厚重。
1918年春,蔡元培先生书“闳约深美”赠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刘海粟先生请人刻成匾额,将其作为办学思想核心,并对“闳约深美”诠释为:“闳”就是知识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深”就是钻研精神,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
监测称
中国大学生体质状况
继续下滑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不久前在京发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有所改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相比2005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不过,我国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仍在上升,在7至22岁城市男生群体中,肥胖率达13.33%,超重率达14.81%,相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和1.56个百分点。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在继续上升。学生课业负担重,长时间上网、看电视,体力活动、劳动严重不足等,是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近视率继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体质状况有所回升,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仍在下滑。监测结果显示,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至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中小学生,大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不足。此外,目前高校普遍规模较大,也导致学校体育场地显得不够用。
香港学生北上读书者
有增无减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内地将承认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资历,这意味着明年起香港高中毕业生可凭在港成绩免试进入内地高校。此举颇受内地高校欢迎,更有高校表示招收港生将不设上限。
近年来,香港学生北上读书人数有增无减。暨南大学每年有近3000香港学生报考,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0人。目前,该校在校港生近5000人,成为全国港生最多的高等学府。
医学特别是中医药学是港生到内地求学的热门科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负责人表示,中医学在香港很有发展前景,中医药学是港生到内地求学的热门科系,成为很多港生的首选。目前,报读中医药学高层次的港生亦在增多。
中美高校学生“穿越时空”
同堂上课
中国科大首次尝试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授课,经由网络实时传输美国北卡大学与中国科大课堂教学的视、音频,实现两校学生跨地域同堂上课。
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是美国著名的公立高校,其高分子科学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此次两校推出的课程所用教材均是美国北卡大学使用的《聚合反应原理》,课程考核也将采用美国大学考试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双方将各派出5名授课老师,采用全英文教学。其中,北卡大学有两位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亲自参与授课,中国科大也派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世勇等。两所大学的同学不仅能够同时听课、即时提问,两国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还能够在课间进行及时的交流,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同步互动教学。
空军招飞标准
等同预备航天员
被誉为“航天员摇篮”的空军航空大学迎来了1101名新飞行学员。据了解,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标准与选拔预备航天员一样高,程序一样的严格。
目前招飞行员更加看重文化成绩,今年空军招飞工作实现“三个首次”:高中生飞行学员高考成绩首次全部达到二本线以上,其中达到一本线的占34.8%;首次在全军大学生士兵中进行招飞,录取了来自全军12个大单位的31名大学生士兵;大学生飞行学员首次按心理选拔总评成绩择优录取,其中“211”工程高校学生35名。
在体检标准方面,也将以往全部按歼击机标准招飞,细化为歼强机种和轰运直(轰炸、运输、直升)机种两类。此外,将应届高中毕业生、地方大学二本以上的毕业生和二年级学生,以及军队院校本科毕业生,全部纳入招飞生源,开招范围扩大到全国30个省份的300多个地市、 11000余所中学、近700所军地高校,招飞覆盖面和生源基数逐年扩大。
复旦大学酝酿
实现完全自主招生
复旦大学正努力申请,让通过其自主招生预录取的学生免于高考。与当初自主招生改革的步伐相一致,复旦的“去高考化”尝试最有可能率先在上海地区试行。
复旦大学新闻处有关人士表示,复旦大学通过对比发现,与高考录取的学生相比,面试预录取的学生不仅专业成绩突出,而且整体学习成绩都靠前,其平均成绩绩点高出0.23。
“对自主招生预录取的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没什么意义。”上海某部属高校本科招生办主任透露。多所高校都希望不看高考成绩,按照各校自己的标准来选拔学生。
适宜继续深造的
四大类专业
从同学们的主观意图来看,本科毕业后深造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以提高自身能力、层次为目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业;而以学历和就业为目的的深造,则更适宜选择实用性专业和高新技术类专业。
适宜继续深造的本科专业是相对固定的,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一是以外语、中文、哲学为代表的贯通性学科。同学们除了可继续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可向其他学科发展,成为多科性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合理方向。
二是自然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专业及其分支学科。这些专业的名称里通常都带个“学”字,它们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学科的系统学习。虽然这些专业应用性不强,但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有很多,因此适合毕业后进行更为高深的钻研,考研是这些专业学生的首选。学习自然基础学科的优势在于基础比较扎实,考研不必另起炉灶,即使转学其他专业也比较容易,比如从数学转学经济学,从物理学转学电子等。
三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中的理论研究性专业。比如在经济学类专业中,既有经济学、金融学这样比较宏观的专业,又有税务、保险、财政学这样的实务性专业。选择学习前者,毕业后直接就业可能会缺乏针对性,但这些学科往往知识面广,能为同学们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四是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密切相关的专业。我国先后制定了“863”“973”等一系列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涉及能源、电子、航空航天、生命与遗传等领域,这些领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而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同济大学推出
8个实验区
同济大学今年面向全校新生推出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供自愿选择报名,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可以说是第二次专业选择。
这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分别是:“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报名参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资格基本不受新生原已录取学院、专业的限制。“实验区”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着力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体系的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编辑 蓝 忆)
引用“闳约深美”
寄语新生
北大为今年的新生举行开学典礼时,校长周其凤引用老校长蔡元培1918年所书的“闳约深美”四个字,勉励新生敢于追求新知,并培养良好学术境界。
据了解,今年北大报到新生共有7682人,其中本科生3164人,研究生4518人。
“深美闳约”出自清人张惠言《词选序》:“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他提倡词要写得“深美闳约”,质实厚重。
1918年春,蔡元培先生书“闳约深美”赠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刘海粟先生请人刻成匾额,将其作为办学思想核心,并对“闳约深美”诠释为:“闳”就是知识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深”就是钻研精神,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
监测称
中国大学生体质状况
继续下滑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不久前在京发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有所改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相比2005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不过,我国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仍在上升,在7至22岁城市男生群体中,肥胖率达13.33%,超重率达14.81%,相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和1.56个百分点。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在继续上升。学生课业负担重,长时间上网、看电视,体力活动、劳动严重不足等,是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近视率继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体质状况有所回升,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仍在下滑。监测结果显示,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至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中小学生,大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不足。此外,目前高校普遍规模较大,也导致学校体育场地显得不够用。
香港学生北上读书者
有增无减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内地将承认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资历,这意味着明年起香港高中毕业生可凭在港成绩免试进入内地高校。此举颇受内地高校欢迎,更有高校表示招收港生将不设上限。
近年来,香港学生北上读书人数有增无减。暨南大学每年有近3000香港学生报考,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0人。目前,该校在校港生近5000人,成为全国港生最多的高等学府。
医学特别是中医药学是港生到内地求学的热门科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负责人表示,中医学在香港很有发展前景,中医药学是港生到内地求学的热门科系,成为很多港生的首选。目前,报读中医药学高层次的港生亦在增多。
中美高校学生“穿越时空”
同堂上课
中国科大首次尝试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授课,经由网络实时传输美国北卡大学与中国科大课堂教学的视、音频,实现两校学生跨地域同堂上课。
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是美国著名的公立高校,其高分子科学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此次两校推出的课程所用教材均是美国北卡大学使用的《聚合反应原理》,课程考核也将采用美国大学考试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双方将各派出5名授课老师,采用全英文教学。其中,北卡大学有两位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亲自参与授课,中国科大也派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世勇等。两所大学的同学不仅能够同时听课、即时提问,两国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还能够在课间进行及时的交流,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同步互动教学。
空军招飞标准
等同预备航天员
被誉为“航天员摇篮”的空军航空大学迎来了1101名新飞行学员。据了解,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标准与选拔预备航天员一样高,程序一样的严格。
目前招飞行员更加看重文化成绩,今年空军招飞工作实现“三个首次”:高中生飞行学员高考成绩首次全部达到二本线以上,其中达到一本线的占34.8%;首次在全军大学生士兵中进行招飞,录取了来自全军12个大单位的31名大学生士兵;大学生飞行学员首次按心理选拔总评成绩择优录取,其中“211”工程高校学生35名。
在体检标准方面,也将以往全部按歼击机标准招飞,细化为歼强机种和轰运直(轰炸、运输、直升)机种两类。此外,将应届高中毕业生、地方大学二本以上的毕业生和二年级学生,以及军队院校本科毕业生,全部纳入招飞生源,开招范围扩大到全国30个省份的300多个地市、 11000余所中学、近700所军地高校,招飞覆盖面和生源基数逐年扩大。
复旦大学酝酿
实现完全自主招生
复旦大学正努力申请,让通过其自主招生预录取的学生免于高考。与当初自主招生改革的步伐相一致,复旦的“去高考化”尝试最有可能率先在上海地区试行。
复旦大学新闻处有关人士表示,复旦大学通过对比发现,与高考录取的学生相比,面试预录取的学生不仅专业成绩突出,而且整体学习成绩都靠前,其平均成绩绩点高出0.23。
“对自主招生预录取的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没什么意义。”上海某部属高校本科招生办主任透露。多所高校都希望不看高考成绩,按照各校自己的标准来选拔学生。
适宜继续深造的
四大类专业
从同学们的主观意图来看,本科毕业后深造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以提高自身能力、层次为目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业;而以学历和就业为目的的深造,则更适宜选择实用性专业和高新技术类专业。
适宜继续深造的本科专业是相对固定的,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一是以外语、中文、哲学为代表的贯通性学科。同学们除了可继续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可向其他学科发展,成为多科性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合理方向。
二是自然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专业及其分支学科。这些专业的名称里通常都带个“学”字,它们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学科的系统学习。虽然这些专业应用性不强,但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有很多,因此适合毕业后进行更为高深的钻研,考研是这些专业学生的首选。学习自然基础学科的优势在于基础比较扎实,考研不必另起炉灶,即使转学其他专业也比较容易,比如从数学转学经济学,从物理学转学电子等。
三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中的理论研究性专业。比如在经济学类专业中,既有经济学、金融学这样比较宏观的专业,又有税务、保险、财政学这样的实务性专业。选择学习前者,毕业后直接就业可能会缺乏针对性,但这些学科往往知识面广,能为同学们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四是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密切相关的专业。我国先后制定了“863”“973”等一系列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涉及能源、电子、航空航天、生命与遗传等领域,这些领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而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同济大学推出
8个实验区
同济大学今年面向全校新生推出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供自愿选择报名,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可以说是第二次专业选择。
这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分别是:“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报名参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资格基本不受新生原已录取学院、专业的限制。“实验区”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着力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体系的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编辑 蓝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