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

来源 :国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山水画的变迁脉络是个值得深究的学术命题。这个脉络至少应贯穿着——1,在中西碰撞与融合中,写实主义观念在山水画领域怎样发生着影响;2.对山水画表现对象在20世纪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现象怎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3.现代艺术的参照,使90年代后的山水画发展已超越了传统的价值观,由此建立了怎样的价值体系;4.山水画最深层面的审美心理在20世纪怎样发生从出世到入世的心理转换;5.笔墨的精粹度在20世纪不断流失,以致有非笔墨语言的出现和“笔墨等于零”的诘问,此种现象是否暗示了历史的必然。实际上,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演变,都可以通过语言显现出来,本文正是从语言角度,对20世纪的山水画进行考察,用“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来浓缩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历程以揭示价值观念在这百年中的重构。
其他文献
<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讲的是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本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但笔者在听课的
<正>在昆仑山下,有一条古河道,它南北绵延数百公里,千年来默默滋养着生活在河道两岸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的人们。曾经丰沛的河水孕育出了这里灿烂辉煌的文明,这条古河道叫做达
能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斯大林不承认、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有碍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斗争实践;戈尔巴乔夫
<正>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式,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比较
<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一文,是台湾作家琦君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共十个自然段,最后两段是这样写的: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
期刊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文体局干部奥斯曼江·麦提托合提,两眼一刻也不愿离开车窗外的景色。他是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陕西西安,总觉得十分新奇,冥冥之中又觉得十分熟悉。$$ 奥斯曼
报纸
文章针对顾客物流品牌建设与服务对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创建品牌建设的企业外部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物流品牌与服务创新评
<正>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短篇小说的赏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把握小说的主题?关键在于抓住小说的细节描写来分析。细节描写的方式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语言
采用粉末压片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水系沉积物等样品中C、N、F、S、Cl、Br、Na、Mg、Al、Si、P、K、Ca、Ti、Mn、Fe、Co、Ni、Cu、Zn、Pb、Ga、As、Rb、Sr、Y、Z
在乔叟之前的数百年里,在英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法国诗歌及其仿制品,乔叟是摆脱法国诗歌的模式和框架、开创了用伦敦方言描述当时英国社会的生动画卷的第一位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