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顺序输送在炼厂的应用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品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炼厂的实际情况,对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中的混油量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增加成品油顺序输送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成品油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成品油;炼厂;应用
  随着我国炼油市场的高速发展,成品油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的成品油等级会有所不同,由于产品的多样化,输油公寓也会发生明显改变。顺序输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输送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道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在炼油厂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进行输送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的成品油顺序输送,很有可能产生混油段,在混油段中需要进行有效切割,才能够保证成品油的品质,如何正确处理混油段是顺序输送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产生混油量的影响因素
  1.1油品性质
  当一种油品在进行顺序输送过程中,允许另外一种油品的混入量与两种油品的化学性质有关,两种油品的性质越为接近,那么两种油品的混合程度就会越高,产生无法消受的回应量就会越少,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是选择性质相同的几种油品进行顺序输送,减少混油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2流态
  当两种不同性质的油品在管道内进行交替时,管道内的横截面会沿着径向流速发生不均匀的分布,后行油品会呈楔形进入前行油品中,在两者油品混合过程中,会形成紊流扩散作用,对于紊流扩散强度不大的流体会在管道内进行流动,横截面上的油品混合过程会发生分子扩散作用。
  在层流流态过程中,管中心的液体流速会大于管内的流体速度,在横截面上会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由于两种不同的油品密度存在差异,油品界面的分子扩散会使油品发生混合,导致油品在前行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回油量。
  1.3顺序输送
  通过分析国内成品油顺序输送的实践经验来看,当操作条件完全相同时,成品油的输送顺序不同,所产生的混油量也会有所差异,在两种油品交替时,黏度较小的油品会顶替粘度较大的油品,所产生的混油量较大。由此可以说明,在相同的输送条件下,年度较大的油品层流较厚,阻力较大,会在管道上形成挂壁现象,在后行油品的冲刷下会产生较大的混油段,因此混油量较多。
  2减少混油量的措施
  (1)在炼厂首站和末站油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加大油品的数量,减少输送批次,合理安排成品油输送周期。
  (2)应当合理选择不同标号或者是化学性质较为接近的油品进行顺序输送,具体的输送顺序为轻质油在前,種植油在后。
  (3)在两种油品之间加放隔离球或者是隔离,可以有效降低两种油品的混油量。
  (4)将流体的流动状态控制在紊流状态下。
  (5)切换油品时需要迅速准确,并且应当选择球阀来进行切换,减少初识混流量。
  (6)在确保安全输送的前提下,应当减少管道之间的连接配件,再采用旁接罐输送过程中,旁路阀门时要进行关闭,减少管道支路对于混油量的影响。
  (7)避免管道发生停输现象,如果必须要进行听书,应当将混油段评书在平坦处,能够有效减少混油量的产生,同时要合理控制停输时间。
  3混油段的切割
  3.1超声波检测法
  由于不同油品的性质会存在差异性,因此声波的传播速度也会有所不同,超声波检测仪就是利用该原理,进行连续操作并记录超声波通过关闭的时间,从而有效计算出油品的性质以及混油浓度。
  3.2光学检测法
  根据混油的透明程度以及折光率的不同,利用折光检测仪可以有效检测出混油氮的浓度,在后一种油品进入管道时加入一部分颜色,利用比色法来鉴定浓度,对已知的浓度颜色进行有效评估,但是精确度不高。
  3.4采样分析法
  在管道中比较合适的地方安装采样点,通过分析不同油品的性质来确定混油量的长度,由于该方法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在炼油厂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不能够用于连续检测。
  3.5经验数据法
  由于相同的顺序输送工艺,其混油量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根据相关的经验进行有效切割,但是该方法的精确度不高,由于操作简单,该方法主要用于混油切割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工艺操作规范,切割后可以采取材料分析法进行判定。
  4混油段的处理方法
  4.1掺混法
  在管道末端所切割出来的混油,可以结合油品的质量潜力,按照比例加入到纯油中,该方法是炼油厂比较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同油品之间的少量掺混是可行,主要是针对质量指标相似的油品,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满足质量最低要求。具体的方法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在管道末站设立相应的混油管以及混油泵,根据混油的特征、输送量,储罐容量以及油品质量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析,确定合理的掺混比例。同时要结合油品在输送过程中的速度和运行参数,准确判断出混合段的时间,尽量减少混油量。
  (2)在混油数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全部混油段与纯油掺混到一个较大的醇罐中,避免其他冠进入混油,这么做的目的是保证油品质量和长期储存。
  (3)在确保油品所需要质量指标的前提下,按照合理的原则来确定参和方式,从而实现产品的质量。
  4.2蒸馏法
  蒸馏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炼制方法,将混油量输送之工艺换热器和直燃式加热器中,将混油段的油品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以后,在进入一台蒸馏柱中进行蒸馏操作,油品中的碳氢化合物会沉积在蒸馏柱底部,而蒸馏住顶部所出来的纯净蒸汽流可以进行有效加工。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油品中轻质或者较重组分,使两种成品油中的混合油量进行有效分离,且能够有效去除混油段中的硫元素和带色物质。蒸馏法是一种商业性较高的处理方法,但是该方法的费用较高,而且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5结束语
  有效控制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混油量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在该工作中会涉及到管道输送的每一个环节,并且混油控制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输送的环节,利用合理的输送工艺方案采用先进的切割技术,才能够确保成品油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增强炼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睿, 李长俊, 丁蕾.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调度运行优化模型及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6:43.
  [2]胡玉波.管道泄漏监测在成品油管道输送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33-34.
  [3]张阳,李勇.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混油的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20:11-1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原油不断开发及生产,油层压力的消耗越来越严重,注水增压技术在油层开发中显得格外重要,并得到广泛应用以弥补油层生产引起的压力消耗。因此,注水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且针对油藏注水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主要涉及注水工具、注水技术方法、注水机理等实验和数值模拟。  关键词:水驱油藏开发;平衡;稳产条件  1油藏开发均衡原理  1.1储层生产率及生产方式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藏,随着
期刊
摘要:后河地區是陆东凹陷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周边发现了后河、广发、前河等多个油藏,由于地震资料处于新老资料拼接部位,资料品质较差,真正构造主体部位并未取得突破,对其背斜构造成因也未细致研究,为了弄清该断裂背斜的成因机制、构造演化,重点开展了后河断裂背斜构造成因分析。  关键词:后河;断裂背斜;构造成因;  前言  陆东凹陷面积1740平方公,资源量1.28×108t,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9
期刊
摘要:石油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源,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根本离不开石油。在现如今的能源消费当中石油是主要的一种产品,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必须要用到石油。这也就使得我国对石油的地质开发更加重视起来,在石油地质开发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还有财力,将地质开发的技术不断地进行更新,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石油的开采效率进行提升。  关键词:新技术;油田开发;应用;策略  1.油田地
期刊
摘要:电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实践技术,可以满足生产实践的需求。对于现状的研究,通过介绍电加热技术应用于油田集输工艺的技术原理和优势以及电加热技术应用于油田集输工艺的效益,希望可以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电加热;油田集输工艺;技术应用  前言:   油田生产中使用电加热集输工艺可以满足生产的需求,还有降低耗能、减少生产故障、生产效率高、设备实现的难度较小的优
期刊
一、套损井现状  随着油田开发逐步深入,油井井筒状况日趋复杂,尤其是侏罗系油井套管腐蚀严重,极易造成穿孔,导致油井含水上升,且产能损失治理后产量恢复率低(56.3%)。近年来,套损井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套破(疑似套破)井65口,主要分布在**区、**等区(图)。  以午**区为例,套管腐蚀位置主要分布在1100-1500米,位于采油泵以下的直罗层和延4+5,平均穿孔点8个,腐蚀类型以点状内腐蚀为主
期刊
【摘要】天然气以其储量大,利用效率高、经济性能好、清洁无污染,广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天然气消费已经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25%以上。在国内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天然气的消耗量也在迅速提高。为了缓解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和能源需求结构变革的需要,缓解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矛盾,离心压缩机技术在天然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从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的形式和离心压缩机技
期刊
【摘要】油气开发作为国家能源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目前,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同样很大,但我国石油资源存在分布不均且所处开采环境恶劣等复杂情况,再加之定向技术、大型压裂等工艺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石油开采面临的难度也比较大。本文从我国石油开采现状入手,结合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实际情况、开发难点,深入浅出的论述了采油工程技术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一些对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很多油气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期,而油气田进入高含水以后开采难度较大,因此油气的集输处理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我国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和创新,为实现我国油气技术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处理工艺  油气集输处理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油田进入高含水
期刊
摘要:油田开发的实践证明,油藏开发在经历了上产阶段,稳产阶段之后,必然会进入递减阶段,而如何延长油井生产时间,增长油藏的稳产期,减小自然递减,成为目前油藏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区块的精细油藏描述,对构造、储层的重新认识,应用动态分析,结合井组变化,在重新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注水培植的方法恢复长停井,可以进一步提升复产井生产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题词:二次解释 精细油藏描述 长停
期刊
摘要:受前期地质特征认识不清、油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影响,S区块储量控制和动用程度低,且不同井型产量差异大,水平井开发效果优于直井。为实现区块整体开发,在重新落实成藏模式、构造和储层发育特征基础上,开展测井二次解释评价、开发效果分析和水平井部署参数优化研究,在主力开发目的层为III2小层部署实施8口水平井,阶段累产油5.2万吨,生产效果较好,为后期深化水平井部署奠定基础。  主题词:断块油藏 水平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