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忧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5岁。
  我调皮,我任性,我在院子里的地里玩泥巴。玩了會儿,我没劲了,就在门口走来走去,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我看到了奶奶。奶奶从屋子里出来,朝我微笑着走来。我喊着,奶奶,奶奶。我撒腿向奶奶飞奔过去。奶奶两手摇摆着,刚要喊什么,是要我跑慢一点吗?我地上一滑,像坐上了滑滑梯,整个人飞了出去,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我坐在地上,随着奶奶不停地问,疼吗?摔哪儿了?我的哭声愈演愈烈。
  奶奶手足无措了好一会儿,搀着我回了她的屋,从一个抽屉的盒子里翻出了一颗糖,说,要吃吗?我忘记了疼,跑上去打开盒子,挑里面自己最想吃的糖,剥开糖纸就往嘴里塞……
  2
  我11岁。
  我考试没考好,拿着试卷去找妈妈签字,被妈妈一顿打骂从房间里赶出来。我抹着眼泪,很有些无奈地站在门口。
  我看到了奶奶。奶奶从外面走进来,走得有几分匆忙。我叫了声,奶奶———我的眼泪稀里哗啦又下来了。奶奶一脸心疼。别哭,发生什么事儿了吗?我说,我没考好。奶奶说,这次没考好,下次好好考。
  我努努嘴,指了指房间里的妈妈。
  奶奶说,哦,那就上我的屋。
  奶奶抬起头,看到了门口走过的崔伟涛,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伙伴。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钱,说,帮我去买盒口香糖,到时一起吃。
  崔伟涛喊了声,好。接过钱,高兴地朝着小镇上跑去。
  3
  我15岁。
  我读镇上的中学。除了学习,我像疯了一样地喜欢上了武侠小说,在那个世界里,我是盟主,我是大侠,是人人敬仰受人爱戴的强者。
  我读了许多武侠小说,还想买许多武侠小说书。奶奶悄悄给我钱。钱我可以给你,但你要答应我,考试也要考好。我稍稍犹豫了下,说,好。这是我们的约定,也是我的承诺。
  期末,当我把成绩单拿给奶奶看,奶奶的笑,和她的皱纹,堆积在了一起。是什么时候起,奶奶有了这么多的皱纹?
  奶奶又塞给我钱,说,这是给你的奖励。
  拿着奶奶的钱,我说,奶奶,将来等我赚了钱,我也要奖励你。
  4
  我19岁。
  在外读书的我,匆匆从学校回来,去看刚刚从医院出来的奶奶。
  坐在家里的长椅上,奶奶瘦了,也憔悴了。听到我的脚步声,奶奶睁开了眼睛,干涩地朝我笑了笑。
  回来了?其实你不要回来的,我和你爸说过的,没什么问题。
  奶奶说的话,奶奶的笑,让我突然想要哭。爸爸说,奶奶的病,医院已经无能为力,所以让她回家。
  我叫了声,奶奶———
  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只是静静地,静静地,蹲下来,在奶奶的身边,看着她。奶奶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样,越来越深。还有奶奶的笑,那堆积在岁月皱纹中的笑。
  5
  此刻,在电脑前,我心底的忧伤,缓缓地蔓延开。
  突然不可抑制地想起了奶奶,那些相伴的往事,像放电影般,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现。
  我是奶奶的最长的孙辈,也是她唯一的孙子。奶奶用她的笑疼我,用她的皱纹疼我,用她的承诺疼我,终于,在此刻触疼了我的忧伤。
  如果奶奶还在。可是,她还在吗?我现在赚钱了,有能力给奶奶买她喜欢吃的东西,我可以“奖励”她许多许多。
  奶奶从我记忆的抽屉里,翻出一粒糖,笑呵呵地递给我说,要吃吗……
  选自《那一年》
其他文献
几天前在家门口的医院,重新走过三楼的妇产科。我一扇门一扇门地看过去,心里充满了对于人生的感激。而当我抵达最后一扇门,我的眼睛里,忽然涌满了泪水。我看到我和女儿曾经躺过的那个床上,有一个与四年前的女儿相似的婴儿,正在大声地哭泣。而她的母亲,则虚弱地躺在那里,挂着点滴。年轻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手忙脚乱地应付着新生婴儿带来的一切。隔着门窗,房间里的一切,犹如无声的老电影,缓缓弥漫着温情与感伤。我在那一刻
1899年在武昌发生的假冒光绪皇帝案,轰动一时,成了汉、沪两地的舆论热点。据刘禺生《世载堂杂忆》记述,时有主仆模样的两个外埠陌生人,下榻武昌金水闸附近某公馆;主人20多岁,身长肤白,雍容尊贵;仆人四五十岁,没胡须,说话尖声怪气。又传两人衣着用品很奢华,被袱上都绣着五爪金龙,一玉碗亦镂五爪金龙,有颗玉印、上刻“御用之宝”字样;每进茶食,主有传呼,仆则跪奉,“必称圣上,自称奴才”,一副皇家作派。同时人
刘邦是率性而为的皇帝,不待见读书人,甚至见到儒生的穿戴都烦。起兵“闹革命”之初,有儒生上门投附,要么避而不见,“通儒服(叔孙通,汉初大儒),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楚地老百姓服式)。汉王喜”。要么直接出手把冠帽摘下来当尿壶,“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汉书》记载这些细节,用笔不忌皇帝讳,用心却大器深远,就是这么一位性格不羁的领袖,身边却吸引团结着多位重量级文化
斯坦因站在藏经洞前。过了许多年,他还深深记得这一刻。他在《沙漠契丹废墟记》里,记载下当时的感受:当我看到渐渐显露出来的小洞时,我的眼睛都瞪大了!卷子一层层堆积起来。在王道士昏暗而微小的烛光里,它高达足有十英尺,整个手稿近五百立方英尺!他惊讶得完全说不出话来。他感到身心震动和目瞪口呆。大致十五年后,英国的另一位考古家霍华德·卡特借着摇曳的灯光,注视着尼罗河畔国王古埃及法老吐坦·卡蒙那间幽暗的墓室时,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不难发现,三国中帝王将相取的名字几乎都是单名。看看这些人名:曹操、刘备、孙权、周瑜,都是单名,姓和名一共就两个字。也有三个字的人名,比如诸葛亮、司马懿等等,那也是因为他们的姓是两个字的,而名也只有一个字。往前追溯,刘秀以来的东汉诸位皇帝姓名也都是两个字;往后看,三国统一后的西晋帝王也都是取的单名。不仅是帝王,这段时期,能载入史册的所有人名也几乎都是单名。明代的胡应麟也注意到了
一般说来,面对“生死攸关”,兄弟间做到“互相关照,共同进退”不难;难的是,面对“金钱美女”,常呈“大哥善做戏,小弟爱作死”局面。原因,大抵如当宰相的大哥宋庠,批做尚书的小弟宋祁生活奢靡。小弟反问大哥,“若不及时行乐,当年读书干嘛”?这一幕出自宋人钱世昭《钱氏私志》。面对京城“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繁华,大哥宋庠依然端坐相府,“不为繁华易素心”,秉烛夜读《周易》;小弟宋祁拥妓夜饮,笙歌达旦,“芙蓉帐暖度
有个网友,是个微商,经常在微信中发一些卖东西的广告。有一天,她发现另一个网友把自己拉黑了,原因是不愿意看她在网上叫卖。于是这位女网友大怒,在微信圈中开骂:“我一没偷,二没抢,卖点东西怎么了?你可以不买,也可以不看,但你不能侮辱我的人格。你太自私了,太无德了,谁稀罕和你这种人做朋友!”我同情这位微商,听说她以前是卖服装的,因为市场不景气,无奈才关了摊位,在网上卖些袜子之类的东西。为了扩大销量,她每天
好长时间没感冒,觉得自己都有些强壮得怪异。好几次都是,好像有了感冒的意思,回家蹬四十分钟左右自行车,从西南往东北,一路上坡,出一身汗,然后,嘛毛病都没了!最近与朋友们吃罢馆子,已是晚上十点多,一出门,就打了个寒噤,觉得天气突然变得很冷。这才想起,此时已是深秋季节。刚下了一层细雨。“一层秋雨一层凉”啊。不冷?到了应冷的时候,不冷就不对了嘛。当然,也是我穿衣少了。于是,迎着一排又一排清冷的霓虹灯,朝心
母亲喜欢相信,喜欢到现在,从不动摇,也无法动摇。我年岁不大的时候,就劝过母亲,对有些事有些人别相信。母亲不以为然,说我人小得来像根萝卜头,懂啥?她反过来正告我:要相信的,相信的。不相信,早晚要吃亏吃苦的,这个亏、这个苦,会吃得一塌糊涂,就因为你不相信。我不想与母亲争辩,但我愿意等,愿意看,母亲的话能够怎样灵验。父亲是个泥水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天的工钱是5元,在那个白米饭只能吃一顿的日子里,5元
虽已在此生活三十年,但对我现居城市太原,“太原人作太原侨”,仍无“且认他乡作故乡”的归属感。不知因何,或许与我初奶的时代、自幼的习惯有关,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矣。那是个由产业工人组成的蓬门社区,周遭多矿工背景者,仗义济人,不善辞令,粗犷是大致的线条;而城市的基众在市民,那个年代不敬曰“小市民”,精明是其大致的共性。市人求利,铢累寸积,本无可厚非,久而久之,难免改变人性。起初交往的朋友中,对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