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9月28日,南岸茶园新区全长5.4公里、双向8车道的“通江大道”正式通车。峡口镇五星村村民陈富贵沿着大道走了两个来回,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终于忍不住问村主任:“路两旁连电线杆都没有,路灯咋会这么亮?这么长的路没有排水沟,要不要得哟?”
其实,在陈富贵的脚下,隐藏着一条神奇的沟。给排水、电力、闭路电视等管线,全都聚集在这条沟里。
在茶园新区修建一条交通干道的想法,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上议事日程的。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条路的修建,引发了一场市政建设的观念变革。
得知修路的消息后,家住在附近的市民郭得勇忧心忡忡:“这条路莫又搞得挖了填、填了挖的哟!”他说,如果电力、通讯、供水、市政等几个部门轮番上阵折腾,搞成“拉链路”,可就难受了。
郭得勇的担心,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见。提起城区道路,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马路拉链”。
在茶园新区,能不能修一条“新”路?新修的这条路,能不能摆脱“马路拉链”的命运?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南岸区委、区政府就“如何修建一条群众满意的路”的问题,在相关部门展开了一场讨论。
一位区领导的一番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在法国巴黎城区的地下有一条70多公里长的主管道,那是在200年前就修建好了的,无论后来城区如何改建,道路如何整治,所需要的管网线只须在地下的管道内增加或连接,对地面设施不造成任何破坏,不必在地面上挖了又填,填了又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区领导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在道路旁修建地下综合管沟的方案提上了议程。
然而修建综合管沟,存在工程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地下防水问题就很难解决。如果防水处理不好,地下水常年浸出,将直接影响综合管沟里的管线等设备。
技术人员们制订了10套方案,结果全被推翻。
南岸区决定“借脑”,请市政研究设计院等相关部门的防水专家来“会诊”。
专家们敲定了用高难度自防水方式建造地下综合管沟的思路。这一新思路就从修建100米的实验段开始。
专家们采用中科院最新的混凝土防水理论,用混凝土进行浇筑。2个月后,关水试验结束,专家评估达标,全路段全面铺开。于是,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人防等等管线,相继进入综合管沟。
今年3月,一条全长5.4公里的综合管沟,就这样建成了,它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由于地下综合管沟里有足够的空间,为避免资源浪费,里面可以安置数字管理系统,通过探头报警、监控摄影、自控应急处理等,对管网实行智能化控制。如果某一路段出现“爆管”等故障,中央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切断并及时通知总监控室。
走进这条神奇的管沟,只见几大通信运营商的管线各不干扰,并排在左侧的半米范围,管线上写着运营商的名字,有线电视的管线也在一起,地下管沟右侧,占据断面0.6米的电力管线被屏蔽网遮住。管沟的下部是雨水管道,雨水管道用活动遮板隔开,其上是自来水管。管沟上方有防潮灯照射。在这条宽3.5米、高4米的管沟里,可以开行小型检修车。
而今,这条神奇的综合管沟引发的观念变革,在茶园新区乃至整个南岸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
其实,在陈富贵的脚下,隐藏着一条神奇的沟。给排水、电力、闭路电视等管线,全都聚集在这条沟里。
在茶园新区修建一条交通干道的想法,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上议事日程的。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条路的修建,引发了一场市政建设的观念变革。
得知修路的消息后,家住在附近的市民郭得勇忧心忡忡:“这条路莫又搞得挖了填、填了挖的哟!”他说,如果电力、通讯、供水、市政等几个部门轮番上阵折腾,搞成“拉链路”,可就难受了。
郭得勇的担心,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见。提起城区道路,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马路拉链”。
在茶园新区,能不能修一条“新”路?新修的这条路,能不能摆脱“马路拉链”的命运?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南岸区委、区政府就“如何修建一条群众满意的路”的问题,在相关部门展开了一场讨论。
一位区领导的一番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在法国巴黎城区的地下有一条70多公里长的主管道,那是在200年前就修建好了的,无论后来城区如何改建,道路如何整治,所需要的管网线只须在地下的管道内增加或连接,对地面设施不造成任何破坏,不必在地面上挖了又填,填了又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区领导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在道路旁修建地下综合管沟的方案提上了议程。
然而修建综合管沟,存在工程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地下防水问题就很难解决。如果防水处理不好,地下水常年浸出,将直接影响综合管沟里的管线等设备。
技术人员们制订了10套方案,结果全被推翻。
南岸区决定“借脑”,请市政研究设计院等相关部门的防水专家来“会诊”。
专家们敲定了用高难度自防水方式建造地下综合管沟的思路。这一新思路就从修建100米的实验段开始。
专家们采用中科院最新的混凝土防水理论,用混凝土进行浇筑。2个月后,关水试验结束,专家评估达标,全路段全面铺开。于是,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人防等等管线,相继进入综合管沟。
今年3月,一条全长5.4公里的综合管沟,就这样建成了,它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由于地下综合管沟里有足够的空间,为避免资源浪费,里面可以安置数字管理系统,通过探头报警、监控摄影、自控应急处理等,对管网实行智能化控制。如果某一路段出现“爆管”等故障,中央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切断并及时通知总监控室。
走进这条神奇的管沟,只见几大通信运营商的管线各不干扰,并排在左侧的半米范围,管线上写着运营商的名字,有线电视的管线也在一起,地下管沟右侧,占据断面0.6米的电力管线被屏蔽网遮住。管沟的下部是雨水管道,雨水管道用活动遮板隔开,其上是自来水管。管沟上方有防潮灯照射。在这条宽3.5米、高4米的管沟里,可以开行小型检修车。
而今,这条神奇的综合管沟引发的观念变革,在茶园新区乃至整个南岸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