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谈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4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如何利用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水平,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下面就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有效性
  一、情景教学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推进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的关键一步。针对学生感兴趣或者亟待教师解决的问题,创建情景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生活化、个性化,积极去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加牢固、深刻。依据某节课的教学重点来设置相关的情景,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生活现象,使学生进入生活场景,便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例如,在讲解“生物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或者相关视频,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大自然中生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使他们进入情境之中,便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合作交流”教学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适应了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时,教师要提前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案,创建合作小组。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遵照公平原则,合理分配小组人员,尽量做到小组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施展自己的平台。例如,在讲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班级内会卷舌以及不会卷舌,或者有耳垂与无耳垂学生的数量,分小组进行,这时,小组内的成员就需要各司其职,调查员、记录员和汇报员等等,合作起来,完成任务。
  运用“情景教学法”与“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从帮工到老板  梅纳德1940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水清市,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5岁那年他们全家搬到一个农场,日后他回忆道:“农场生活虽然艰苦,但环境非常适合小孩子长大成人。我的父母信奉努力工作、勤俭和独立的价值观,它们牢牢地印在了我们的大脑里。”上中学时,梅纳德的父亲准备盖一座木质结构的库房,梅纳德也参与了施工,并从父亲那里挣到了一份工钱。他似乎有做这一行的天赋,不到两年就掌握了盖这类库房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act size (A) and static friction ( f ) has been studied for rigid crystalline systems. We built a series of systems with two iden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