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肠炎的影响

来源 :动物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u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肠炎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0.5%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料+0.5%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0%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料+1.0%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初始体重为(16.0±0.5)g的大口黑鲈幼鱼开展6周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1)饲喂6周后,枯草芽孢杆菌组大口黑鲈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2)在注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肠炎后,各组大口黑鲈均发生死亡情况,但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降低了累积死亡率.3)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大口黑鲈幼鱼中肠绒毛纤长紧密、排列整齐,肠绒毛高度和数量以及肌层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TNBS诱导的肠炎损害了以绒毛融合、黏膜下层增宽和肌层为特征的肠道结构,但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明显减轻了TNBS对后肠的损害.4)大口黑鲈幼鱼肠道抗氧化酶活性均随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提高而上升,其中1.0%枯草芽孢杆菌组肠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炎可提高大口黑鲈幼鱼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大口黑鲈幼鱼肠道的抗氧化能力更强.5)大口黑鲈幼鱼肠道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活性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1.0%枯草芽孢杆菌组肠道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5%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经注射TNBS诱导肠炎后,3组大口黑鲈幼鱼肠道免疫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且1.0%枯草芽孢杆菌组大口黑鲈肠道ACP、AKP、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或1.0%枯草芽孢杆菌均能显著降低肠道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肠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并缓解由TNBS引起的肠道促炎因子的表达,以1.0%的添加量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对大口黑鲈消化能力、血清代谢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配制成维生素K3含量分别为0.78(K0组)、5.80(K5组)、10.82(K10组)、15.84(K15组)和20.85 mg/kg(K20组)的5种试验饲料,对初均重为(12.96±0.07)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K3的各组胃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K0组(P0.05),但是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的增加,必需
本试验旨在优化复合益生菌发酵豆粕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发酵豆粕(FSBM)部分替代大黄鱼饲料中的鱼粉对其生长性能、消化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豆粕发酵工艺,然后用发酵豆粕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大黄鱼养殖试验.以270尾初始体重为(22.81±9.16)g的大黄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FM组)饲喂鱼粉含量为25%的基础饲料,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30%(FSBM?30组)和50%鱼粉(FSBM?50组)的试验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