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除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更要求侧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听力测试作为了解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有效办法,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50分试题,听力为30分)。初三年级的学生,要想在中考英语测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不能忽视对这一部分能力的培养。
一、中考听力的题型及话题
中考听力试题主要涵盖了下列题型:单词、短语、数字、句子听辨题;句子理解题;情景反应题;对话理解;综合短文听力理解;听短文填词题。总体上,试题内容分为短句、对话和阅读。
听力测试所涉及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等,测试内容大致可分为时间和数码、地点和动向、价格和数量、人物和事件、情景和背景等。
二、复习的技巧及策略
在复习阶段听力训练中,学生应该对以上提到的试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明白自己的软肋在哪里,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1.注重单词的读音以及句子的语调
学生平时就要做到发音准确,把单词读准。多积累短语背诵各种有用的句型,同时注意相似句型之间的转换。
2.注重对西方国家日常文化的积累
情景反应及对话理解题。首先要熟悉和掌握各种日常生活话题中的基本对话和用语,如平时在练习中没有做对,就要先把它读得非常熟练(或两个同学分角色对话练习),形成语感层次的自然反应,再去听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了。通过平时练习的积累,就能不断提高自己做情景对话方面的能力;另外要注意做题技巧,捕捉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或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切忌使用中国式的语言思维方式。
3.如何处理听力材料
对待听力测试,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去听,而不是盲目地听,比如短文题。首先要多做泛听的练习,扩大自己听力的知识面和范围;其次,做题技巧上要注意带着问题去听,即从短文中听到或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重点信息。平时练习中有许多短文的阅读理解,不妨把阅读理解也作为一篇短文听力去朗读,来熟悉不同的文体或题材。只有听力接触的面广了,在听到不同的短文内容时心里才不会发怵,才能提高自己做听力短文题的信心。
4.听力考试技巧
(1)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准确与否。学生应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听时必须镇定自信、头脑清醒、沉着不乱、全神贯注、凝神谛听,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准备尽快进入答题状态。
(2)审清题意,预测内容。如果自己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因此,学生应尽量利用“试卷分发”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之间的时间,及时、迅速地阅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来比较推测对话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有重点地去听。
5.常见听力问题测试方向与应对方法
(1)考具体事实和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有时还要对听到的信息做加工处理,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等。
(2)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要求学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的关系。
(3)领会弦外之音,理解观点意图。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所听内容的主旨大意,而且能通过其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4)捕捉信息,快速笔记。听录音时做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内容,可防止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听过即忘的现象。有时即使听力理解的能力很强,不做笔记也难以记住长段对话或短文中的全部细节,或对需推理、运算的结果来不及做出反应。笔记还可以抓住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often/soon)等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记这些内容,可以记关键词或可运用符号记录。尤其是审题阶段或预测确定的那些和听力问题相关的主题词,更要特别留意、加强捕捉这些关键信息。
(5)抓住重点,果断答题。答题时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顾此失彼。学生应知道听力测试的“时效性”,听力测试不像笔试那样,有较长的时间去思考某一个问题,或者有选择地先易后难,只要录音一开始,考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录音往下听,千万不可为一个难题冥思苦想,而要果断地放过去,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
(6)分析推理,优化信息。测试时,并非所有听力材料中的每个词、句子都能被自己听懂,学生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或根据信息的前后联系来推理、分析、修正、判断、猜测词义或问题的答案。
一、中考听力的题型及话题
中考听力试题主要涵盖了下列题型:单词、短语、数字、句子听辨题;句子理解题;情景反应题;对话理解;综合短文听力理解;听短文填词题。总体上,试题内容分为短句、对话和阅读。
听力测试所涉及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等,测试内容大致可分为时间和数码、地点和动向、价格和数量、人物和事件、情景和背景等。
二、复习的技巧及策略
在复习阶段听力训练中,学生应该对以上提到的试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明白自己的软肋在哪里,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1.注重单词的读音以及句子的语调
学生平时就要做到发音准确,把单词读准。多积累短语背诵各种有用的句型,同时注意相似句型之间的转换。
2.注重对西方国家日常文化的积累
情景反应及对话理解题。首先要熟悉和掌握各种日常生活话题中的基本对话和用语,如平时在练习中没有做对,就要先把它读得非常熟练(或两个同学分角色对话练习),形成语感层次的自然反应,再去听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了。通过平时练习的积累,就能不断提高自己做情景对话方面的能力;另外要注意做题技巧,捕捉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或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切忌使用中国式的语言思维方式。
3.如何处理听力材料
对待听力测试,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去听,而不是盲目地听,比如短文题。首先要多做泛听的练习,扩大自己听力的知识面和范围;其次,做题技巧上要注意带着问题去听,即从短文中听到或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重点信息。平时练习中有许多短文的阅读理解,不妨把阅读理解也作为一篇短文听力去朗读,来熟悉不同的文体或题材。只有听力接触的面广了,在听到不同的短文内容时心里才不会发怵,才能提高自己做听力短文题的信心。
4.听力考试技巧
(1)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准确与否。学生应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听时必须镇定自信、头脑清醒、沉着不乱、全神贯注、凝神谛听,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准备尽快进入答题状态。
(2)审清题意,预测内容。如果自己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因此,学生应尽量利用“试卷分发”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之间的时间,及时、迅速地阅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来比较推测对话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有重点地去听。
5.常见听力问题测试方向与应对方法
(1)考具体事实和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有时还要对听到的信息做加工处理,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等。
(2)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要求学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的关系。
(3)领会弦外之音,理解观点意图。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所听内容的主旨大意,而且能通过其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4)捕捉信息,快速笔记。听录音时做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内容,可防止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听过即忘的现象。有时即使听力理解的能力很强,不做笔记也难以记住长段对话或短文中的全部细节,或对需推理、运算的结果来不及做出反应。笔记还可以抓住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often/soon)等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记这些内容,可以记关键词或可运用符号记录。尤其是审题阶段或预测确定的那些和听力问题相关的主题词,更要特别留意、加强捕捉这些关键信息。
(5)抓住重点,果断答题。答题时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顾此失彼。学生应知道听力测试的“时效性”,听力测试不像笔试那样,有较长的时间去思考某一个问题,或者有选择地先易后难,只要录音一开始,考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录音往下听,千万不可为一个难题冥思苦想,而要果断地放过去,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
(6)分析推理,优化信息。测试时,并非所有听力材料中的每个词、句子都能被自己听懂,学生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或根据信息的前后联系来推理、分析、修正、判断、猜测词义或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