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死”“为爱而生”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小时候学散文,当时老师说散文“形散而神聚”。我觉得爱情也是这样,形散而神聚。我们可能在不同的教室上课,但我心里有你,你心里有我。我们各自笔记上记下来的东西,各自听到看到的趣闻和伤心事,我们会一起分享。这个就是形散而神聚。我们可能在各干各的事情,但是空气当中有一种我们的共振,只有非常非常敏感的人才能感觉到我们的这种共振,这就是不同的身体,同一个灵魂。
  我由此想到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他在二战中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他在孤寂与理想破灭的绝望中,与妻子阿尔特曼在里约热内卢近郊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我一直没有找到他妻子阿尔特曼的相关内容,但我难以忘记一张他们两人临终时的照片:一个简单朴素的房间里,茨威格衣着端庄地平躺在床上,身边侧卧着妻子阿尔特曼,她的头枕着茨威格的左肩,两人的手握在一起,看上去只是拥抱着睡着了,但他们永远都不会再醒了。床边的桌子上放着一瓶苏打水。在这张照片中,阿尔特曼的形象让我想起一句话:“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不在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
  无法不专注,难以不忠诚,可能爱的神圣性就在于此吧。
  还有一位法国诗人叫阿拉贡,他有一首诗名叫《爱尔莎》。爱尔莎是他去世的妻子,在爱尔莎去世之后,阿拉贡所有的诗歌似乎都是在缅怀爱尔莎。我记得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如果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话,那就是因为我曾爱过你,仅此而已。”当时有一个记者去采访阿拉贡,他说,自从爱尔莎去世之后,阿拉贡就忘记了怎么笑,爱尔莎带走了阿拉贡的笑容。

  这就是形散而神聚。两个人的感情真的很深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天天黏在一起,而是可以形散而神聚的。
  上海以前有一所很有名的大学——圣约翰大学,1952年解散了。解散之前的那些学生,时至今日,仍然会定期搞一次全球的校友会。有一位老先生,他和他太太都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但他的太太已经过世了。老先生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每次参加校友会的时候,他们都会发一些小红花、小礼品,证明你来过了。这位老先生每次去签到的时候,都会拿两份,回去之后就把小红花别在他太太的照片上。
  这就是形散而神聚。我做任何事都是心里带着你去做的,我去参加校友会,也不是我一个人去参加校友会,而是我们一起去参加校友会。我在活我的人生,同时我也用我自己活出你的人生。哎呀!真的感情,是可以深成这个样子的——我用我的心来替你感受生活,我用我的生命来活出你的生命。
  苏东坡在诗里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什么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你根本不用刻意去想他,你永远无法忘记他,因为他无处不在!那些需要你刻意去想的人,他一定不是活在你骨子里的人,不是活在你生命内核里的人。那些生命內核里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心上人”,是活在你心里的那个人——“不思量,自难忘”。
  我认识的另外一位老先生,也是这个样子。他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跑到他太太的墓地去,跟他太太聊聊天,有时候一边说着一边就哈哈哈地笑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碰到了生活中很有趣的事情,他觉得他太太也会笑的。
  爱的最高境界,除了“为爱而死”,还有“为爱而生”。与“为爱而死”同等境界的,就是“为爱而生”。我的爱人死了,我也陪他去死,这个境界高吗?高的。我的爱人死了,我替他去活,这个境界也是高的。我用我的生命活出他的生命,我替我们去活,这个也是最深的爱。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观念,以"重基础、重精髓、重方法
读《庄子·知北游》,80岁的“大马之捶钩者”,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捶钩。他手上是钩,眼里是钩,心里是钩,不是钩的东西连看也不看一眼,所以他捶的钩很有名。  记者采访村上春树,问他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村上春树说,他的生活准则是:不说泄气话,不发牢騷,不找借口;早睡早起,每天跑十公里,坚持每天写十页,要像个傻瓜似的。  像个傻瓜似的生活,集中精力写作、跑步,保持充沛的精力,时时鼓励自己,不让负面情绪
期刊
作为独生子女,北漂带俩娃,平时没时间孝敬老家的父母,想着终于有个春节长假,思来想去,我精心策划了十日游的行程:涵盖了老人喜欢的富士山景和箱根温泉、孩子喜欢的迪士尼和秋叶原,再加上福冈精彩三日游。  甩出重金,买好机票、订好酒店和车辆,我觉得自己真心好棒,孝女慈母的代名词呀!  我老爸老妈都年逾七旬,我们东京相见,甚是喜悦。但年夜饭后,他们就跟我抱怨机场出关特别慢,酒店窗户打不开,床垫太软,最不适应
期刊
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很贪玩,学习成绩退步。他的老师觉得很可惜,不解地问他和他爸爸:“这么聪明一孩子,为什么要干傻事呢?”这个说法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就坚定地认为,“知识即美德”:一个人如果真的聪明、真的有知识,他应该知道哪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哪些行为对自己有害,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趋利避害。但现实是,聪明的人却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英国科学记者大卫·罗布森写了本书,叫《智力陷阱:为什么聪明人会做
期刊
动车比绿皮火车跑得快,那是因为绿皮火车的动力全在车头上,后面的车厢是不帶动力的,整个火车全靠车头带动;而动车则不同,它不只是车头带动力,它后面的每个车厢都带动力,每个车轮都在驱动着火车行驶,所以动车自然也就比绿皮火车跑得快。  若把一列火车比作一个团队,那么车头就是团队的领头人,而后面的车厢就是团队的队员。要想让团队这列火车跑得快,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作为团队的领头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动力来带动团队,
期刊
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动态策略和操作系统.培养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培养模式.培养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确
来巴西之前安排行程,旅行社告诉我巴西国内的航班只有经济舱,我以为是商务舱被人订满了。  到了巴西,在巴西国内坐了四趟航班:从圣保罗到亚马孙的马瑙斯,四个小时航程;从马瑙斯到里约热内卢,四个小时;从里约热内卢到伊瓜苏瀑布,两个小时;从伊瓜苏到圣保罗,两个小时。四趟航班无一例外,上了飞机发现根本没有商务舱,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是经济舱。  不光没有商务舱,而且巴西国内的航班没有大飞机,最大的就是波音7
期刊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前.老人家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派遣留学欧洲的大学生,一段跨国恋情让年轻的她留在了那个东欧的小国.丈夫过世后,她旅居法国,改革开放时又辗转回到北京,把跨
期刊
[相关链接][●][?][●][?]  1850年8月18日,我的夫人告诉我,巴尔扎克先生快死了,我急忙赶去看他。  匆匆吃罢晚饭,我乘出租马车赶到巴尔扎克先生住的博戎区福蒂内林阴大街14号。我按了门铃,没有人来开门,我又按了一次铃。门打开了,一个女仆手持蜡烛出现在我面前。  “先生有何贵干?”女仆问,她在哭泣。  我通报姓名后被领进一楼的客厅。客厅壁炉对面的一个托架上,放着大卫雕刻的巴尔扎克硕大
期刊
庭石菖又名草菖蒲,花开正盛.淡紫色,白色,这花虽说插上一两棵不怎么显眼,但是要是院中千万棵花,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一齐开放,那绿色的底子,浮现着紫色和白色的花纹,美得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