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邮政企业正处在经济体制加速转轨和产业结构加速转型这样两个转变时期,正处于由传统邮政向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公司化转变的时代。本文从通过对邮政企业成本核算的论述,阐述其对邮政企业改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邮政;成本核算;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007-0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危机四伏、传统市场空间萎缩、竞争能力下降,国有企业的所有弊端和问题,在邮政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和显现出来。主要是:优势不优,市场竞争实力薄弱;动力不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制度缺陷,结构失调,资源配置手段落后,企业运营效率低下。而这其中,成本问题成了邮政企业转型期间重点解决的难题。因此深化成本核算是邮政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邮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是邮政企业改革的必然举措
2005年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邮政企业改革后要逐步建立成本削减机制。也就是说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效益要逐步提高,单位成本要下降。从政企分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我们有计划、分步骤地夯實收入、资产和成本基础。我们按照网络化、集团化企业的规律推进了成本费用的集中管理,对局所房屋维修改造、运输和车辆相关费用、外购材料和用品用具、信息系统维护使用等都进行了省公司层面集中采购。在此基础上,大部分省公司已将折旧资金、房屋大修理费、业务宣传费等由省公司统一安排、集中使用,有些省公司对人工成本、代办费等管理难度较大的成本费用进行了集中支付。并且从2006年底开始推进省内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现在,我们已经做到基层单位资金当天营业终了全部集中到省公司,减少了资金在基层单位的沉淀,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此外,我们还启动了生产作业流程优化、人力资源“双定”等专项工程,对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前些年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的同时,应该看到,邮政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改革深化和科学发展。突出表现在成本总量大、成本增长快、部分重点成本项目控制难。
对邮政企业来说,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好地提升效益、创造价值,关键是成本管控。企业成本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的集中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认清成本,就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诊断,这也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
二、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成本管理已经从单纯的成本核算,逐步发展为以成本分析为手段,实现企业战略,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国外许多邮政企业都实施的作业成本法,就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动因分析和作业分析,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中国邮政也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从深入成本核算,开展成本分析人手,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推进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是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
作为国务院直接出资和监管的中央企业,邮政企业的内部管理还必须满足外部监管要求。根据国务院的总体安排,从去年开始,由交通运输部对邮政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其考核办法与国资委对所属央企的考核办法基本相同,是通行的、规范的。年度基本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两个,三年期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各项经营决策和管理行为都应当着眼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同时,财政部对各部门支出预算的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到位,要求越来越明确,体系越来越完善,力度越来越加强。从财政预算管理的思路看,基本形成了闭环的全过程管理。也就是说,申请预算时要有定额标准,批复预算后要进行预算公开,执行预算后还要进行绩效评价。邮政是接受中央财政经常性预算补贴的部门,要达到财政部的管理要求,必须清晰核算企业成本,同时,做好成本分析,要能够说清成本去向,拿出开支标准。所以说,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加强成本管理,也是出资人和监管部门对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
四、邮政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为深化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几年来,邮政全网始终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近三年,邮政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2%,去年底收入规模达到736亿元,是08年邮银彻底分账时规模的1.26倍。与此同时,全网运行质量和效益也在稳步提升,各省公司财力不断增强,财务状况持续改善,每年固定资产投入65.2亿元,累积投入195.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比08年初增长13%。银行借款比08年初下降14亿元,降幅26.8%。在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我们一定要以深化成本核算和分析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实现全网财务状况更全面、更显著的好转。
五、这些年的“三算”工作为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这些年来,我们围绕预算、核算和结算,做了大量的财务管理改革和创新。2005年以来,我们为强化财务管控,优化资源配置,着手构建邮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同时,为清晰各省经营成果,理顺全网经济关系,分阶段实施了网间结算工作;2007年开始,为推进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建立完善损益核算体系。部分省公司和专业部门也因地制宜,推进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对重点专业、环节和产品的损益核算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信心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工作,准确掌握成本分布和实际开支情况。
当前邮政企业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在企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专业化经营。以深化成本核算为契机必然会进一步增强邮政企业专业化核算和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邮政;成本核算;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007-0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危机四伏、传统市场空间萎缩、竞争能力下降,国有企业的所有弊端和问题,在邮政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和显现出来。主要是:优势不优,市场竞争实力薄弱;动力不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制度缺陷,结构失调,资源配置手段落后,企业运营效率低下。而这其中,成本问题成了邮政企业转型期间重点解决的难题。因此深化成本核算是邮政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邮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是邮政企业改革的必然举措
2005年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邮政企业改革后要逐步建立成本削减机制。也就是说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效益要逐步提高,单位成本要下降。从政企分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我们有计划、分步骤地夯實收入、资产和成本基础。我们按照网络化、集团化企业的规律推进了成本费用的集中管理,对局所房屋维修改造、运输和车辆相关费用、外购材料和用品用具、信息系统维护使用等都进行了省公司层面集中采购。在此基础上,大部分省公司已将折旧资金、房屋大修理费、业务宣传费等由省公司统一安排、集中使用,有些省公司对人工成本、代办费等管理难度较大的成本费用进行了集中支付。并且从2006年底开始推进省内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现在,我们已经做到基层单位资金当天营业终了全部集中到省公司,减少了资金在基层单位的沉淀,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此外,我们还启动了生产作业流程优化、人力资源“双定”等专项工程,对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前些年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的同时,应该看到,邮政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改革深化和科学发展。突出表现在成本总量大、成本增长快、部分重点成本项目控制难。
对邮政企业来说,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好地提升效益、创造价值,关键是成本管控。企业成本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的集中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认清成本,就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诊断,这也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
二、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成本管理已经从单纯的成本核算,逐步发展为以成本分析为手段,实现企业战略,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国外许多邮政企业都实施的作业成本法,就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动因分析和作业分析,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中国邮政也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从深入成本核算,开展成本分析人手,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推进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是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
作为国务院直接出资和监管的中央企业,邮政企业的内部管理还必须满足外部监管要求。根据国务院的总体安排,从去年开始,由交通运输部对邮政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其考核办法与国资委对所属央企的考核办法基本相同,是通行的、规范的。年度基本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两个,三年期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各项经营决策和管理行为都应当着眼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同时,财政部对各部门支出预算的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到位,要求越来越明确,体系越来越完善,力度越来越加强。从财政预算管理的思路看,基本形成了闭环的全过程管理。也就是说,申请预算时要有定额标准,批复预算后要进行预算公开,执行预算后还要进行绩效评价。邮政是接受中央财政经常性预算补贴的部门,要达到财政部的管理要求,必须清晰核算企业成本,同时,做好成本分析,要能够说清成本去向,拿出开支标准。所以说,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加强成本管理,也是出资人和监管部门对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
四、邮政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为深化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几年来,邮政全网始终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近三年,邮政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2%,去年底收入规模达到736亿元,是08年邮银彻底分账时规模的1.26倍。与此同时,全网运行质量和效益也在稳步提升,各省公司财力不断增强,财务状况持续改善,每年固定资产投入65.2亿元,累积投入195.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比08年初增长13%。银行借款比08年初下降14亿元,降幅26.8%。在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我们一定要以深化成本核算和分析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实现全网财务状况更全面、更显著的好转。
五、这些年的“三算”工作为深化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这些年来,我们围绕预算、核算和结算,做了大量的财务管理改革和创新。2005年以来,我们为强化财务管控,优化资源配置,着手构建邮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同时,为清晰各省经营成果,理顺全网经济关系,分阶段实施了网间结算工作;2007年开始,为推进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建立完善损益核算体系。部分省公司和专业部门也因地制宜,推进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对重点专业、环节和产品的损益核算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信心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工作,准确掌握成本分布和实际开支情况。
当前邮政企业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在企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专业化经营。以深化成本核算为契机必然会进一步增强邮政企业专业化核算和管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