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性的生成及其发展走向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anhui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性的概念意味着一个认识视角,也是判断公共领域、公共部门的标准。在近代早期的工业化、城市化中就开始了公共领域生成的过程,但是,早期的人们是从国家与社会分离的视角中去解析社会治理的。到了20世纪,由于哈贝马斯等人的贡献,认识到了公共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领域、私人部门的分离和分立,提供了理解社会治理的一个新视角。所以,公共性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公共领域、公共部门所应有的一种属性。在工业社会的演进中,公共性有着不断增强的趋势,而且人们对公共性的理解也经历了几次转变。特别是在公共行政得以生成后,人们更多地是将公共性的概念与公共行政联系在一起加以认识的,通过公共性的概念去判断公共行政在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服务和维护公共利益上的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改革中,由于公共产品的外包服务,造就了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局面,也引发了公共性的扩散以及社会公共性的出现。在科学上,公共性的扩散直接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科的生成。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既是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处于"副课"地位,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以问题为导
综述了GP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及GPS在农业上的应用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其在精细农作中的作用。
供电企业是为我国各生产领域提供电能的重要部门,同时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行业之一。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较为复杂,对车辆的依赖性较高,所以,供电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十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贯彻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实施"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的关键之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党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