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化蝶,绽放精彩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的内容。本文是一篇优美的知识小品文,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生动精练的语言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讲究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以及读春联的好处。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以简洁、精巧又对仗工整的文字描绘了时代背景,抒发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一些春联,也知道贴春联是庆祝春节的一种喜庆习俗,但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对其文化内涵、形式特点却缺少深入的了解。尤其对于春联的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他们更是难以了解和体会,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达成目标发掘
  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等学习材料进行自主学习所达到的认知维度和程度,也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的体现。这是一种目标管理式的学习,必须依据课标从学习内容的分析中加以提炼,也是确保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发展的关键。
  《春联》教学课时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厘清课文脉络;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说明文的表达顺序及说明方法,扫清阅读障碍;学习春联的内容、种类及作用,通过五副春联想象画面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则分为课前学习(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任务单上的达成目标,自主观看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知道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并能结合春联实例初步运用对仗和声律美的知识,学会诵读,感受春联的语言魅力。
  第二阶段:课堂协作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结合新春佳节创设情境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综合性学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参与等形式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从而提升综合素养,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笔者把学习内容按课前和课中进行了分割,这样达成目标在课前和课中也各有侧重(如下表)。
  设计意图: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活动,如连连看对春联、小组PK赛、抢答对对子等,把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味,激发学生思考,使其有效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通过贴春联、创春联、送春联等活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前准备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有效翻转课堂中的第一把“金钥匙”,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笔者的设计思路是:首先,运用目标管理设置任务驱动,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其次,采用问题导学、方法辅助的形式,为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创造条件;最后,以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方式串联起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协作学习,运用期待效应促进有效学习,使学习变得高效。
  笔者从达成目标、学习任务、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困惑与建议五个方面对自主学习任务单作了如下设计:
  达成目标:知道春联的内容,能说出、写出春联的四种类型;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知识及其重要意义;通过看微课、搜集有关春联的吉祥词,能运用对仗和声律美的知识,创作简单的春联。
  学习任务:这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与达成目标一一对应起来,以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因此,针对本课的达成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笔者设计了四大学习任务。
  方法建议:采用“符号标注朗读法”为学生朗读提供脚手架,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这是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重要部分,体现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对教材的深度钻研和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也能给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笔者采用微课程四步教学法进行实施预告:①复习检测:连连看复习对仗的知识,朗读展示声律美。②进阶练习:联系生活贴春联。③协作探究:创作春联。满足对仗与声律美的特点。④展示交流: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困惑与建议:该环节是学生依据达成目标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其内容可以是学生自身认识上的不足、能力上的缺陷,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目标规定要求以外还希望知道的东西,还可以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质疑、对任务单的修改意见、对教师的建议等。
  2.设计并录制微视频
  微视频(即微课)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配套学习资源,是有效翻转课堂中的第二把“金钥匙”。由于本节课是运用微视频引导学生知道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并能结合春联实例初步运用对仗和声律美的知识,通过诵读感受春联的语言魅力,属于理论讲授型微课程。因此,笔者选择多段合成的技术类型。首先,用Office 2010进行教学展示课件的制作,在PPT页面进行同步讲解的音频录制;其次,运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PPT课件,再导入采集的春联朗诵音频;最后,交叉合成一个8分钟的微视频。
  本课微视频有如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春节习俗,感受乐趣。从喜庆热闹的春节习俗入手,引入贴春联之趣。
  第二部分:学习对仗,掌握知识。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对仗的相关知识。   第三部分:朗读春联,培养语感。先重点分析书中的一副春联,根据声律美的特点进行学习。然后运用符号标注法进行辅助朗读,练习体会春联的声律美。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强化趣味。结合春联的内容,联系生活提出“如何创编春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环节进行预设,强化春节写春联之趣。
  笔者通过“激趣—明理—晓法—导行”的逻辑线索,与课前学习任务单紧密相关,把春联的特点以直观形象及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课堂教学
  1.设计思路
  在翻转课堂中,根据“四步法”,首先进行复习检测。连连看复习对仗的知识,朗读展示声律美;其次进行进阶练习。联系生活贴春联(注意“对仗”和“声律美”的运用);然后进行协作探究。创作春联,修改评议;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展示创编的春联与评价作品。
  2.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体验成功
  首先,面向全员,对任务单和微视频的内容进行课始检测,以整体提问的方式检测春联的两大特点——“对仗”和“声律美”。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游戏“对号入座填序号”检测“对仗”和“声律美”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春联的特点知识做到了解或知道。其次,通过“连连看对春联”结合实例检测春联是如何做到对仗的。利用小组PK赛由课内到课外进行朗读检测,读出“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声律美”,对春联的特点知识做到理解。
  由于检测的难易程度与自主学习的任务及相配套的教学视频相当,所以复习检测几乎没有难度,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检测也是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进行选择,不仅能使他们对学习乐此不疲,更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采用星级奖励的方式逐渐加大难度,也能激起生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进阶练习,激趣释疑
  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春联的特点后,笔者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帮助王明把散乱的春联复原,并贴在门上,开展“门当户对贴春联”的活动。让学生动手读一读、找一找、摆一摆、对一对,运用对仗的知识把两副春联找齐对好,然后进行贴一贴的实践运用,从而区分上下联,对春联的知识做到掌握。
  虽然区分上下联是个拓展知识,书本上并没有涉及,但在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时却必须要搞清楚。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教可能效果并不明显,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是翻转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于是这一知识点,在学生动手贴春联的时候,就反映了出来。当学生汇报自己所贴的春联时,通过对比发现有的同学把春联的上下联贴反了。这时学生产生疑惑,想搞清楚问题。此时,教师如果以一句“这是为什么呢”来引导,以“豆豆小博士”的口吻与大家分享区分上下联的小秘诀,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期待效应,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渴望,此时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这正如金陵老师所说:“‘问题导学’对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深层次的翻转,此时的学习也是高效的!”
  (3)协作探究,内化延伸
  ①创设情境,写春联,送春联。
  分清了上下联后,此时学生的热情是高涨的,教师顺势引出:“刚才大家动手帮王明贴好了春联,你们可真了不起!春节马上要到了,如果你们能亲自创作一副春联送给亲朋好友,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大家眼中的小才子、小才女!那咱们就来创作春联好不好?”学生开始进行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展现生成的精彩。
  片段实录如下:
  师:你打算把写好的春联送给谁呢?
  生1:我想送给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把我抚养长大,很辛苦!
  生2:我想送给老师,我觉得老师教育我们也很不容易。
  生3:我想送给爷爷奶奶,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师:你们都是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如果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那春联的内容能一样吗?你们想写什么内容呢?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春联的内容,这张思维导图也许能带给你们一些帮助和提示。你们在课前搜集的一些吉祥词,有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四个字的等,有哪些能用上呢?
  让四年级的学生创作春联,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但通过问题引导来促进学生的思考,然后结合学生的现场生成,运用思维导图以及展示学生课前摘录的吉祥词,这给学生创作春联搭建了脚手架,让现场创作成为可能。
  ②小组评议,推选最佳。
  当然,学生个人的创作还稍显稚嫩,这时就需要同伴进行互助。其实,在一系列的复习检测和进阶提升练习中,学生已经不断地对课文中的知识进行了强化,此时,在进行互评的时候,只需要对照评价表格,就能很快地发现同伴春联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评议的方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在评议交流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也可以提炼关键词进行点评。如果学生遇到障碍,教师还可以用问题引导法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③协作修改,凝聚智慧。
  接着小组之间推选出最佳的春联,想一想对联中哪个词语用得最恰当,对得最精彩。小组进行协作评改,发挥集体的智慧,看看哪个小组的春联写得最好,并让其朗读展示,交流汇报出精彩之处,在全班展示中评比交流。
  ④展示佳联,多元评价。
  最后,各小组将推荐出来的佳联进行展示交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快速地选出前三名进入全班展示环节。此时,本次最优秀的三副对联由其作者朗读给大家听,全班同学对其进行点评,或举例说出优点与不足,或提建议哪个词可以写得更好等,这些都由学生来确定,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此时,教师则用欣赏的眼光,微笑地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根据情况进行点拨和评价。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激起了智慧的火花,也培养了探究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⑤师送对联,延伸课外。
  “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创编一副春联了!老师忍不住想送副对联给你们,那就是——趣自春联入,智从课堂来。课后你们还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对联,诵读积累,再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讨论,下节课我们来研究对联,相信你们能获得更多的乐趣!”笔者通过送对联巧妙点题,又以对联是春联的一种为引子,为学生课后延伸学习作好准备。
  翻转课堂实践体会
  1.搭台引路,少教多学,课堂扎实高效
  翻转课堂教学最大的成效并不仅仅在于增长知识,还在于培养能力,激发动机,体验成功,从而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能抬头走路”的教育目的。教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和课中学习单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轻松地做到将春联的知识从知道到掌握再到运用;教师讲透难点,巩固重点,使创编春联成为可能,使课堂扎实而高效。
  2.协作互动,变教为导,改变教学行为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显著不同在于教学行为的不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者,而需要时时变换身份:或是根据学情诊断调整教学结构的医生;或是用激励评价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导游;或是进行言传身教、释疑解惑的教练;或是退居幕后,静观学生演绎精彩的导演;或是在协作交流探究中穿针引线,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主持人……教师通过多重角色的扮演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3.轻松有趣,悦学乐学,过程灵动和谐
  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开展系列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趣。在对课堂进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在文本中自由徜徉,时而潜心品悟关键词句,时而驻笔想象于字里行间,时而交流碰撞于探究实践……他们学得轻松,玩得快乐,对动手实践更是乐此不疲。每每下课,学生们总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总之,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我的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改变,犹如破茧的蝴蝶悄无声息地张开五彩斑斓的翅膀向着阳光飞去……
其他文献
福建宣传思想战线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與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紧密结合,持续兴起大学习、深化大调研、开展大练兵、推进大整改活动。  兴起“大学习”,着力在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政治素质上有新成效。我们紧紧抓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任务,努力打牢思想根基、筑牢精神支柱。聚焦首要任务,深入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引导宣传干部深入领会宣传工作的初
在妈妈和老师们眼中,杰克是个坏孩子,考试常常不及格,成绩总是排在年级最后几名,还经常和同学打架。  其实,杰克也想成为好孩子,但自制力不强,总改不了自己的坏毛病。  一天上网时,电脑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对话框:“你想成为好孩子吗?”好奇的杰克点击对话框,进入了一个网站。网页上全部是“好孩子药”的信息,据称这种药可以让坏孩子变成好孩子。  “好孩子药”正准备推向市场,目前正通过网络寻找试验者。杰克一心
对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增强“四力”的重要目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期待,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给人民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和文化享受。  增强脚力,就要深入人民生活,真正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切了解,宣传思想工作就会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我省青年作家纪红建为了書写新时代扶贫伟业,走访了202个村庄,带回了200多小时采
西画的素描写实造型和民族传统的线造型之间的矛盾,是从事中国画创作的前辈艺术家们一直探讨的学术问题。    《史诗与牧歌——刘大为绘画作品展》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刘大为是当代中国画界很有成就和很有影响力艺术家,早在70年代,他的作品就入选全国美展,80年代他的工笔重彩和速写受到人们的关注。后来,他以《草原上的民族》、《草原歌手》、《晚风》等杰出作品在全国性展事上屡屡得奖而获得广泛声
谁有办法阻挡时间的车轮轰然压过我们的身躯?杨德昌没有办法,贾宏声带着我们对《苏州河》的深刻记忆如一片落叶般覆盖在地上,谁也无法拽住张国荣毅然决然的眼神,就像谁也不能熨平我们眼角的皱纹一样。  君子好色,发乎情,止乎礼。春日的早晨,城头上,玉言无言地默送着志忱远去的背影……  费穆的《小城之春》,虽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意,但毫无疑问,实开日后王家卫一脉文艺片之滥觞。文艺者何?唯“意而不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增强“四力”要求,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谱写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篇章。  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四力”要求,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要通过增强“四力”来体现。党的新闻工作者应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四力”的精神实质,对脚应往哪里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  增强“脚力”练就“铁脚板”,使之走得正、走得实、走得稳。江西广播电视台20多个内容生产传播平台共800多位持证编辑记者,像种子一般撒向距离群众最近的街道社区、厂矿学校、田间地头,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对党情、世情、国情和社情民意的认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
经常有癌症患者这样问我:“李主任,我能吃燕窝、虫草、西洋参、灵芝孢子粉、螺旋澡这类保健品吗?”我是这样回答的——  当癌症患者病情稳定下来时,心里总是担心什么时候还会复发、转移,所以会千方百计寻找自认为能够抵御复发和转移的保健品。许多癌症患者在这个时期都会购买一些无效产品,化了不少冤枉钱,最终还是不能控制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滥补反而不利癌症康复  滥补是目前癌症康复中常见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患者
茶陵,这是一个在地图上并不显眼,然而却与党的红色历史有着深厚渊源的地名。它位于罗霄山脉中段西麓,往东逶迤而去,翻越那层峦叠嶂、崇山峻岭,就到达享誉天下的革命摇篮井冈山了。所以,人们把茶陵看作是“井冈山的西大门”,扼湘赣咽喉的交通要冲。  8月中旬,湘赣山区一带骄阳似火,如蒸如烤,我们冒着40℃的高温,来到这片红色的热土。对于茶陵的向往,不仅由于它是当年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其他五县
王成帮,1936年出生,数次荣立战功的老军人,义务植树30余年。党的九大代表,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今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我是1936年出生的,经历了苦难的童年,深切地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9年9月,我的家鄉甘肃民乐县解放了,当时我还是一个少年,就有了一个梦想——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1951年抗美援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