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深化学生英语思维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堂是问题的集散地和交流争辩的场所,更是学生获得深厚认知感悟的重要基石。突出问题导向,让学生在主动紧扣问题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抓住核心,不仅能使得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更能使得学生在深入探知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和思维。围绕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知和多样思维,突出问题的要点,体现开放性和坡度,能使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探究中增强思维的针对性、发散性和层次性。
  一、聚点设置,有针对性
  抓住问题的要点,设置明确目标和要求具体的题目,能帮助学生在聚焦中心的过程中深入研读探究。聚焦要点设置,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维认知,便于他们在主动集中精力深入探究中获得深厚感知。注重问题的针对性,能使学生在不断深化感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知识,强化理解准确性。
  突出要点,让问题更有指导性,如,在模块四Unit 2 Sporting events的“The honourable games”的阅读指导中,可结合演讲的表达特征,特别是有关奥林匹克的相关故事,不妨引导学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主动思考。通过思考,让学生从奥运历史、奥运精神、奥运价值等方面搜集到更多的有效素材,能使他们在主动针对阅读素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丰富认知思维情感。
  创设的话题应该具有前瞻性,应在了解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帮助他们找出要点探究。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让学生能够结合语篇素材内容深入探究,形成丰富的认知体验。
  二、多元开放,有发散性
  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也是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重要前提。从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的生成点出发,多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多样化的问题,定能使他们在不断发散思维的过程中主动针对问题深入探究,满足其探究欲望。
  多元開放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多新鲜的表达素材,如,在模块七Unit 3 The world online的“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阅读指导中,根据“Reading A”的习题,不妨引导学生就“Do you know about the Internet?”主动从相关的素材中摘录相应的信息,帮助他们能够有针对性进行研读探读。很多同学从互联网的运用价值意义出发,对合理运用提出了有益的意见。有的同学则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为比喻,围绕虚拟的世界谈互联网对丰富我们精神生活的促进作用。
  发散性思维引导,让学生走出了被动应付的学习境地,能使他们在不断搜集相应的背景资料中开阔视野。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让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想象,能使他们的认知感悟更有多维度和深度。
  三、讲究坡度,有层次性
  结合学生的理解差异,多设置具有一定发展梯度的问题,定能使他们在不断深化感悟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创设具有差异性的问题,更能使学生在不断深挖细究的过程中形成不一样的感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讲究坡度,让问题更加有意义,如,在模块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Reading Culture differences”教学指导中,可要求学生在围绕“The main ideal of the article”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Do you think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other country?帮助他们从相关的题目中探寻相应的答案。通过设置具有坡度性的思考题目,能使学生在不断自我深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研读,利于他们结合各自的学习实际能力主动进行深入探究,让他们有更为丰富的感悟体验。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一方面,能够结合阅读理解主动从语篇中摘录筛选出相应的词汇信息,帮助他们拓展延伸;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表达生成点,便于他们掌握核心要点。
  注重问题设置的坡度性,能使学生在有针对性选择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出发点,让他们的思维更有层次感和深度。
  总而言之,紧扣问题深入推进英语教学,在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线”的特征基础上,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围绕问题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多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能使学生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丰富认知视野和开阔思维。抓住知识要点,注重开放性和层次性,能使学生在综合运用中增强认知感悟,提升语用技能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其他文献
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学生作文老师改,形成了一个“写——交——搁”的模式。因此,即使学生作文写得再多,教师再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而作文改革应在“改”字上做文章。况且,修改本来就是作文的一个方面。学生习作应当是既会写又会改,才能全面掌握作文的本领。因此,我在作文教学时,初步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得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一些做法:    一、示范“改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稳步推进,导学案已经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是教师整合课程资源,宏观把握教学重难点,科学合理地设置适合高效课堂模式的学习材料。导学案的编写和具体实施直接关乎着课改的成败,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遵循主体性原则。新课改提倡角色转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求把讲台还给学生。如本学期我在设计《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时,适当
教学过程:一、我诗中的春天(课件播放一组优美的《春之声》美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交际表达欲望)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到处生机勃勃。本单元我
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企")复查登记工作中,法人、合伙与个体分类认定是较难把握的问题之一.对此,本人愿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