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桂飘香的城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永平乡下“在着”的时候。常常会走进那座县城。其实我进城也没什么具体的事,就是想在那些老旧的街上走走,享受一些花的清香。后来我才知道,让整座小城清香起来的,不是我常见到的某种花,而是可以高达20米的缅桂树。自此我把缅桂归类于时光里的景物,每次看到它把花枝伸向天空,我便体会了时空的辽远。
  一座小城飘满了花香,她的人文必然厚重。她的街巷必然古雅。我知道这座小城还不是当初的博南,当初的博南距此还有20公里,那里至今还存活着元朝的古梅树。但也正因为这少许的距离,我总能看到天边的霞光红晕。总能想到古道上的山高水长。历史是有美感的,如果只把历史看成是远逝的时光,那就必然牵扯到生命。常常,因了一棵缅桂的葳蕤,因了那缕扑鼻的清香,我伫立在一棵树下的时候,总是心思曲折。时光沙沙而来又沙沙而去。这对于一切鲜活着的生命。到底是一种劫难还是一种养护?
  好在千百年的时光过去之后,永平的天还是那么蓝,地还是那么绿。天地间有了这两种色彩,人的眼里就充满了清新。要想诗意地栖居也相对容易。比如现在,我站在一棵缅桂树下,即使是一言不发,心里的滋味也美得厉害。诗意本来就是一种家常。有时它就像存在了百年的井。越是古老就越是新颖。如此我便断定,永平人拥有了那条博南古道,同时也拥有了绚烂的悲情。
  或许是一种机缘巧合,我迷恋着那座小城,后来就真的调进了那座小城。尽管以前我曾多次来过这里。可当我真的溶入她的四季,还是感到了一些依稀和生疏。当时我住在一幢老式的房子里,而上班的地点却在一座小桥边上。来来往往总要经过县政府的招待所。那棵缅桂树就在招待所的院子里,它的根部已被人用石块围好了。树干渐变匀称,枝叶在院子里蓬勃地舒展。我记不清那幢小楼是三层还是四层,但我记得那棵缅桂已超过了小楼的屋檐,这样的高度足以让我血脉喷张。
  每天清晨,我准时从那幢老房子里走出来,然后便匆遽地走向单位。随着我的双脚在石板上的敲击。小城的清晨便有了第一串足音。我常常被自己弄出的响声所感动。此时的小城仿佛经历了一场幻化。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全都多了一层幽蓝的色彩。路过那个招待所时,扑鼻的清香就像对我发出的轻唤,我一侧头便看到了那棵缅桂树。这时候我便停住脚。静静地望它。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绪又在血液里涌动。此前我曾见过各种各样的树,它们的虬曲和蜿蜒让我喜爱。却从没像这棵缅桂似的与我有着如此的心灵感应。
  永平人也时常说起这棵老缅桂,但他们往往不称它为树,而说它是花。这当然没错,它确实会有花朵如期地开放,并且还散发出醉人的清香。然而我总是觉得,即使非要把它说成是花,那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花。平时我们看到的花都有着它的现世性。只那么一眼就能看到它的全部。因此它不给人以超越时空的立体感。而缅桂则完全不同,缅桂有着高大的身姿,一旦开花就开出大片的壮美。另一种不同是。缅桂树的花是开在蓝天之上的。有天上的云朵陪伴着,它们好像并不完全属于人间。
  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我整天都待在那棵缅桂树旁,这一待就待出了永平人的幸福。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幸福永远都是明天的事。要想得到明天的幸福就得在今天里拼争。这或许是个标准化的人生,但这个“标准”可能会让生命失去魅力,会让生活失去原味。拼争是需要与目的相统一的,敢于放弃拼争的人,他可能会离幸福更近。永平人对幸福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角度。就因为这个角度的不同,他们的生活少了一些晦暗,多了一些鲜明。
  一般而言,人的幸福就是人的心灵体验,假如心灵不够安静。即使幸福已经存在。你也无法感知。与这棵缅桂树待在一起,我的内心很安静,因此我常常听到树上传来花朵绽放的声响。这当然会是一种错觉。花朵的绽放没有声音。只是我自以为听到了而已。处在安静的环境往往会思维活跃,许多针对人生的设想都像这满树的花,一经开放就有了半空的清香。这种活跃也透着冷静,凡是美到极至的东西。都是人生中最短暂的相遇。不可能永久存在。
  果然,花瓣开始飘落了,像薄薄的雪,覆盖了碧绿的季节。花瓣的飘落让我感到了虚空,以后我再路过那个招待所。总会让目光在那棵树上稍作停留。哲人说,这世上最长的是时间,最短的也是时间。对此我有着真切的体会。时间里确实存在着某种魔法。只要你稍不留神,一份意外就突然地发生了。我就是因为这份意外而离开永平的,离开之后我便投入茫茫人世。而那座小城和小城里的那棵缅桂树,却一直都保存于我的记忆。这时我才发现。诗文里所说的昨日种种。其实都是被人故意说成的似水无痕。
  每次想起那座小城。我总能觉出她的异样。今天的回想和昨天的回想从不相同。一座小城既然已被花香溢满,她的面容必然也像花朵,那晶亮的露珠会使她艳丽清新。可是,那座小城毕竟是从时光里沉积下来的,所以,她的清新中还挟带了些许的苍茫。尽管那条穿城而过的河已不再浩荡,但在我记忆中她始终都是青天浑如碧水。那种景象让我时时地怀想。我一直想着要再见她一次,却一直找不到机会,真的再见到她时竟然已是三十年之后的事了。
  2012年的6月,永平县文联联合了多家单位,举办了一次“边屯古驿”采风笔会。到会的头一天,我向当地作家叶华荫打听那棵缅桂树的情况。没想到这位文友对那棵树也有感情。在华荫的一篇散文里。他把我一直思念着的那棵缅桂树当成永平缅桂的代表。很精准地写了花香飘满童年的情景。文人大都这样,他们不太相信远处的诱惑,更看重的是曾经拥有的东西。比如现在,我和华荫说到那棵缅桂树,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亲自带我去看。只是我觉得华荫太忙,没好意思让他陪我,于是就一个人去了。
  正是六月的中旬。夏天已进入了深境。整座县城依然飘着花香。我知道这花香不是从我熟悉的那棵树上飘来的,现在的永平已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每条街道都栽了缅桂树。就在我走过的那条街上。两旁摆满了各种花卉和观赏植物。一看便知花卉已在永平形成了产业。据说在距此不远的杉阳镇,那里家家种树,户户养花。杉阳的花里也有缅桂,黄的称金缅桂,白的称玉缅桂,再配上些海棠和茶花,主人心里的“金玉满堂”就已形成了。这当然只是一种愿望。如果把这当成是真正的人生理想那就太不靠谱。所以永平人种树养花的真正目的,主要还是冲着人的精神层面。
  永平曾是大西南的边屯重地。明朝的徐霞客游到这里时,也说这里是迤西咽喉,千古不能变也。徐老先生所说的迤西咽喉,主要是指这里的地理和地貌。他是站在明朝的时光里看到了西汉的关隘。其实,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千古不能变的,当历史那头的马蹄声逐渐地消失。这里的一切都变得丰富而又饱满。山上的树郁郁葱葱,城里的花姹紫嫣红,曾经的边屯早已成了今天的文化。没有了关隘上的金戈铁马,人在小城里的行走就变得悠闲,那份淡定俨然是大国的君子。保持淡定其实是保持人生的原味。这是性情的流露。也是本色的呈现。
  人是需要被往事滋养的。如果一座小城的历史让你看不到尽头。这座小城就可以一遍遍地重温。在这个阳光充足的下午,我走在那条曾经熟悉的街上,忽然就相遇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年轻的“我”明眸皓齿,他停在那里冲我笑笑,然后就幻化般地消失了。这个过程让两张面孔有了短暂的对比。我的年轻和我的苍老混在一起。中间没有过渡也没有停歇。等到我完全地回过神来,我又一次感到这座小城的魔力。她能让苍老变成年轻。也能让年轻变为苍老。
  太阳偏西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老政府的招待所,并且一眼就看到了那棵缅桂树。一切都不是从前了,那个招待所已不再是人来人往,偌大一个院子空空荡荡,只有那棵老缅桂站在那里。一片的空荡给缅桂树增添了独特的寓意。这种寓意对欣赏者是有要求的。除了要有安闲的心境。还得要懂得些古典诗词。我并不认为我已达到了这种境界,但我确实读出了它的深邃,明白了许多事理。
  三十年不曾见面,缅桂树明显地苍老了。树干上已被岁月刻下了更多的痕迹。树的苍老并不表明它的衰竭。这就像我们对某种事物的彻悟,一旦明白了就是另一种心态。在那轮夕阳之下,我眼前的缅桂树已不再是炽烈的样子。但却多了许多的沉实和宽怀。没有风从这里经过,树的枝叶一动不动,却有大片的光芒反射起来。借着那些从叶面上反射的光芒,我看见这座小城更加地明亮了。
其他文献
那是一把非常好用的镰刀,属于祖父那一辈人手中便传下来的遗物。  花桃木做成的柄。已经被磨砺得圆润而又光洁,泛动着油滑的光泽。那是汗水成年累月的浸润,以及厚厚的茧花。经久磨砺的结果。  镰刀的刀叶,是用美国汽车上的钢板打制的。  那是一块难得的好钢,坚韧、纯粹、锋利。内敛着一种看不见但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利索而纯粹的气质。  当年,祖父应募参加滇西抗战,随着大队临时招募来的民工,被带到了一个名叫“怒江
宾川是个好地方。宾川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到了宾川的朋友,除了领略鸡足山神奇秀美的灵韵,你还可以去领略宾川城郊外谷堆山的风采和宾川坝子里的桔园风光,到鸡足山麓寺前村听山歌,到杨梅园尝鲜赏景,到莉村看老太庙,一定会让你欣赏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风情,感受不一样的情趣。不信,就让我们一起在宾川看看这些好风景吧。  谷堆山  在宾川县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高大丰满。形如谷堆而非常引人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等效平衡问题因其问题本身比较抽象、复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又成为化学平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怎样铺设知识台阶,帮助学生建立等效平衡的观点呢?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
在本论文中,我们选用蒙脱土来增强尼龙6和尼龙54对极性和非极性溶剂的阻隔性能,制备得到聚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增容剂锌-N-乙烯-丙烯酸(Zn-EAA)进行增容,将聚酰胺/蒙
一九八七年十月,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根据县科委和人事部门的安排。我到龙门乡任科技干事,那年二十五岁。当我提着简单的行李前往报到时,乡政府的领导已在门口热情地等候了。  走进乡政府,整个政府大院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不过是远没有北京四合院的气派罢了。房子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只有上下两层的仿苏建筑。顶上长满了杂草。  我的小屋是在北楼左边突然低矮下来的小瓦屋,与整个环境有些不太协调。我想,小屋一定是为了缓
弛豫铁电单晶(1-x)Pb(MgNb)OPbTiO(简记为PMN-xPT)具有优异的介电、压电和机电耦合性能,而这些性能决定于其电畴结构和组态,因此研究电畴组态及其动态过程对于控制和调节铁电单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能高效、清洁地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装置,它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SOFC工作温度一般在800~1000°C,然而过高的工作温度会大大提升SOFC电堆的制造和运行成本,并且其长期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加速SOFC的商业化进程,传统的高温SOFC逐渐向中低温范围(600~800°C)发展。较低的工作温度不仅能大幅度降低
金属材料的半固态成形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加工技术,而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是其关键的一个工艺步骤。由于电磁搅拌方法的非接触性和易于控制,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电磁搅拌是一个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