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如何准确把握学科的人文性质和功能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注人、发展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中人的因素,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 语文教学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72
  注重人文精神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首位。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课堂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提倡人文关怀”为导向,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内容中,逐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更新语文教育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由于旧观念的根基很深,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而且语文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富有的源头,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有助于语文教学。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敢于说话,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事例,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丰富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欢笑,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给学生带去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
  二、充分利用教材,夯实人文基础
  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教学中,我们的课本有很多的课文,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时间的投入,重要的文章要精讲,让学生能够很清晰的了解文章主题思想、文章的重要内容、文章的重要句子等等。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勇于进取,用一种独特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长期的坚持下去,养成一种爱读书、好读书的境界。
  三、让课堂回归生活,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访一访,观察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教学《小露珠》,布置学生提前在夏秋之际的一个早晨观察露珠,再回家上网查相关资料,增强学生对露珠的形状、由来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更强,教学效果较好。
  2.学一学,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3.写一写,歌颂生活。文以载道。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情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教人相统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通过语文教师积极、深入地体会新课改精神,把作文与育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受到人文教育,就能把人文精神写入作文中,写入学生的心中。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倡导人文化评价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就要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倡导人文化评价。要让语文教学评价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就要结合多种评价方式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充分发挥评价功能。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总之,要以学生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鲜明程度为衡量教育的标尺,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语文评价新观念,使语文教学评价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发挥作用。
  总之,“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就难有‘留取丹心照汗清’的业绩。”因此,作为教师,要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其他文献
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分布广,达到北纬23°05'(云南省麻栗坡以南)~47°15'(黑龙江富锦)。杏适应性强、耐旱、耐瘠、抗病虫能力强、果实生长期短、
近年来,草石蚕(俗名地榴子)作为一种新型蔬菜,越来越受到广大城乡居民的青睐。在贺兰县金贵镇已发展成为特种优势作物,远销陕西、江苏、上海等地,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成为当地农民增
【摘 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好时机,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引导。本文就提升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新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初中学生 写作能力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73  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
以西洛3号为接穗,西洛2号、西林2号、西洛3号、西扶1号的一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亲和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之间嫁接亲和力不同.西林2号(83.2%)>西洛2号(81.7%)>西洛
【摘 要】就我国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而言,语文可谓是一门占比较大的学科,而写作作为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必修项目,其在很大程度上亦影响着语文的教育质量,故一直以来也广受师生的额外关注。就写作而言,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也反映着其语文素养的高低,故为切实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发展,则教师亦当将之视作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并积极致力于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此方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将可转换债券看作内嵌期权和内含债券的组合物,从投资者一般投资心理考虑问题,即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投资收益率大于其事先设定的投资收益率底线的可能性,得到可转换债券转
本文结合我院一年来进行的1362例无痛人工流产术,介绍了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本文通过对临床护理流程的描述,进一步表明:通过无痛人流的临床护理,
数据仓库(DW)可以抽象地看成基本关系上的一组具体的视图,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推移变化的动态实体.当有新的查询出现时,可以将它化成具体的视图表示并加入到数据仓库中.将数据仓
试验结果表明:胡芦巴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10日到5月10日,最适播种期为4月20~30日,5月20日以后播种则产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