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院际转运核查单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设计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院际转运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保障患者转运安全。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实施的院际转运危重患者27例为对照组,将2018年12月—2020年2月实施ECMO院际转运的危重患者14例设为试验组。基于相关文献及指南编制ECMO院际转运核查单,将核查单应用于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6,P=0.061)。

结论

使用ECMO院际转运核查单能够有效规范转运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可能降低转运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EDIS系统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一级预防知识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就诊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HEDIS系统护理模式干预。采用冠心病一级预防知识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系统性口腔卫生指导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改善牙周病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就诊的16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口腔卫生指导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病学调查问卷得分、探诊出血阳性及牙周袋≥4 mm的百分率。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150例牙周炎患者菌斑指数下降,差异
本文总结了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出院后肺康复治疗的问题,指出了早期肺康复运动内容及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AECOPD患者出院后行早期肺康复治疗的影响因素,以期对AECOPD患者出院后早期肺康复的开展提供参考。
目的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0月2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利用RevMan 5.3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贴压与艾司唑仑相比,对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
目的根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进行相关文献回顾,构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并验证,以此模型为基础调查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省4所本科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护生7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健康问卷(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CHQ-12)、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目的探讨基于权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权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17.15±2.28)分vs. (
本文对慢性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理论基础、评估工具、慢性病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强调家庭功能在提升慢性病患者幸福感、促进生理健康、减轻家庭负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家庭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介绍了10种国内外常用围生期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工具,对其研发概况、测评内容、方式、评价标准、信效度、中文版情况和近5年来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从而做到早期准确筛查和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目的探讨二元怀旧疗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及对其配偶照顾积极感受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2—6月住院的47例患者及其配偶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1月住院的49例患者及其配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二元怀旧疗法。采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医疗检查手段的提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肝病之一。截至目前,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尚无理想的有效治疗药物出现,成功的生活方式干预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可改变疾病转归的最有效方式。尽管近二十年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讨,然而目前仍未有可借鉴并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