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古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镇江,如果觉得肚子饿,先去吃一碗锅盖面。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吃饱了才有劲,才能干好正事。你可以找个熟悉的当地人询问,哪家面馆人气最旺,哪家锅盖面最地道,最具有代表性。也可以不求人,借助手机上网搜索,求救百度浏览点评,这样的面馆应该有很多,很可能就在你身边。据行家介绍,现如今镇江的锅盖面馆不少于两千家,其中大约只有五十家,味道才能称为正宗。不少吃户到镇江玩就为了吃碗锅盖面,它们是真正的大众美食,价廉而物美,江苏境内要评最好面条,锅盖面一定榜上有名。
  有一碗锅盖面垫底,可以直奔西津古渡了。到镇江,不吃锅盖面,不看一眼西津古渡,基本上算是白来。再做个减法,锅盖面也可以不吃,西津古渡不能不看。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着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且还是文化中的精华,温故可以知新,访古能够得道,西津古渡是个很好的历史标本,是一块年代久远的活化石,你来了竟然不看一眼,太可惜。
  当然,如果时间来得及,你也可以顺带去别处看看。镇江的好风景差不多集中在一起,沿长江一字排开,最适合时髦又实用的一日游。现代化的交通便利,能让你不经意间,最大附加值地看到很多风景。你不妨先去焦山景区,匆匆看一眼《瘗.鹤铭》,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块碑,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对后来的书法影响巨大。焦山碑林在全国排名第二,能紧随著名的西安碑林排在老二,可见收藏丰富,同时又必须精益求精。看过大名鼎鼎的《瘗鹤铭》,你便可以飘然而去,接着上北固山。北固山上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江山英雄难觅,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坐飞机经过镇江,看着下面的美丽景色,.感慨万千得意非凡,立刻让秘书笔墨侍候,默写了.两首宋人辛弃疾与镇江有关的诗词。北固山上还有甘露寺,刘备曾在这里招过亲。如果你更喜欢民间神话传说,干脆再接着去金山,在金山寺烧一炷香,想象一下许仙,想象一下白娘子,想象一下法海。法海是金山寺的开山祖师,他居住的地方叫“法海洞”。
  然后你就应该去西津古渡了,说起镇江,最应该向大家隆重推荐的一定是这个地方。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吃锅盖面,不喝恒顺的老陈醋,甚至不去最著名的那三个“山”,但是一定要去西津古渡,这里才是重点,才是最大的代表,你一定要去。也不用往太远处引用,就说说唐诗宋词,有意无意间,你肯定会遭遇到这个西津古渡。一个古字不是随便说说就是,没有响当当的来头不配称之为古。说中国历史,谈华夏文化,没有名人便没办法说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辛弃疾,反正古诗词里能留名的那些显赫人物,南来而北往,都会在这留下他们的足迹。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遥想当年,一个历史上查不出生卒年份的唐诗人张祜在这候船,闲极无聊,靠吟诗打发时光,在墙壁上涂鸦抒发情怀,结果一不小心,便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西津渡又名金陵津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后人真还搞不太明白。百度有解释,说“唐朝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显然有点不靠谱,唐人写镇江的诗很多,把镇江称为金陵的例子并不多见,同时期写南京的唐诗很多,说起金陵都是特指南京。譬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金陵子弟来相送”,毫无疑问与镇江无关。金陵是南京,金陵渡在镇江,完全两回事,千万不要搞错。起个名字固然有原因,也用不着太较真,名字就是名字,后人不知道就不知道,弄不清楚也没多大关系,牵强附会反而错上加错。,上海天津武汉的最繁华地段,都有南京路,“南京”二字没什么特别意义,也就是一个民国特色的取名而已。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津古渡,你最好能够看一眼中国地图,看一看滚滚长江如何向东流。人们印象中,万里长江像一条龙,从西边蜿蜒过来,一路向东,很少有人会去想,它最北面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长江下游,就在江苏境内,就在镇江。镇江是长江的最北端,从江西的九江开始,长江以一个很大角度向北偏移,这意味着镇江像个牛头那样,有力地顶向了北方。西津古渡恰恰在这个关键位置,就在牛角尖上,它是整个江南的最北,在纬度上,甚至要比安徽的省城合肥更偏北。合肥早已远离长江。说它属于北方城市也算不上什么大错,近现代历史上的当地名人李鸿章李合肥,段祺瑞段合肥,习惯上都觉得他们已是北方人。
  若没有中国文化知識,不知道历史和地理,没时间概念,没空间意识,西津古渡的意义会大打折扣。除了一条仿旧的石板古街,一家家砖木结构的店铺,一栋栋飞檐雕花的客栈,一个元朝的古塔,一些洋人留下的老房子,那是英国人的领事馆,还有一大群见了生人都不知道害怕的野猫,你可能什么也没看到。你会想不明白地追问,长江在哪,古渡口又在哪,为什么这些似曾相识的旧门面,旧街道,就应该具有特殊意义。名人走过的地方太多,到处都可能有他们留下的印迹,不就是一个准备过江的古渡口吗,不就是留下几首大家会唱的古诗词吗,万里长江能过江的地方太多了,凭什么就应该这个渡口最有名气。
  好吧,那只能再往前说,晋楚更霸赵魏困横,事实上西津古渡的重要性,直到东晋南迁,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永嘉之乱让司马氏的王朝摇摇欲坠,中原开始水深火热。大批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南,其中有个叫祖逖的好汉,率亲族宗党几百家一同南迁。那时候,坐镇南京的琅琊王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俨然成为朝廷代理人,他任命祖逖为徐州刺史,这显然是个虚空头衔,不过是做人情封官许愿。因为此时北方的徐州早已落入敌手,是沦陷区,祖逖人在江南,只能望江兴叹。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的戴高乐将军逃到.英国,组成了流亡政府,那时候好歹还有人有钱有枪,还有同盟国做后盾。祖逖的境遇相差太多,没人没钱没装备,基本上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司马睿发给他一千人的食粮和三千匹布,让他自己渡江去招募军队,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几乎是以卵击石,结果祖逖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从西津渡出发了,渡江北上,船行至长江中间,面对浩瀚江水,他敲着船桨说: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不再回来了。这便是著名的典故“中流击楫”,多少年来,人们很少去追究此次北伐是否成功,甚至对祖逖具体在什么日子渡江,也没有确切记载。
  对于中国人来说,表现的只是一种精气神,东晋南迁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南北大分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流击楫”传承了荆轲的精神。发生在镇江江面上的这个故事,不仅有勇士赴汤蹈火的壮怀激烈,在中国大历史上,还体现了汉族文化以中原为核心的王道思想。诸葛亮《后出师表》的所谓“汉贼不两立,王师不偏安”,并不是尖锐的民族矛盾,不过是把与“汉朝”相对峙的政权称之为贼。东晋南迁之后,尤其是南宋仓皇北顾,习惯于强势的中原汉族政权转为劣势,处于明显下风,镇江的军事桥头堡作用立刻彰显出来。退必须守进可以攻,镇江在,江南还在,镇江一失,江南不保。
  战乱年代如此,和平岁月也一样重要。这里是江河要津,对面就是北方大运河的入口,大运河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北去南来,你都得从这个运输的大枢纽走过,西津古渡自始至终离开不了一个实用。如今的实用当然变得不实用了,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不复存在,功能完全改变。事实上,西津古渡已沦为摆设,只是一个人文景观,正在派着别的用场。
  西津古渡成为一块文化上的金字招牌,成为穿越时空的一一个门洞或者一扇窗户。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访古注定都会有现实意义。长话短说,还是那句广告词,到镇江旅游,西津古渡一定要去。在这你会遭遇摆脱不了的历史,这个历史中不仅有遥远的过去,很可能还会有未来隐约的身影。
其他文献
蚂蚱在碧绿的草叶间  练习完美的弧形弹跳  那是一个梦想——  在碧绿的草叶间  弹跳  如果我只是低头在草丛中  寻找那颗滑落的星星  萤火虫,你提着灯笼仍然会  与我擦肩而过  我们之间的友情难道  比不上一棵稗草?  稻草人说:  要爱护心灵  他整天站在稻田里  早已习惯仰望——   我难道不是在低头寻找世界上  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蝴蝶姑娘    如果你干过  稻草人的
期刊
周羽,一名自得其乐的中学教师。学生在QQ里对她的评价是“孩子气”“可爱”“幽默”——也许,保持一颗童心是她喜欢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因吧。因为身处校园,她喜欢讲述原汁原味的校园故事,坚持文学的真诚是她故事的最大特色。在这些鲜活的故事中,我们能读到生命的幸福与飞扬,读到一位麻吉(意为“朋友”)老师的爱与激情。    邓同学是我们班很普通的一个男生,胳膊和腿细得跟芦柴棒似的;鸡胸;外貌用“贼眉鼠眼”四个字形
期刊
摘完枝头的桃子,美丽的桃林就开放了。附近有所小学,常有学生去寻找隐藏在枝叶间的漏网之桃。李大志就是在桃林深处撞见班主任周老师的。当时李大志正爬上一棵老桃树摘一个鸡蛋大的桃子,忽然听得附近传来女人笑声,怪怪的,好像被胳肢似的,痒痒且快乐着。李大志被这笑声感染得躁动起来,忍不住将脑袋伸出树梢,寻着笑声看究竟。天哪,十多步外的一棵桃树下,周老师搂着个穿花衣裳的女子,正在说悄悄话呢。李大志的记忆里装满了周
期刊
1 旧房子里  在一座旧的房子里,旧家具横七竖八,地板上落满了灰尘。  一个箱子进门,看见了另一个箱子,第一句话就说:  “伙计,你住的地方糟糕透了。”  一边说着,这个进来的铁箱子便在黄颜色的木箱子身边坐下来。  铁箱子是被一只手推进门的,但这只手马上消失了。到处都有箱子,需要手不断地搬运,或者推来推去。  “别紧张,”铁箱子往木箱子眼前靠了靠,“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木箱子没说话,
期刊
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来,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城市政府、城中村村民、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棘手而重要的问题,促使
创作谈:  我希望写作可以留住些微微的光影——童年的,少年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写作,才提起笔来写下各种文字。瞧,这就是个人写作的秘密。从初中写下第一首诗的那一刻起,我就在课堂作文和私密日记之外,发现了一个自由王国,在自己的笔下,可以永远以自己的方式思考而不被干涉,以自己的观点描述世界而不被嘲笑。可以永远保有天真,永远直面心灵。在那里,心智的成熟和年龄不需要成正比,只要想做一个孩子,就随时能够回来
期刊
你看这乡村麦野,一穗穗青青黄黄的尖芒,挨挨挤挤,给人浩阔无边的感觉,真想问问成熟的稼禾为什么排队,而且这般守纪律。  我不觉对几十米开外的河流沉思,从我蹲在公路边的这个位置。  肯定,它是以葱绿的草叶滚边,又以清亮的水色编织,锁扣了锦绣大野上的布料一匹匹。    苇草    苇草微甜中含有的酸涩,在早春崛起。  这些又细又长的紫芽子,从一根根水底的紫水晶,到水滨一棵棵青葱的苇苗,再到浑身插满尖长的
期刊
石榴树被泥土紧紧地夹住  慢慢地打气进去,沿着树干  把绿叶挤出来,这个懒惰的家伙  还没睡醒,气得脸色发青  嫩嫩的小脸上,经脉都看得见  风姑娘来了,她撒起娇  雨点哥哥来了,她述说委屈    大地还在不停打气  惹恼了花骨朵  涨红着小脑袋狂叫  蜜蜂弟弟、蝴蝶妹妹  调皮地钻进她的喉咙里  挠痒痒    秋天来了,树叶不再生气  最后扑到大地怀里  美美地睡上一觉  而花骨朵噘起小嘴,把脸
期刊
毛丫头要写诗了  在一个雨天  雨雾把毛丫头的睫毛  染得又浓又密  把毛丫头的辫梢儿  濡得湿湿软软  就像毛丫头今天的眼神  有了诗的味道    毛丫头要用辫梢儿  蘸着雨点写诗  她跳着自编的舞  把辫梢摇起来  把蒲公英旋转飞升的花语  丁香花缄默苦涩的花语  狗尾草害羞自卑的花语  写在迷迷蒙蒙的雨雾中    跳完了舞  毛丫头喘着气  看着这飘着诗的雨雾  她捏着辫梢涌出泪水    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