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近十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变化,以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2015年本院诊断为初发AMI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将纳入2511例患者分为五组,2006~2007年度组、2008~2009年度组、2010~2011年度组、2012~2013年度组和2014~2015年度组,各年度组男女比例在4.48~5.49,男性发病平均年龄早于女性.按发病年龄分为四个年龄段:年龄<45岁、45~59岁、60~74岁和≥75岁.AMI发病高峰年龄段为60~74岁,与同时间段其他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AMI患者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60~74岁,在<45岁和45~59岁患者构成比呈逐年递增趋势;女性AMI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同男性,在≥75岁呈逐年递增趋势.具有吸烟、高血压危险因素者在AMI人群中始终超过50%,且胆固醇水平居高不下.AMI患者抽吸导管使用率及冠脉内替罗非班使用率逐年增加,行保护性临时起搏器患者比例逐年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为主要治疗方法,其次为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结论 在苏州地区,AMI患者病例数逐年增加,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早于女性,有年轻化趋势;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是主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本地区内,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加强对高危人群干预,具有重大意义.急诊PCI是治疗AMI的主要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