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来源 :腹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肠癌被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被误诊为阑尾炎的15例结肠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结肠癌术前6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6例误诊为慢性阑尾炎,3例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结肠癌确诊时间:术中8例、术后4例、术后延迟确诊3例,分别于术后1、3、4个月确诊.病理诊断明确后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二期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二期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术1例.结论 以急性阑尾炎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鉴别诊断困难,术前、术中甚至术后均有可能出现误
其他文献
在4-氨基吡啶、4-吡啶甲胺分子上分别修饰丁二酸酐得到构筑超分子组装体的结构单元,选择均苯三甲酸作为配对小分子,成功合成了4-氨基吡啶、4-甲氨基吡啶与均苯三甲酸的双组份超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以两类饱和烷烃分子链体系为研究对象:CnH2n+1OH(n=10,12,14,16,18)和C12H25X(X=Cl,OH,NH2),讨论了烷烃链分子中末端官能团、分子链链长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年发病患者数超过60万人。我国年发病患者数约占全球的50%,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近年来,得益于
目的研究套管针技术在肝原位种植瘤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裸鼠皮下接种HCCLM3细胞,成瘤后将皮下瘤组织分别用套管针技术和传统肝包膜切开法进行肝癌组织原位移植。
目的 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在肝细胞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由同一医疗组手术治疗的71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Glisson蒂
通过用语言年代学方法测算隶属于闽西客话一支的上四乡客话和现代北京音的分离时间,大概是在公元874至1050年间,计算结果和学术界的结论基本吻合。
缝合线是手术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基本的材料.医用缝线的新材料和革新设计的不断涌现,对手术进程和效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文中对外科缝合线的发展历程、分类、用途及在普通外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共7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