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气与脾胃关系的理论探索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是中医学理论中的基本内容和要素.中医学所言气,包含物质和功能两方面的属性,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人体内,气血水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是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因素.气血水三者之中,气是主导.五脏皆有气,从气的运行和生成转化过程而言,气虽与五脏皆相关,然脾胃居于中焦,是气机升降枢纽,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气与脾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临床上,脾胃功能障碍可影响五脏之气,通过调理脾胃既可以调理功能之气的运行,又能保证物质之气的生成,对五脏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上许多复杂性内伤疾病都可以通过调理脾胃之气治疗.脑中风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通过运脾化浊、升清气、降浊气,可获得显著效果,验证了调理脾胃之气治疗内伤杂病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应用最广泛的心脏疾病临床试验干细胞.过去认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和支持细胞类型来修复心脏组织,然而,许多观察结果在生理上和时间上都不支持这种说法,于是出现了另一种说法,即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旁分泌因子,进一步促进组织修复,从而来介导其治疗效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MSCs以旁分泌方式起到其功能作用,如MSCs来源外泌( MSC-EXs)体可单独作用
目的 观察牵正散合大补阴丸水煎剂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proteasome inhibitor I,PS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共设立9组,分别是模型组、模型加药组7组(PSI+Q0组,PSI+Q25组,PSI+D0组,PSI+D25组,P+D25+Q25组,P+D25+Q0组,P+Q25+D0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牵正散合大补阴丸水煎剂对PC12细胞模型中细胞凋亡的影
抑郁症,简而言之,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抑郁症方面有诸多思路.本文认为,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抑郁症的发生与五脏均有密切的关系,故以五脏主五志为思路,论述抑郁症的脏腑辨证.从心之“心神失养”、肝之“肝气郁结”、脾之“思虑伤脾”、肺之“悲则气消”、肾之“肾精不足”论治抑郁症,依据各脏腑之间紧密的生理病理关联,通过调和脏腑恢复机体功能,以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