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注重对市管领导干部后备人员的培养,是落实“培养年轻干部”举措的重点。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市市管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只有186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13人,仅占0.6%。
如果不分析我市市管领导干部的基数,这个比例很难说明什么。
我市市管领导干部的基数有多大?
所谓市管领导干部通常是指40个区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班子成员,还有市级部门的班子成员。这个基数有多大?按35岁以下13人占班子总数0.6%算,我市的市管领导班子成员大约是2300人左右。40岁以下的186人,占班子总数的百分比应该是8%。如果把这个比例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12%,需要增加的年轻干部数量也不是个小数。
我市有多少市管领导班子?
按我市40个区县四大班子算,全市就有160个班子,加上市级机关的各级领导班子,大约有400个班子。现在40岁以下的186人分解到400个领导班子中,平均2个班子还摊不上1个。这种情况的确值得高度重视。
重庆市管领导班子成员中年轻干部偏少的原因何在?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总是对年轻干部有些放心不下,特别是在市管领导干部这个层面,认为人太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资历不老压不住台”,“经历不多服不了众”。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着年轻干部的选拔和配备。二是后备干部的基数不够大。我们习惯于关注各级领导班子确定的后备干部,没有注意在后备干部的总量上应当把视野放宽一些,比如近年来我们从大学选调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公务员候录库的优秀年轻人,在基层一线崭露头角的年轻干部等等。三是班子结构需要完善。我们提出要用大开放来促进重庆大发展,班子成员中知开放、懂科技、善经营的干部比例应该大一些。但有些班子中,这方面的人员偏少,存在结构改善的问题。四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需要加大。重庆贯彻中央要求,5年干部大培训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是,在干部培训中对后备干部培训不够的情况值得注意。以重庆市委党校为例,5年干部大培训办了几百个班,但中轻班一个也没有。
加大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培养的路在何方?
一是需要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相信年轻干部,想当年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也在担当大任了。解放思想就是敢于启用年轻干部担当大任,早一些让年轻干部在市管领导干部的岗位上经受锻炼和考验。一个班子应当以年富力强的中年干部为主,年长的干部可以在关键时刻把好舵导好航,年轻干部则会给班子带来活力和朝气,多一些敢闯、敢冒、敢试的闯劲,多一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二是做大年轻干部的基数。我们已经有了选调生这一做法,重庆每年在大学选调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基层党政队伍的有500人左右,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鍛炼,其中定能出不少优秀人才。重庆每年都招考公务员,也可以发现一批可造之才。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今年重庆启动从大学生中招录“村官”的做法。重庆打算在5年内招录32511名大学生到乡镇机关、乡镇事业单位及行政村工作,其中乡镇机关9010名、乡镇事业单位13515名、村“两委”9986名。这项工作的启动,也十分有利于增大年轻干部的基数。
三是加大对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新一轮的大规模干部培训已经启动,这一轮的干部培训,要加大中轻干部班的培训力度。中轻班培训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培训的内容也应该精心设计,体现中央对年轻干部的要求,反映重庆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需要,突出扩大开放的重点。
对后备干部的培养,还应认真研究挂职锻炼这种形式。我们过去普遍采用上挂下派的形式,也收到了较好效果。近年来,人们更关注异地挂职,特别是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好较快地区挂职。为了扩大开放,是否还可以尝试一下把我市的后备干部外挂到国外或境外的一些政府机构中任职,外挂到一些跨国公司或区域总部的机构中任职。
四是要注意改善市管领导班子人员的结构。充实一些科技教育类、经营管理类的年轻干部。这些干部的年龄也可以更年轻一些。这些人员从哪里来?高校、科研院所有大量的人才。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市市管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只有186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13人,仅占0.6%。
如果不分析我市市管领导干部的基数,这个比例很难说明什么。
我市市管领导干部的基数有多大?
所谓市管领导干部通常是指40个区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班子成员,还有市级部门的班子成员。这个基数有多大?按35岁以下13人占班子总数0.6%算,我市的市管领导班子成员大约是2300人左右。40岁以下的186人,占班子总数的百分比应该是8%。如果把这个比例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12%,需要增加的年轻干部数量也不是个小数。
我市有多少市管领导班子?
按我市40个区县四大班子算,全市就有160个班子,加上市级机关的各级领导班子,大约有400个班子。现在40岁以下的186人分解到400个领导班子中,平均2个班子还摊不上1个。这种情况的确值得高度重视。
重庆市管领导班子成员中年轻干部偏少的原因何在?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总是对年轻干部有些放心不下,特别是在市管领导干部这个层面,认为人太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资历不老压不住台”,“经历不多服不了众”。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着年轻干部的选拔和配备。二是后备干部的基数不够大。我们习惯于关注各级领导班子确定的后备干部,没有注意在后备干部的总量上应当把视野放宽一些,比如近年来我们从大学选调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公务员候录库的优秀年轻人,在基层一线崭露头角的年轻干部等等。三是班子结构需要完善。我们提出要用大开放来促进重庆大发展,班子成员中知开放、懂科技、善经营的干部比例应该大一些。但有些班子中,这方面的人员偏少,存在结构改善的问题。四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需要加大。重庆贯彻中央要求,5年干部大培训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是,在干部培训中对后备干部培训不够的情况值得注意。以重庆市委党校为例,5年干部大培训办了几百个班,但中轻班一个也没有。
加大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培养的路在何方?
一是需要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相信年轻干部,想当年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也在担当大任了。解放思想就是敢于启用年轻干部担当大任,早一些让年轻干部在市管领导干部的岗位上经受锻炼和考验。一个班子应当以年富力强的中年干部为主,年长的干部可以在关键时刻把好舵导好航,年轻干部则会给班子带来活力和朝气,多一些敢闯、敢冒、敢试的闯劲,多一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二是做大年轻干部的基数。我们已经有了选调生这一做法,重庆每年在大学选调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基层党政队伍的有500人左右,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鍛炼,其中定能出不少优秀人才。重庆每年都招考公务员,也可以发现一批可造之才。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今年重庆启动从大学生中招录“村官”的做法。重庆打算在5年内招录32511名大学生到乡镇机关、乡镇事业单位及行政村工作,其中乡镇机关9010名、乡镇事业单位13515名、村“两委”9986名。这项工作的启动,也十分有利于增大年轻干部的基数。
三是加大对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新一轮的大规模干部培训已经启动,这一轮的干部培训,要加大中轻干部班的培训力度。中轻班培训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培训的内容也应该精心设计,体现中央对年轻干部的要求,反映重庆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需要,突出扩大开放的重点。
对后备干部的培养,还应认真研究挂职锻炼这种形式。我们过去普遍采用上挂下派的形式,也收到了较好效果。近年来,人们更关注异地挂职,特别是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好较快地区挂职。为了扩大开放,是否还可以尝试一下把我市的后备干部外挂到国外或境外的一些政府机构中任职,外挂到一些跨国公司或区域总部的机构中任职。
四是要注意改善市管领导班子人员的结构。充实一些科技教育类、经营管理类的年轻干部。这些干部的年龄也可以更年轻一些。这些人员从哪里来?高校、科研院所有大量的人才。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