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小林:中国已成功进入国际贸易规则核心决策圈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磨一剑。十年来,中国不仅實现了最好最快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与其他成员的互利共赢,并在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事务中,實现了从“新成员”到成熟成员角色的转换,成为被各方认可的负责的伙伴。
  2001年12月11日,经过15年谈判,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商务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于2000年11月组建。
  商务部世贸司作为中国政府唯一一个全方位针对世贸组织的合作窗口,一方面向世贸组织及时宣传和通报中国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實践,另一方面也把世贸规则、国际惯例以及涉及世贸组织的各项事务介绍到国内。
  在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的日子里,世贸司的工作十分忙碌并广受关注。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入世十年来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如何看待全球贸易体制的未来,就这些问题,商务部世贸司司长柴小林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多年参与世贸组织谈判的柴小林,性格开朗热情。尽管谈判往往是艰苦而漫长的,但和柴小林共事的同事们,听到最多的是她的笑声。这种笑声既表达了中国贸易官员面对复杂贸易谈判充满自信的精神,也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开放和发展的憧憬。
  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WTO经济导刊》: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之际,各种纪念活动非常多。此前,曾有人认为世贸组织开始渐渐淡出了中国人的视线,您对此怎么看?
  柴小林:的确,对于世贸组织在中国的影响,不少人心存疑虑。前些天,世贸组织总干事的前顾问就流露出这样的担心——世贸组织在中国的影响是否正在逐渐消失?我想,此次中国迎接和纪念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的各种活动应该能够打消他的疑虑。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的纪念活动,12月11日将成为迎接和纪念活动的高潮。以纪念活动为契机,中国将认真总结十年来的成绩和经验,在中国形成扩大开放的共识,对外表示中国坚定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實现互利共赢的决心。
  《WTO经济导刊》:十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十年过去,大家都非常关心该如何认识中国入世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世贸组织所发挥的作用。
  柴小林:对于中国入世十年来所发生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温家宝总理在110届广交会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實现了三个重大变化,中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三个重大变化对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发挥作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的世贸组织,从而改变了多边贸易体制当中的力量对比,使其代表性更加完整,更加平衡,特别是十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共同提高了在世界贸易额中的占比。
  十年来,中国切實履行了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认真履行市场开放的承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规模清理法律法规,并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出台贸易政策和措施,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實现了自身发展,惠及了其他成员。同时,中国积极、全面参与了世贸组织三大领域的各项工作,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年磨一剑。十年来,中国實现了最好最快的发展,促进了与其他成员的互利共赢,并在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事务中,實现了从“新成员”到成熟成员角色的转换,成为被各方认可的负责的伙伴。
  中国积极、全面参与世贸组织三大领域工作
  《WTO经济导刊》:您刚才提到中国积极、全面参与了世贸组织三大领域的各项工作,能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吗?
  柴小林:第一、积极参加多哈回合谈判。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提出100多项提案,并将做出与自身能力相符的开放承诺,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完善,确保谈判的结果能够帮助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最不发达成员有效融人世界经济,享受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實现发展。
  第二、认真接受贸易政策审议。作为世界排名前四位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中国接受了三次贸易政策审议,回答成员关于中国贸易政策措施的问题达3500多条,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确保相关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的一致陛。
  第三、合理利用争端解决机制。中国积极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妥善处理与其他成员的贸易摩擦,为實现可持续发展营造公平的外部环境。
  世贸组织的重要作用是使各国在透明和可预测的环境中公平竞争
  《WTO经济导刊》:2001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同时。旨在进一步實现贸易自由化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同时启动。同样是十年过去了,多哈回合谈判依然面临失败的危机。中国如何看待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
  柴小林:历经风雨的多边贸易体制走过了60年的路程,推进了全球市场持续开放,2001年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旨在實现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如果成功将为世界带来新增收益3000亿-5000亿美元。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促进各成员开放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个成员之间开展贸易制定了一整套行为规则,使得各国能够在透明和可预测的环境中公平竞争。2008年秋季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多边贸易规则的作用,全球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中国而言,如果不是多边规则给予中国有效的保护,中国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要严重得多。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WYO经济导刊》:您认为世贸组织及其成员该如何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
  柴小林:世贸组织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并为世界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当前,经济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和贸易进行重大调整。世界和地区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需要我们深刻认识、“重新定位”、准确把握未来。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需要有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在拯救面临失败危险的多哈回合谈判过程中,一些成员对谈判方式产生质疑,认为是“协商一致”的原则阻碍了谈判取得突破;对多哈回合议题提出质疑,认为十年过去,当初设立的议题已经不符合21世纪的现實,要增加所谓的新议题,如气候变化,汇率管理、粮食安全、能源危机等等。 面对各种观点,世贸组织及其成员应该对如何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矫枉过正”,应该保留多边贸易体制的特殊和专业性,与其他组织应该形成优势互补,不能越俎代庖。
  面对未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传承多边贸易体制基本原则的历史使命,又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现實重任。在完善全球治理体制的进程中,世贸组织的根本任务仍应该是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平衡国际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反对保护主义,在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以及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方面有所建树,實现世界经济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从这个角度讲,世贸组织首要的任务是要在尊重发展授权和十年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信誉。
  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已由新成员进入核心决策圈
  《WTO经济导刊》:对于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各方非常关注。中国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将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柴小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實现了最好最快发展,在全球治理当中的影响迅速增强,领域持续拓宽。在世贸组织中,中国仅用十年时间,就从~名新成员成功进入了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核心决策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我们在全面参与世贸组织三大领域的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因此,我们应当从以往的依附和适应,在今天逐步转为维护和引导,更为自信、积极、主动地實行进一步开放战略,从而带动、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深化和完善,为中国发展大计助力。
  中国将坚持开放不动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實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继续履行所做承诺和应尽义务。中国将推动国际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但同时,中国是发展中成员的事實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在垒球治理中要量力而行,继续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首先,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负责任。第二,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切實履行义务,遵守国际准则和世贸组织规则,就是负责任,第三,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经济你中有我,照顾他国,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关切,就是负责任。第四,中国在国际治理体制中积极倡导公平的理念,就是负责任。如果中国能够做到上述四点,就能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