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崭新历史时期,当代人们生活水平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与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及满足其物质需求的体现越来越明显。正如一些教育学家表述的观点:“今后中国的下一代很可能被安逸的生活所毁掉”。因此,笔者认为,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来看,对于幼儿一定要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意志品质,在幼儿人生的初始阶段为他们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成长为合格的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方法
1幼儿教师要明确什么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良好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挫折的承受力。笔者认为,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克服独生子女“骄、娇”二气的滋生,淡化幼儿独生子女的“小太阳”观念,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人们对“情商”培养的重视看,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而情商的核心素质是毅力,毅力恰恰是克服战胜困难的法宝。从人才观看,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对人格的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家长的教育观、儿童观看,家庭的过分保护,使幼儿减少了应该面对的各种挫折。从教育的國际化趋势看,我国的家庭教有与国外家庭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丹麦父母把儿童放在户外“置之不理”,他们十分重视儿童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大部分的家长是不让儿童吃苦的,凡事成人包办。例如,在中日夏令营的较量中,中国儿童毅力、抗挫力明显低于日本儿童。因此,以全球的视角,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不仅很有必要,还应当加强,让幼儿承受适当的挫折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2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难度”适宜性原则。“难度”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注意掌握分寸,太难会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不容易达到效果。二是“挫折”耐受力的原则。创设的挫折情境难度不能超过幼儿的承受力,这是个度的问题,应当恰到好处,否则会丧失幼儿的勇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身心伤害。三是教育要耐心的原则,幼儿接受挫折或困难后,允许幼儿出现情绪波动,教师应予以热情地鼓励、耐心地帮助,使他们处于积极尝试的状态,适时地指点迷津,给幼儿安全感,而不必要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或过于求全责备。四是教育一致性原则。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家庭的合作,避免相互抵消,造成幼儿心理发展的两面性。
3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要将挫折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面临困难,面临挫折。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幼儿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如看到幼儿摔跤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难、中、易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解决问题;为幼儿设置各种迷宫障碍,让幼儿在迷宫中体验失败、挫折等等。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积极主动接受事物,承认并勇于面对挫折的决心。
3.2创设挫折情境,让幼儿在挫折中接受锻炼
例如,可以在成人的严密监控下让幼儿独立自主地往返幼儿园,尝试独立生活的能力。又如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锻炼的密度,设置一些障碍让幼儿通过冲破一道道“难关”,最终达到目的地。再如,我园曾组织了多场家园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设计一道道的难题,由家长配合让幼儿大胆地尝试,并让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成人的适当帮助,经过幼儿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让他们逐步明白,遇到困难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依赖成人的帮助。
3.3提高幼儿的抗挫力
笔者认为,幼儿园及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饥饿”、“疲劳”锻炼。例如,我园曾制定了严密的计划组织幼儿步行春游、秋游、外出参观等,规定幼儿只能准备水和饮料,点心由幼儿园准备,幼儿到达目的地后,津津有味地吃着教师分发的点心。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培养了幼儿的忍耐力,另一方面也防止幼儿的铺张浪费,纠正了相互攀比的恶习。又如困难刺激,将幼儿喜欢的活动、玩具或幼儿很想得到的东西,设置成一个困难环境,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乐于尝试失败,战胜困难。再如批评刺激,有专家提醒说“听话”儿童容易出问题,在幼儿时期就应让他们承受批评,尤其是表扬多的孩子更应适当地给予批评刺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受挫能力,使他们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消除“光环”的效应。
3.4强调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挫折承受力
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人的行为对幼儿影响很大。如夏日教师带领幼儿参加户外的体育锻炼,教师怕太阳晒躲在树阴下,却要求幼儿不怕苦、不怕累根本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引导幼儿模仿学习。还可以向幼儿介绍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榜样人物,最好是身边的英雄事迹,因为成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行为等对幼儿影响很重要。同时,不能忽视同伴的榜样力量。同伴的榜样离幼儿生活更近,更能引起幼儿学习的愿望。如幼儿在户外活动,不敢攀登怕摔跤,教师应对他说:“你真像某小朋友一样勇敢”。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教师或放弃努力,这时教师要对他说:你能行,不会做没关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一定能学会。在同伴榜样的鼓舞下,能让幼儿顺利地度过他们有生以来许多的第一次,不断地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3.5强化幼儿独立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学习困难”通常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情商”偏低的原因。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重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追求自立、自强,增强幼儿控制情绪和压制冲动的能力,才能使他们正确地面对困难,正视挫折。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方法
1幼儿教师要明确什么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良好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挫折的承受力。笔者认为,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克服独生子女“骄、娇”二气的滋生,淡化幼儿独生子女的“小太阳”观念,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人们对“情商”培养的重视看,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而情商的核心素质是毅力,毅力恰恰是克服战胜困难的法宝。从人才观看,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对人格的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家长的教育观、儿童观看,家庭的过分保护,使幼儿减少了应该面对的各种挫折。从教育的國际化趋势看,我国的家庭教有与国外家庭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丹麦父母把儿童放在户外“置之不理”,他们十分重视儿童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大部分的家长是不让儿童吃苦的,凡事成人包办。例如,在中日夏令营的较量中,中国儿童毅力、抗挫力明显低于日本儿童。因此,以全球的视角,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不仅很有必要,还应当加强,让幼儿承受适当的挫折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2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难度”适宜性原则。“难度”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注意掌握分寸,太难会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不容易达到效果。二是“挫折”耐受力的原则。创设的挫折情境难度不能超过幼儿的承受力,这是个度的问题,应当恰到好处,否则会丧失幼儿的勇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身心伤害。三是教育要耐心的原则,幼儿接受挫折或困难后,允许幼儿出现情绪波动,教师应予以热情地鼓励、耐心地帮助,使他们处于积极尝试的状态,适时地指点迷津,给幼儿安全感,而不必要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或过于求全责备。四是教育一致性原则。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家庭的合作,避免相互抵消,造成幼儿心理发展的两面性。
3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要将挫折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面临困难,面临挫折。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幼儿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如看到幼儿摔跤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难、中、易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解决问题;为幼儿设置各种迷宫障碍,让幼儿在迷宫中体验失败、挫折等等。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积极主动接受事物,承认并勇于面对挫折的决心。
3.2创设挫折情境,让幼儿在挫折中接受锻炼
例如,可以在成人的严密监控下让幼儿独立自主地往返幼儿园,尝试独立生活的能力。又如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锻炼的密度,设置一些障碍让幼儿通过冲破一道道“难关”,最终达到目的地。再如,我园曾组织了多场家园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设计一道道的难题,由家长配合让幼儿大胆地尝试,并让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成人的适当帮助,经过幼儿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让他们逐步明白,遇到困难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依赖成人的帮助。
3.3提高幼儿的抗挫力
笔者认为,幼儿园及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饥饿”、“疲劳”锻炼。例如,我园曾制定了严密的计划组织幼儿步行春游、秋游、外出参观等,规定幼儿只能准备水和饮料,点心由幼儿园准备,幼儿到达目的地后,津津有味地吃着教师分发的点心。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培养了幼儿的忍耐力,另一方面也防止幼儿的铺张浪费,纠正了相互攀比的恶习。又如困难刺激,将幼儿喜欢的活动、玩具或幼儿很想得到的东西,设置成一个困难环境,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乐于尝试失败,战胜困难。再如批评刺激,有专家提醒说“听话”儿童容易出问题,在幼儿时期就应让他们承受批评,尤其是表扬多的孩子更应适当地给予批评刺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受挫能力,使他们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消除“光环”的效应。
3.4强调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挫折承受力
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人的行为对幼儿影响很大。如夏日教师带领幼儿参加户外的体育锻炼,教师怕太阳晒躲在树阴下,却要求幼儿不怕苦、不怕累根本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引导幼儿模仿学习。还可以向幼儿介绍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榜样人物,最好是身边的英雄事迹,因为成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行为等对幼儿影响很重要。同时,不能忽视同伴的榜样力量。同伴的榜样离幼儿生活更近,更能引起幼儿学习的愿望。如幼儿在户外活动,不敢攀登怕摔跤,教师应对他说:“你真像某小朋友一样勇敢”。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教师或放弃努力,这时教师要对他说:你能行,不会做没关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一定能学会。在同伴榜样的鼓舞下,能让幼儿顺利地度过他们有生以来许多的第一次,不断地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3.5强化幼儿独立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学习困难”通常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情商”偏低的原因。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重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追求自立、自强,增强幼儿控制情绪和压制冲动的能力,才能使他们正确地面对困难,正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