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爸爸出主意

来源 :数学大王·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休日,我和爸爸来到闹市上的手机一条街。爸爸想选一部款式新颖的手机。走了很多家,都没相中。终于在最后一家手机店爸爸选取了超长待机(待机69天)的新品牌手机。付款后,爸爸对店老板说:“我还得选一张话费卡。”老板向爸爸推荐了两种套餐:
  套餐一:限最低消费10元,月租0元,来电显示0元,本地基本通话费主叫0.25元/分钟,被叫0元,发送联通网内点对点短信0.1元/条,网问0.15元/条,国内漫游0.6元/分钟,国内长途每6秒0.07元。最低消费限制内包含5元本地基本通话费和5元国内点对点短信信息费。
  套餐二:来电显示可选,如果办理每月5元。小区内本地基本通话费主叫每分钟0.16元,被叫0元,发送联通网内点对点短信0.1元/条,网间0.15元/条,国内漫游每分钟0.6元,国内长途每6秒0.07元,底限消费内包含本地通话费,点对点短信费。
  爸爸看着这两种方案,直皱眉头,不知选取哪个方案好。我从店老板那里要来了纸和笔,奋笔疾书计算起来。我列了个草表:
  如果选择方案一:打一个本地电话,每分钟需0.25元。打一个国内长途,每分钟需(60÷6)×0.07=n7(元)。发送一条网内点对点短信0.10元,网间短信0.15元。
  如果选择方案二:打一个本地电话,每分钟需0.16元。打国内长途电话及发送短信所需费用同方案一样。
  一对比这两个方案便会发现:同样打一分钟的本地电话,方案二只需0.16元,比方案一便宜0.25—0.16=0.09(元)。我设想了一下:如果用两种卡分别打一个小时本地电话,方案一花60×0.25=15(元),方案二花60×0.16=9.6(元)。15—9.6=5.4(元),那么5.4÷0.16=33.75(分)。显而易见:用方案一打60分钟本地电话的费用,方案二能打93.75分钟。而其他条件基本相同,所以如果不办来电显示的话,还是选择方案二比较实惠。
  我把分析结果同爸爸说了一遍,提出了方案选择的建议。鉴于爸爸打本地电话比较多,最后爸爸采纳了我的建议,不办来电显示,选择了方案二。哈,我当了一次小大人!
其他文献
苹果的周边产品真的是多不胜举,这不,又是一款ipad外壳。这款外壳的独特之处就是它采用的类似易拉环的设计,你可以通过折叠易拉环的不同角度来定位你的iPad,可以挂,可以握,也可以当
须浩风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这段时间里,许多往事一直在心中萦绕.浩风同志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这话要从学生时代说起,1961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选了标准
有一个小朋友叫叮叮,因为做作业马虎,所以得了个外号叫“小马虎”。有一天,叮叮去找同伴当当玩。当当对叮叮说:“你来得正好,我准备去马虎国参观,你和我一起去吧!”叮叮开心地说:“好啊!”  两人来到马虎国,前面是很高的城墙。他们在城墙旁边走了一圈,愣是没找到大门,只看见几个侍卫在巡逻放哨。当当走过去问:“侍卫大哥,我们要到你们王国去参观,你能告诉我们大门在哪里吗?”一个侍卫说:“我们这里没有门,进出都
期刊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 ,课堂教学形式日趋多元化、开放化 .而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每一个课堂细节中去 ,切实开展素质教育 ,让学生自主建构、亲身体验、开
文章针对锅炉房防火设计中有关安全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科学的应急救援协同决策理论方法,不但能使应急管理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使政府及公众的应急救援行为更加规范和有序.为此,针对应急环境下决策信息不完全的背景,研究构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看望外公外婆。刚踏入外公家门,便见到外公站在凳子上为挂钟更换电池。电池换好了,妈妈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告诉外公正好是下午3点钟,外公很快就调好了时间。  吃完晚饭,妈妈准备带我回家,而我还想多玩一会儿,于是我看了看挂钟说:“才3点钟,还早呢!”我这么一说不要紧,外公、外婆、妈妈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盯着挂钟,没错儿,是3点钟。只听外公嘀咕:“奇怪了,我对时间的时候明明是3点钟,现在连晚饭
表“傻”类义的xa音节词集中分布于西南官话,湘语、江淮官话、土话、平话也有分布,但其本字一直不明,以至于在撰写方言论文和编纂方言词典时常常出现很混乱的情况。s/S与x/h的关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高层以及超高层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深基坑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中.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深基坑建设时,其难度以及风险均相对较高,此外,该工
数学兴趣小组课上,李老师笑着对我们说:“我今天带来一把特殊的尺,大家看!”我们一看,差点笑晕了!这叫什么尺啊,上面只有4个刻度(如下图)。    而我们手中的尺,每1厘米就有一个刻度,李老师这把残缺不全的尺能有什么用呢?  李老师看我们笑成这样,便神秘地对我们说:“别小瞧我这把长10厘米的小尺,这把尺可以一次性测量出1~10厘米所有整厘米数的长度!”“不会吧!”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李老师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