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生物肥料,具体指基于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满足再生条件的一种肥料。将其应用于土壤改良及农作物生产中,能够发挥出显著的功效。日前,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作为当前生活的重要条件,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避免过度种植造成土壤营养超负荷供给,应当着重加强土壤改良,即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制作可再生肥料,从而实现增产、减负目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微生物肥料对土壤改良作业及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主要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农作物生产
  中图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12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尤其是在食品方面,更加注重食品健康。而为了追求绿色生产,农业方面将微生物手段用作肥料制作上,从而实现健康、绿色农作物的种植及生产,同时也能够有效改良土壤营养结构,实现环保的综合发展。
  1 微生物肥料的概述
  1.1 概念
  微生物肥料,具体指一种建立在生物学科基础上的一种肥料,经过不断研究、使用,此肥料在农业中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土壤中包含众多数量微生物,并以十分活跃的状态存在着。在土壤内部,微生物同真菌、细菌共同构成生命系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1]。
  1.2 特点
  据了解,相比传统肥料,微生物肥料呈现的特点十分显著。
  1.2.1 安全性
  即微生物肥料中存在的物质均具有安全性,不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
  1.2.2 循环性
  因为微生物是具有生命力的,在土壤中不断繁殖,可以实现循环施肥、改良土壤的效果。
  1.2.3 无污染性
  使用微生物肥料,不会对农作物种植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和破坏,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1 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发挥的作用,主要呈现在改良土壤结构方面[2]。微生物肥料作用于土壤之中,能够使农作物周边的土壤内部结构更加松软。通常情况下,土壤结构属于团粒性质,但是由于大面积、高频率种植农作物,再加上大量化学肥料作用下,土壤内部团粒结构很容易遭到破坏,像N、K等肥料都有可能造成土壤结构发生破坏。如果氮肥施加过量,将会导致土壤内部碳化物含量明显降低,最终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含量供应不上农作物具体生长要求。而磷肥过量将会导致有机物发生沉淀,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营养吸收。
  而微生物肥料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使用,所呈现的施肥效果是传统肥料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此种先进肥料具有循环性,每年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的肥料资金投入,这对于维护农业人员经济利益具有重大好处,还能够防止传统肥料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同时,肥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壤中原本存在的有机物一起,共同确保土壤水含量稳定。因为微生物在土壤中是以生命运动状态存在着,因此,能够显著改善土壤内部的团粒结构,确保农作物所需养分充足。在微生物的促进下,农作物根系会获得显著生长,根系发达也是实现农作物营养充足的重要路径。
  2.2 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
  将微生物应用于农业作业中,呈现的另一显著效果便是可以增强肥力。即微生物在生物学领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其在土壤中会发生代谢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有害残留物质,并将其转化成一种新的无污染的营养物质。这样的效果便是,在微生物的促进下,肥料所产生的肥力效果将会更加显著。尤其是在菌类、藻类中,所呈现的肥料肥力更为显著,利用微生物肥料施肥,能够让土壤中包含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这样,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便能够获得充足营养物质,从而实现增产目的。这对于农业在未来实现深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微生物肥料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将微生物肥料投入到农业实践生产当中,相较于传统肥料,在肥料功能发挥上十分显著。
  3.1 增加产量
  据了解,此种全新的农业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微生物肥料的类型有很多种,不同类型作用于农作物生产中,所呈现的施肥效果也存在较大不同。通常,肥料可以分为单一作用,和复合作用。在单一肥料中,为了实现固氮效果,通常所使用的微生物类型是能够起到固氮作用的菌剂做肥料。而要想增加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便可以利用硅酸盐菌剂,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符合农作物生产的肥料。而在复合菌剂中,以EM为例,该肥料所呈现的增产效果能够达到20%左右。除了肥料类型之外,外界的环境气候、以及土壤结构状态,都可能会对微生物肥料的肥力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虽然此种肥料所呈现的效果十分显著,但也不能单独进行施肥。正确的做法应该,将其与其他有机肥料相融合,根据农作物类型、土壤状态,科学安排肥料比例并正确施肥。
  3.2 改善品质
  据了解,将微生物肥料具体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促进农作物品质提升[3]。尤其是对于那些种植周期较短的农作物生来讲,在品质提升方面所呈现的效果十分明显。对于某些农作物来讲,人们更加关注农作物品质,像一些人们经常使用的蔬菜瓜果等,不仅要确保此类作物营养含量充足,比如说蛋白质、维生素等,同时还要确保农作物农药残留几率最低,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食用安全。比方说像西红柿这类作物,在种植与生产时不妨使用微生物肥料加以施肥。在微生物促进下,西红柿无论是在含糖量还是在果实大小上,均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实用需求。同时,在梨树、桃树种植上,利用微生物肥料,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品质,并在削弱含氮量的同时,提高水果作物的营养成分。
  3.3 抑制病害
  病害问题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点问题,在作物生长阶段,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对作物健康生长十分不利。常见的病害问题主要有,玉米作物的玉米螟、黑穗病。果蔬作物生长中,常伴随有青枯病。这些病害的存在,对于农作物生产是极为不利的。而将微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将能够使病害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比如茄子,应用微生物肥料前后,茄子作物的病害发生几率显著减少。黄瓜也是一样,应用了微生物肥料之后,黄瓜的抗病率获得显著增强。所以说,将微生物肥料具体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不仅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品质,还能够有效防虫治病。
  4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最近几年,我国农业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在生活品质不断优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如何才能够实现高产、高质,一直是农业领域重点思考的问题。而微生物肥料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的好评。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微生物肥料將获得显著发展机遇。在此条件下,农业研究者应致力于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从而进一步贴近绿色农业发展要求。同时,在未来的微生物肥料应用领域,应当确保新型肥料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一致,维护农作物土壤结构稳定、生态环境平衡,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
  5 结语
  现在社会农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在肥料的改进上获得了显著成效。微生物肥料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农业未来深入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人们的食品安全从根本上提供了保障。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微生物肥料的价值,我国农业人员应抓紧时间致力于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研发。
  参考文献
  [1]樊军生,贾丽霞,樊文梅.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7):47.
  [2]段恩忠.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6,34(11):108.
  [3]胡可,王琳,秦俊梅.菌肥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石灰性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0):76-80.
其他文献
摘 要:介绍了甜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条件、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甜玉米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甜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104  近年来,随着甜玉米需求的增多,其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甜玉米的生长特点及需肥规律等与普通玉米不同,要想让甜玉米获得高产,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摘 要:为了满足当地早熟马铃薯品种的需要,作者连续3a从引进10个马铃薯早熟品种,通过多区筛选,选出了早大白,LK99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应为主栽品种。  关键词:早熟品种;马铃薯;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55  宕昌县是一个农业县,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畜牧、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3大支柱产业,中药材和马铃薯种植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秸秆禁烧政策,旨在实现“不着一把火”。但相关政策实施中不同村庄情况有差异,部分农民对秸秆禁烧有抵触,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村干部作为村庄治理的直接负责人,在秸秆禁烧政策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村干部在秸秆禁烧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动策略进行描述,并进一步运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剖析了村干部行动策略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村干部会根据工
摘 要:我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虽然农民不再“靠天吃饭”,但是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自然水文等因素的影响。靠天吃饭的时代,老百姓依据自然发展规律总结出了一套农谚习语,能够粗略预计气象气候条件,以便及时调整农业活动,在当代,随着各种遥感探测等技术的发展,对农业气象的预测也越来越科学准确,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  中圖分类号:S
摘 要:本文针对出现在水利工程竣工决算问题,对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财政部和水利部对建设项目实施竣工决算的制度加以介绍,对目前的工程项目制度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修改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35  建设竣工决算文件具有总结性,其对建筑成果和
摘 要:本文探讨额尔古纳市综合气象观测现状,分析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保障能力建设必要性,提出加快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保障能力建设思考和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212  引言  综合气象观测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如何确保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需要
摘 要:为了解决二手书被大量贱卖、焚烧、随意丢弃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文中采用MySQL和Jav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二手书交易系统,使大量未被有效利用的二手书籍在该系统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二手书籍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二手书;MySQL;Java;交易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2-0-02  0 引 言 
摘 要:本文介绍了凌源市林业局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科学造林、提高成活率,专业队伍造林、确保造林质量,突出重点、抓好精品工程及抓育苗基地建设、招标采购优质壮苗”等办法,这些都是完成造林目标建设美丽凌源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凌源林业局;造林绿化;美丽凌源;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56  凌源市林业局主要负责凌源市造林绿
摘 要:针对河流治理中采用传统治理模式所产生的生态问题,本文从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基于文化理念的河流生态修复案例重点介绍了新时代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及模式,并以富平石川河为例,展现了河流整治与周边商业开发的完美结合,且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生态修复;河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利用吉林省气象局2007—2012年吉林省雷暴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吉林省年均雷暴日数、年雷暴日数、月均雷暴日数、月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吉林省中部和东部山区为雷暴高发区,东北为低雷暴区。2009年为吉林省近几年雷暴最多的年份,2009年后年雷暴日数呈降低趋势,各地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相近。吉林省雷暴天气97%集中在4—10月,6、7月最多,占全年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