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会计电算化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与应用措施。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医院财务管理 作用 应用措施
近几年大多医院因为管理决策对财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着适应医院发展需求,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相继实现了医疗收费和财务会计的管理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一般由药品管理系统、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等組成。各系统相对独立,又互相监督牵制。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电子计算机就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以及提供决策的全过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从而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会计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职能,从而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进程。
二、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加快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程度
在会计电算化实行过程中,医院主管部门应进一步重视电算化建设,组织力量不断完善财务会计电算软件,从政策、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医院财务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选择成熟的电算化软件
由于医院电算化软件的设计人员对会计原理、财经法规、财务管理等知识相对来说了解不多,因而对会计处理流程的中间环节考虑不周,使会计流程不够通畅。为此,一定要购买经过电算化软件管理部门或有资质机构认定、通过检测系统确定、性能稳定、数据安全、功能强大、兼容性好的软件,或者委托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使之与医院实际结合得更紧密。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下进行的,要求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计算机能否输入正确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程序的正确与否,而且取决于录入计算机的数据是否正确。为此,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科学地设定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点,规范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首先是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医院应从会计制度、会计报表要求出发,结合自身业务、管理需要,设置内容齐全、输入方便、查询直观的会计科目。如在往来科目下设置具体的个人明细,以方便随时查询和加强对往来款项的清理核对。其次,完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会计电算化安全、准确、可靠,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按照业务审核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输入数据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程序修改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数据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的原则,明确相互的控制责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鉴于不少医院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上岗的,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财会人员接受电子计算机培训,但大多停留在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培训,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或新的商务模式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因此,要强化会计电算化培训。首先要注意人才层次,既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又要有各类操作人员。其次培训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还要有设计人员了解现行医院会计业务和建立目标系统的培训。
(五)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电算化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审计的监督作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财经法规,通过对会计资料的直接审计查找会计信息错弊。二是通过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流程进行检测,发现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审计单位改善,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处计算机舞弊行为。
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普及,大大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和完善医院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必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医院财务管理 作用 应用措施
近几年大多医院因为管理决策对财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着适应医院发展需求,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相继实现了医疗收费和财务会计的管理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一般由药品管理系统、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等組成。各系统相对独立,又互相监督牵制。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电子计算机就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以及提供决策的全过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从而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会计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职能,从而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进程。
二、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加快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程度
在会计电算化实行过程中,医院主管部门应进一步重视电算化建设,组织力量不断完善财务会计电算软件,从政策、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医院财务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选择成熟的电算化软件
由于医院电算化软件的设计人员对会计原理、财经法规、财务管理等知识相对来说了解不多,因而对会计处理流程的中间环节考虑不周,使会计流程不够通畅。为此,一定要购买经过电算化软件管理部门或有资质机构认定、通过检测系统确定、性能稳定、数据安全、功能强大、兼容性好的软件,或者委托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使之与医院实际结合得更紧密。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下进行的,要求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计算机能否输入正确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程序的正确与否,而且取决于录入计算机的数据是否正确。为此,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科学地设定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点,规范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首先是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医院应从会计制度、会计报表要求出发,结合自身业务、管理需要,设置内容齐全、输入方便、查询直观的会计科目。如在往来科目下设置具体的个人明细,以方便随时查询和加强对往来款项的清理核对。其次,完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会计电算化安全、准确、可靠,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按照业务审核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输入数据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程序修改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数据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的原则,明确相互的控制责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鉴于不少医院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上岗的,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财会人员接受电子计算机培训,但大多停留在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培训,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或新的商务模式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因此,要强化会计电算化培训。首先要注意人才层次,既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又要有各类操作人员。其次培训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还要有设计人员了解现行医院会计业务和建立目标系统的培训。
(五)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电算化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审计的监督作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财经法规,通过对会计资料的直接审计查找会计信息错弊。二是通过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流程进行检测,发现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审计单位改善,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处计算机舞弊行为。
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普及,大大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和完善医院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必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