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探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形式被广泛应用到桥梁基础当中。本文通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经验,阐述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分别从施工准备环节、钻孔、钢筋制安以及混凝土灌注等环节来深入探讨其施工技术措施,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混凝土浇筑
  1.工程概况
  桥梁桩基施工是某桥梁本标工程的关键项目,本标共有直径1.2 m、1.3m、1.4m、1.5m、1.6m、1.8m、2.2m、2.4、2.6m的桩482根,总长7142m。为了能有效地确保钻孔桩施工质量,本工程组织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施工;同时结合不同的地质情况,结合桩的长度采用不同的钻孔设备;加强各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整个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流程采取如下:场地平整→定位放线→埋设护筒→钻孔就位→钻孔→钢筋笼制作安装→导管安装(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检测。
  2.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钻孔桩后续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1)场地平整。首先清除掉本工程钻孔桩范围内的杂物杂草等;为了能有效地确保地基承载力要求使钻机能够设置平稳,对于本工程中存在的软土部分,则采取换填处理,然后再对其进行整平夯实处理。(2)定位放线处理。通过附近已有的导线点,采取全站仪采用坐标法测设出各桩孔位置、轴线偏差;同时为了确保本工程平面测量精度的高要求,采取四测回观测方式,对于水准测量采用往返测,四等水准测量精度。在桥位附近回设固定水准点,便于随进行观测,定位后换人进行内外业复核,以有效地保证了本工程钻孔测量定位准确。
  3.埋设钢护筒
  采取精确的测量定位后,则可以进行埋设钢护筒。本工程所采用的护筒每节长1.5~3.0m,其内径比桩径大20cm。要求埋设后的护筒顶端应当略高出地面0.3m,对于河槽内护筒的底端埋置深度要求穿過人工填筑层,进入淤泥层不少于1.5m,护筒埋设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挖到一定深度后安装好护筒,再在筒内开挖到位。钢护筒埋设后,由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后则可以进行钻机就位。本工程采用冲击钻,钻机的就为应当保证其垂直度,将钻头中心对准桩孔中心,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整个钻孔过程中,应当对泥浆稠度采取严格控制,结合每个钻孔的不同地质情况,为了能确保泥浆稠度,及时间向孔中加粘土,开孔时冲击冲程宜选用低冲程。为确保钻孔位置以及孔深孔径无误,在正式钻孔施工前,由技术人员现场书面通知机组,交待该机所钻墩台桩号、孔径、孔深、护筒顶至桩底深度,地质柱状图。
  钻孔护壁泥浆其通过采用水、粘土和添加剂按设计配合比配制而成。冲击钻时,首先把优质粘土投放到钻孔内,通过采取冲锥冲击制成泥浆;同时在距钻孔合适位置设置弃渣坑、泥浆坑,再用容器装运至弃土场,根据设计要求(沉渣厚度不小于5厘米),采用换浆清孔。护壁泥浆统一采取机械拌制而成,同时要求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钻孔施工
  本标工程主要以冲击钻机成孔,针对本工程中的开孔阶段和进入岩层阶段应当重点控制落锤高度,防止出现塌孔和弯孔现象,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调整泥浆指标、钻头压力及钻进速度。钻孔进入淤泥层后,适当提高孔内水头,加大泥浆浓度,减小钻进速度,提高护壁质量。当钻孔进入砂砾层时,则应当采取减速钻进,同时应该加大护壁泥浆浓度。当钻孔进入风化岩层时,则应当减小钻孔速度,同时采取增加钻头压力,而且应密切注意钻杆的垂直度,避免出现斜孔、弯孔、现象。为了确保钻孔施工质量,在整个钻孔过程中应当随时捞取钻碴,比较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资料相对应,做好钻孔记录。钻孔到位后,仔细检查复核,确定到达设计标高后,将钻头回转3~5周,防止孔底土层黏附钻头,造成卡钻事故,提升钻头。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检孔器检查孔深、孔径、倾斜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当泥浆比重小于1.05,含砂率小于3%时,报请现场监理检查并进入下道工序。
  5.钢筋笼制作安装
  本工程的孔桩钢筋先在加工房内按设计图纸下料加工,在施工点附近将桩身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分节加工成型,用吊车吊装进孔。钢筋笼的主筋接头采用对接连接或双面绑焊连接,同一截面搭接点不超过50%,钢筋笼上每隔2m交错设置钢筋耳环,使钢筋有足够的砼保护层,钢筋笼上端焊接一段φ50mm钢管,钢筋笼就位后,将钢管的上端焊在钢护筒顶端,钢管起到吊挂和支撑钢筋笼作用,防止灌注砼过程中钢筋笼上浮。同时将声测管预埋,声测管根据钢筋笼长、等边三角形对称预埋在笼体内侧,并焊接固定,每桩三根内径50mm的钢管,上端高出桩头50cm以上。为保证声测管的接头质量,采用大一号的钢管长不小于20cm对接焊,管的上、下端用钢板焊接封闭。
  钢筋笼安装定位经检查合格后安装混凝土导管,检查孔底沉碴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若沉碴检查合格立即灌注首盘砼封底。
  6.灌注水下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进行,导管采用钢制导管,直径30~35cm,管壁厚5mm,导管底节长4m、中间节长2m、调节段长1~1.5m管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使用前试拼试压,确认不漏水,试压的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底出口距桩底0.3~0.5m。下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河砂、碎石级配良好,碎石粒径控制在1~3cm,砼严格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合,严格控制材料计量、拌合时间、水灰比,确保砼具有足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先灌入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数量要经过计算,使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导管用混凝土隔水栓事先封堵,隔水栓预先用铁丝悬吊在混凝土漏斗下口,当混凝土装满后,剪断铁丝,混凝土即下沉至孔底,排开泥浆,埋住导管口。边浇筑混凝土边拔管,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由专人测量导管埋置深度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及时填写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导管埋入深度控制在2.0~4.0m。适时提升和拆除导管,提升导管不得过猛过速,防止造成断桩。利用导管内的混凝土压力使混凝土的浇筑面逐渐上升,上升速度不低于2m/h,逐步提升拆除导管,继续灌注。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50-100cm,在浇筑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宜通过溜槽漫漫地注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导管内,已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同时对灌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记录备案。多余部分接桩前凿除,残余桩头无松散层。
  7.桩基检测
  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对其采取桩基检测是检验其质量的重要环节。桩基检测一般采取超声波和小应变、钻心取样。检测频率按设计要求进行。声波检测前清理出超声波管头,锯开封口,灌放清水,等待检测。当桩身砼强度达到80%以上后,开挖系梁基坑,凿除桩头,使桩顶砼表面符合要求。按驻地监理质量抽查要求,对桩身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
  8.结语
  从工程实施效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路面的下承层,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以及刚度而被广泛应用到工程中。
  参考文献
  [1]王立伟.超长钻孔灌注桩成孔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其他文献
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CTP)-筒称筒桩[1],是指采用专用施工机械在地基中形成大直径筒形孔,然后配置钢筋并就地灌注混凝土而成型的筒形桩。薄壁筒桩因其可节省大量混凝土、
【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包含着很多内容,质量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等等。建筑是一个多专业和多种工艺集合的一门施工技术,因此管理上也显得复杂和缜密。高质量的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建筑是百年大计,是一次性、唯一性、不可逆性的一种施工劳动。材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质量的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质量的材料,便没有高质量的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管理,
目前GIS全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母线大修及抢修时,没有专用母线筒支撑设备,均采用临时措施进行支撑。临时支撑搭建时工序繁琐,安全系数低,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坍塌,进而使母线筒
【摘要】SML(Smart Message Language)是近几年由国际上几家知名电力公司共同制定的通讯协议,并即将成为国际标准体系IEC62056的新成员。它通过SML文件的方式实现通讯,更加的灵活简便,并成功运用于智能电网系统架构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之中,为智能电网提供了一套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SML;AMI;AMR;MUC;I
为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实验教学情况,从现状问题入手,展开探讨,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当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显著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变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网络控制在变配电系统中有重要地位,这些因素促使智能配电网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变配电系统是进行网络优化运行的主要工具,对它的研究和开发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本文着重对网络控制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网络控制;智能配电;网络重构  1.前言  网络控制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变配电系统的安全、
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教学改革正是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对西陵教学改革经验的回顾可谓正当其时。我与西陵教育结缘已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十余年前应冯发柱副局长邀
本文论述了UML的基本建模过程,以"资信保证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了适合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于UML建模的基本步骤、系统目标和设计原则。
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单回输电线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同塔多回路输电线路。同塔多回路垂直排列架线过程中,频繁出现牵引绳摩擦展放完成后的上相导线,引起导线摩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