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和思考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生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能够顺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发展,加强、改进并提升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高中德育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德育教育效率低、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紧密配合家庭教育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策略;思考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要在知识教学的同时系统性地组织开展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开展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迫切性。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也是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的科学教育和正面引导,由此可以看出开展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因此,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积极推进德育教育策略的改革创新,最终促进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发展和提升。
  一、明确德育教育目标,优化德育教育行为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怎样培养人,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包括德育教育在内的基本目标,能够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提供方向和指引。因此,高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确立正确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三全育人”的教育要求,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计划,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明确德育教育的整体目标,确定德育过程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具体行为、内化学生的德育信念。
  例如,为了优化德育教育的行为,笔者在正式教学工作前,会将德育教育的具体目标进行规划,确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正式上课后,笔者根据规划内容展开德育教育,从教育过程中优化学生们的思想。这样一来,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笔者通过明确德育教育目标,优化了德育教育的行为。
  二、建立和諧师生关系,奠定德育教育基础
  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为德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切实转变“师道尊严”“以师为本”等陈旧观念,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以亲切的态度和真诚的话语和学生展开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和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教育与引导,进而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例如,在很多时候,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实践较少,教师不了解学生们的性格与需求,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们出现抵触心理,师生之间的情感愈发紧张,对此,为了奠定德育教育的基础,笔者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真诚、亲切的对话来打开学生们的心扉。上课后,笔者会积极主动与学生们进行对话,询问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进一步熟悉学生们的需求,与此同时,笔者还会在课堂中建立交过活动,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问题进行展示,使得同学之间更加了解,以此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这样一来,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笔者通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奠定了德育教育的基础,消除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三、紧密配合家庭教育,合力优化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和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家庭教育能够实现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延续,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因此,高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来紧密配合家庭教育,一方面需要积极地向家长宣传学校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德育观念和意识,使家长能够将学习的德育方针、策略延续到家庭教育之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定期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基本表现,从而与家长共同定制针对性的德育策略,合力优化德育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例如,为了合力优化德育教育,笔者建立了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同时,为了德育教育更加便捷,笔者通过现代社交软件建立班级微信群,将学生家长全部邀请进群。在微信群内,笔者会发布一些家庭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微信群内,笔者还会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学生们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情况,根据学生们在家庭中的接受的情况,笔者在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来,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笔者通过紧密配合家庭教育,合力优化了德育的教育。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工作困难而繁重,但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是素质教育实施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中教师需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以科学的德育观念和思想为指导,通过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紧密配合家庭教育等策略,来推进高中德育教育的改革和优化,最终收获理想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忠德.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78.
  [2]  孙庆新.德育为先  明确高中的价值定位[J].辽宁教育,2019(22):33-3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现代化教育朝着多样化发展,开启全面的艺术课程,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课程都成为新时代必考科目之一。在高中阶段,美术课程作为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当代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美术的造诣也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提升审美能力;策略研究  高中的学生基本思维都已
期刊
2019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正式开始实施,此次修订的公务员法在思想和制度方面都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突出了政治要求,体现了立法目的,把落实好干部标准贯穿公务员管理全过程和主要环节,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并不仅仅主要体现效率和个人权利价值,政治回应性和社会公平同样是其关注重点,这在新公务员法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在公务员职务、职级、考核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的培养对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想要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良好教学氛围以及给予学生积极引导等。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具体策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唯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注重学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根据新的形势,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当前阶段,教师在开
期刊
2019年9月8日,当最终比分定格在73:86时,中国男篮提前结束了本届世界杯的比赛,无缘直通东京奥运会的资格;2019年9月15日,当最终比分定格在95:75时,西班牙男篮终于迎来了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加冕的荣耀时刻——男篮世界杯落幕,西班牙男篮获得本届世界杯的冠军。我从自己的三个角色来谈一下本次世界杯。  首先和中国千千万球迷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热爱篮球的人,作为中国男篮的球迷,此次在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的目标。在新课改不断走向深入的当前,从过往注重知识的教授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已经成了各教育阶段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一门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的课程,初中音乐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生动的、互动性更强的,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艺术熏陶,提升音乐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改;师生互动;探究  在应试教育思想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它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本文对利用探究性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实验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对化学实验教学起到有效帮助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新课标强调,要在化学学习
期刊
摘 要: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诗歌学习部分产生的学习困难较多,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探索提升诗歌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文章主要围绕情境教学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有效教学展开研究,详细介绍了构建语言情境,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用语;构建剧场情境,帮助学生想象诗歌内容;构建媒体情境,指导学生探究诗歌意境等几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当中最基础的材料就是语文教材,教材当中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班级活动主体化——活动铸就班级品牌;家校溝通科学化——树立班级的明星人物;班级文化建设生命化——用优秀带动优秀;班级管理民主化——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等方面,浅谈强化班级“四化”建设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主体化;科学化;生命化;民主化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激活主体活力、凝聚家校合力、加强文化建
期刊
摘 要:自新课改之后,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其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就历史学科的内容而言,所有历史事件都是建立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事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时期对于学生的理解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时空观念的形成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本文通过对时空观念的分析和对高中教学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以
期刊